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一个企业的衰败是从使用钉钉开始的?


严格来说,一个企业的衰败是从严格控制考勤开始的,而钉钉刚好是一款移动端的办公软件,恰巧有考勤功能,所以才有了此种说法。


而又为什么说严控考勤是一个企业衰败的迹象呢?

一家企业的核心目的应该是有好的发展和尽可能的扩大盈利,当他处于一个良好运营的阶段时,任何事情其实都应该是以目标位导向的,所谓的目标管理其实才是企业的核心。而各级人员应该也是为目标的完成而努力工作的。那么在这个阶段,考勤这种强制性管理手段的价值其实并不大,只要目标能够完成,企业能够实现盈利,自然就是良好的状态。


那么反过来说,当一家企业开始衰败,往往也是因为目标无法完成了,公司经营出现了问题,自然管理上就出现了问题,那么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企业决策者会认为是在强制管理手段上放松了太多,从而导致员工松散懈怠造成。所以会加强考勤管理,一来约束大家的工作观念和时间观念,二来也是对企业产出的基本保障,但其实不然,当一家企业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不是市场原因造成的,就是团队内部出现了巨大的问题,此时约束考勤其实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但船大难掉头,很多时候企业的决策者即便看到了问题,因为错综的人际关系和企业内部积压已久的问题,也很难真正下手改革,因为一旦改革失败很可能更糟糕。那么强制的考勤管理手段就成了看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一个员工如果见证了一家企业的兴衰,也应该明白,自从考勤严控的那天开始,就是企业真正走下坡路的开始。因为从那以后,员工会渐渐失去内驱力,一切都是领导不说,自己不做,毫无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越来越糟。


未泯双瞳


作为单位钉钉软件的管理员,我对这句话特别熟悉,其实这句话带有很多情绪化的色彩,事实上钉钉软件的使用和企业的衰败没有必然的联系。


以我所在单位为例,我们单位其实仅仅使用了钉钉软件的考勤功能而已,就已经遇到了很多的阻力,当然大部分同事还是支持的,这些反对的同事无外乎以下几种:

1.部分年龄大的同事,由于视力变弱、对智能手机操作不太熟悉等原因,使用钉钉软件确实不大方便。

2.少数同事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工作方法,适应新的工作方式确实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进行再学习。

3.个别同事比较喜欢自由的工作氛围,不太喜欢被约束,感觉钉钉就是领导设下的紧箍咒。

4.当然不排除还有同事有跟风、随大流的倾向。


而事实上,使用钉钉软件确实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能有效降节约经费支出、能显著降低人工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代表着未来工作方式的方向,当然,具体到钉钉软件本身来讲,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个性化程度不高、面向管理多面向服务少等。

基于上述情况,分享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从软件开发者角度讲,需要进一步完善钉钉软件的功能,提高个性化水平,多向员工提供多样化服务,提高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

2.从单位管理者角度讲,需要正确认识钉钉软件,防止将钉钉软件变成监管员工的工具,积极做好员工的思想引导工作,加强软件操作使用方面的培训。

3.从单位员工的角度讲,需要进一步端正心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乐于接受新的工作方式,站在单位全局考虑问题,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抱自己工作和生活。


金格格爸


你用钉钉做考勤工具那就有问题,钉钉不是考勤工具,钉钉讲究的是人性化,自驱力,吐槽钉钉得都是一群混吃等死的人,没用钉钉之前并没有发现他们。在使用过程一个数字化管理员很重要,要用到实处,比如智能人事,人力丁,电子签,包括大批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沟通成本的第三方应用。就钉钉本身而言能解决的是人,财,事,物几个方面并不代表代表着钉钉用来盯着你的人。就像快播,本来是好的技术却被利用去传播淫秽内容,你能说技术不行吗?想用好钉钉必须要成为数字化管理人员,进行专业部署与培训,

否则会出现排斥现象!


头头是道是谁


我发现大家厌恶的不是钉钉,而是打卡,如果一家公司用钉钉只是为了打卡,我觉得确实这家公司有问题。但钉钉的本质不是考勤机,是流程信息和硬件管理,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工具,只是普通员工接触到的只是考勤的部分,其实我觉得你不应该狠钉钉,你应该狠考勤制度。

对于考勤,我因为自己创业,说几点看法,对不对的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工资构成要件中,有一大块是企业pay for your time,是你把8小时卖给公司换取的,考勤就是用来核定时间和工资,这类时间消耗型的工作,比如内勤柜员客服工人等等,时间的准度和长度都是业务中关键的部分,当然应该严格考勤。对于另一类型pay for a result的工作内容,其实考勤意义没那么大,关键看结果是否满足业务要求。

