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國土面積百萬平方公里,人口兩億,為何存在感很低?

趙彬衫


“熱帶地區無強國”。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地處熱帶,全國擁有175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因此被稱為“千島之國”。國土面積190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4位,同時擁有300多萬的領海。目前該國的人口總量已達2.6億,位居世界第四。



如果光從國土面積和人口來看,印尼排名都相對靠前,那為什麼印度尼西亞在國際上給人感覺存在感很低呢?首先一個國家要想在世界上有存在感,在國際舞臺上有話語權,實力是關鍵。這實力就包括軍事力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等等。而印度尼西亞顯然這些方面的實力遠遠不夠。

首先印尼的地理位置處於三大板塊之中,境內火山、地震、泥石流頻發,


嚴重製約經濟的發展。雖然印尼資源種類豐富,但卻沒有很好的將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

其次,印尼的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對外國資本的進入吸引力較小,很多外國資本不願在此投資設廠,這是印尼經濟發展的又一瓶頸。

最後,印尼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境內民族眾多,達到300多個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總數的45%,巽他族佔14%,華人約佔人口總數的5%,超過1000萬人。

語言種類很多,各民族相互交流極為不便,這也造成了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感比較低。同時在印尼境內,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嚴重,要知道印尼可是東南亞地區最排華的國家,在印尼的歷史上曾上演多次的排華屠殺迫害事件。

在這幾種因素的雙重製約下,雖然印尼的經濟總量可以在東南亞地區排第一,每年的GDP 突破一萬億大關很輕鬆,但擁有這麼大的經濟總量,卻沒有很強的經濟實力,因為單看經濟總量並不能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這裡就算有再多佔有優勢的資源也很難在強國之中佔有一席之地,這也是這個國家存在感低的原因所在。


帝國的餘暉


當然,這裡的“存在感”是一個定性的詞語,是一種主觀感受,並沒有什麼標準,有可能我們覺得印度尼西亞在國際社會沒有存在感,而人家自己覺得很有存在感。不過我們還是按照我們的標準來看看,在國際社會有存在感,顯然就是參與國際社會的事物要多,並且要有一定的話語權,顯然人口數量不是關鍵的,而是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實力等更為重要。

其中經濟實力是最為關鍵的基礎,包括經濟總量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都非常重要,2018年印度尼西亞GDP總量為1.04萬億美元,印度尼西亞總人口約為2.62億人,人均GDP約為4000美元,而同年我國的人均GDP近10000美元,所以印度尼西亞只能是一個標準的發展中國家。此外,在國際產業分工中,印度尼西亞顯然處在相對低端的位置,以出口原材料、農產品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產品為主。


地理沙龍


印尼的存在感很低,恐怕也只不過是題主說說,至少就我所知,印尼在東南亞、伊斯蘭國家這兩個國家集團中,有極大的影響力和存在感。當然如果和中國比較存在感,那確實差了一些,但是不至於說存在感很低。

印尼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都不小,更關鍵在於印尼的地緣位置,使之成為可以在區域有很強的影響力國家。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地區,印尼從來都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由於印尼還參加了伊斯蘭國家組織,作為非阿拉伯國家,印尼的地位並不一般,故在這個組織中也有影響力。

目前來看,東盟的話事權也在增加,而印尼在東盟中,可以排在前三。


張傑談史


影響力是怎麼來的?又或者什麼叫做影響力?

其實現代國家的影響力,無非來源於這麼幾個因素:或軍事,或政治制度,或經濟,或宗教,或歷史影響力,或地緣。

軍事,印尼的軍事肯定是無從談起的,這方面的老大毫無疑問是美國。這個,有人有疑問嗎?