所以,当你狠考勤的时候,其实可以看看,你卖给公司的是时间还是结果,如果卖的是时间,那就遵守游戏规则认真出勤,如果卖的是结果,那就努力做出业绩。


软心恶魔


钉钉这个软件表面上是一个所谓的管理软件,其实背后存在着侵犯个人隐私的隐患,其主要目的不是管理,是为了收集大数据,通过各种流动和流量以及定位数据,用来作为商业或者社会数据的参考以及分析,从而用于商业或者其他目的,从深层次看,这样的软件应该是侵犯了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的,政府应该予以管控和禁止。有些低智商的企业管理者,只看到了表明现象,以为这就能控制了员工一言一行,其实真的很幼稚,因为所有高科技是没有边界的,会有更高科技应对,而在用钉钉的同时,你们企业的客户资源,人力资源,等等大数据已经源源不断的输入了阿里数据库,后面会发生什么,数据会不会成为商品或者其他用途,这不能妄论,但如果不是,又要那么细致的数据干嘛呢?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智慧决定了你管理的高度,而不是只依靠工具,别忘了,免费的工具也一样是不免费的午餐,只是你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代价而已。


深蓝201848


自从用了钉钉烦死了,天天都要写日报还要求200字以上,每周周报要求500字以上。忙的时候没时间写,闲的时候没事情可以写。领导自己分配了什么任务,TMD自己不知道吗?而且有几次还晚上9点之后用钉钉打电话给我,最过分的一次凌晨一点打电话吵醒我。

反正自从开始用钉钉我就对这公司没好感了,整个部门都在私下讨论着跳槽的事


用户3773159588818


我所在单位钉钉的主要用途就是上下班考勤,迟到,缺卡,罚款50。加班一小时六元。所以有的人一看迟到了索性就请一天事假。再多扣点,也就这样了。没事还让我们讲奉献精神,我去tm的,凡事给我提要讲奉献精神的人,他们工资都是我的两到三倍以上。而且年底还有大红包,最低的红包是我一年工资的总和的两倍多,还以为我不知道。我就是一工人。


梦开始的地方21521


真的是这样的,怪不得中国邮政前几年还有集邮公司这个称号,自从用盯盯做考勤后,才两年功夫机构就调整了,好多区的人员下归到市的,每个月工资少了一大块,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的钱都不到两千,广西南宁的,中国邮政看来是每旷日下啊


用户3594975006704


作为曾经钉钉的使用者,也是部分的管理者,我有一些话要说

使用钉钉是企业衰败的开始,这句话其实我并不认同,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微小型企业,对钉钉的使用态度和方法,确是企业衰败的开始

原因如下:

1)对很多企业老板来说,员工加班到什么时候无所谓,重要的是有没有打卡。而就我当时体验,很多员工并没有上下班随时开启手机的习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钉钉上总是有很多打卡遗漏,然后就是在不停的补卡补卡补卡,补多了,领导就觉得是员工的问题

但是!拜托,一个打卡机就能完成的事情,非得省钱用钉钉?到底是员工问题还是领导太抠?让中层甚至基层主管一遍遍三令五申上班第一时间拿起手机,领导确定这是一个好习惯?

2)流程请示。微小型企业,部门中没有明确的流程规范,反应到钉钉上,就是责任划分不明确。打个比方,招商运营两个经理,工作有交互也有各自分工,结果钉钉审批出来后,招商经理同意的休假,运营经理不同意,运营经理同意的,招商经理不通过,下面员工难办不说,俩经理互相生了不少气

钉钉本身是个不错的工具,但也会把企业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放大,企业的管理者自身有问题,不去改进公司制度,嘴上说着人性化管理却拿着钉钉一个企业工具来约束甚至教训员工,这才是企业衰败的前兆


小强2836


对钉钉反感的,实际上并不是反感钉钉,而是反感公司用钉钉时的吃相。

你像我,公司也是要求用钉钉,也同样要求用钉钉打卡,但我所在的部门打卡迟到也好、早退也好,都没关系,对工资也没有任何的影响,公司只要求打了就行。

还有写日志什么的都不需要,公司主要拿钉钉用来方便各部门员工日常工作间的联系、申请调休与请假、总部发布公告、钉盘共享文件、预约会议室这些。

感觉用着没什么不爽,而且觉得使用起来也确实方便了企业的日常运作。

所以,钉钉是个好软件,可以鉴别一个公司的管理能力是好还是坏。

其实这个平台不是说不好,在和朋友吐槽的时候也会觉得他功能强大,操作便捷。

但是,对于使用的员工来说,还是会觉得很排斥,常常都有种时时刻刻在被强行接收消息的感觉,个人觉得十分暴力,当然这个跟公司的管理方式有关系。

我也知道国外很多规定了非上班期间老板不允许给员工发邮件,也深知国内的趋势不可能做到,但是得有起码的底线吧。希望钉钉能完善这方面的功能,你的使用者不只是管理层,更多的是普通员工!

钉钉是个很好的APP,因为它准确切入了做为企业管理者的需求,但是是以牺牲占绝大多数的员工的利益强行造就的1亿用户。

这很好的符合了阿里的价值观。

只有阿里,才能做出这种东西来,做出这种东西的,必然是阿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