印尼的軍事實力,在東南亞都不是最厲害的,除了軍隊人數,其他的飛機坦克軍艦,他都幹不過新加坡,也比不上越南;

現代政治制度發端於英法等國,俄羅斯也就是老毛子搞出了另一套政治制度。這也就是冷戰的起源。這兩種政治制度的開創者,現在都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肯定也輪不到印尼。

經濟制度?不管是制度開創還是經濟實力,哪一個輪的上印尼?現代經濟制度,金融制度,金融中心,不管是紐約、倫敦還是法蘭克福,亞洲的新加坡、香港乃至東京、上海,都輪不到印尼。現代經濟制度的開創者也不是印尼,而是英法。

宗教。印尼確實是伊斯蘭大國,但伊斯蘭發端於阿拉伯半島,漢志,麥加和麥地那,和印尼也沒關係。所以沙特阿拉伯是伊斯蘭世界的執牛耳者,而曾經的蘇丹國土耳其因為曾經作為伊斯蘭的哈里發,所以它也可以爭一爭,這也輪不到印尼。

歷史影響力?同樣輪不到印尼啊。傳統的東南亞大國佔婆、暹羅、越南等,都比印尼強。印尼實際上是荷蘭殖民者統合起來的。更不用說奠定現代政治秩序的二戰了,五強是這麼起來的。

如此來說,印尼這個國家就沒有存在感了?當然不是。

在東南亞它的體量是最大的,人口是最多的,從發展前景來說,印尼還是不可小覷的。

另外,印尼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地緣優勢,那就是四條海峽:大巽他海峽、龍目海峽,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共有的望加錫海峽,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共有的馬六甲海峽,這是現今世界最繁忙的幾條海峽,尤其是大巽它海峽和龍目海峽,非常深,適合潛艇通過,所以戰略價值極為突出,望加錫海峽同樣如此。

這四條海峽是美國海軍進出南海、珊瑚海、印度洋的核心水道,對於中國海軍走出南海,走向世界價值更是突出。所以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印尼都將是中美爭奪的焦點,也是中國儘量避免與印尼發生衝突的重要原因。

隨著未來印尼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它的地位和影響力還會進一步提升


江上一峰青


之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

首先,看下印尼的板塊構造,處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以及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質活動頻繁,地震、火山噴發、海嘯等自然災害時常發生。這種多樣的地理環境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如圖一)

其次,從印尼社會層面看,這個國家有相當大的排外性。從98年印尼反華大屠殺就可以看出,有組織的排華行動的行為令人髮指,指望有這樣狹隘格局的國家興起為大國,希望還是很渺茫的。

另外,再來看下印尼的地理位置,雖說地處東亞通往印度洋的必經之地,但是島嶼眾多,天然港口雖多,但開發程度低,想要發展港口航運,還要把基礎設施完善一下。



閒散的圖書館館長


這個世界存在感強的國家無外乎以下幾種:一種是國力強盛全能型,相當於班長副班長。軍事經濟政治無一不強的,以前是英法德,後來是美蘇,現在是美中。一種是曾經輝煌特長型,相當於課代表,比如老牌強國,主要是英法德俄,還有日本這種曾經的經濟霸主。一種是區域小霸窩裡橫型,相當於小組長,比如印度。一種是上竄下跳折騰型,要麼學習成績時好時壞,要麼調皮搗蛋博取班花注意的。比如朝鮮,越南,以色列。而印尼雖然人口多,但哪樣也不沾,經濟論人均遠不如同地區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總量也多不到哪裡去,論政治歷史也沒有產生輻射周邊的強大政權,本身也從來沒形成大一統亦或民族國家,而是現代殖民主義退出時形成的地緣政治結果,論科技體育更是無從可比。加上政局總體穩定,不怎麼折騰,所以現在存在感在一般人眼裡不夠強。不過幾十年前,蘇加諾時代跟南斯拉夫和印度搞的不結盟運動,還是刷出一波存在感的。所以國力不強沒關係,要麼領袖牛,要麼人民強,尋找自己的長尾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的。


正心談


班長美國,副班長俄羅斯,學習委員中國,英法德日組長之類的,朝鮮阿富汗這些就是班上調皮搗蛋的同學。印度就是學習有時好有時不好…又喜歡找存在感,印尼就是那種讀書又不行…傻乎乎那種都是被老師安排到座位倒數二三排那種。基本沒有存在感。要想有存在感……要不位置坐前兩排要不做倒數第一排


令狐涵軒


首先印尼是一個群島國家,民族眾多,語言種類也多,很難形成向心力。其次長期的殖民統治導致印尼發展相對滯後,產業以初級產品加工和礦業為主。第三,教育業跟不上,種族歧視嚴重。以上這三點決定印尼難以成為強國,所以存在感低。


大師不是大溼


熱帶地區無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