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强东双成被告,起诉书与视频斗法现七大疑团

本文作者:李佳玲 王芳律师家族办公室法税团队成员

美国当地时间2018年8月31日,外媒报道了京东董事局主席、CEO刘强东因涉嫌性侵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女学生刘静尧(音译)被逮捕的新闻,在国内引起热议。在经过为期近4个月的调查后,美国检方公布了这一事件的审查结果:不予起诉刘强东。

就在大众以为这个故事在疑团丛生的情况下告一段落的时候,今年4月16日此事再起波澜。涉事女生刘静尧正式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对刘强东提出包括民事胁迫与人身侵犯、非法拘禁、基于性的侵犯与侵害在内的主张以及对京东集团提出的上述违法行为的连带责任主张,共六项指控。

起诉书内容的曝光,似乎让大众离事实更进一步。但结合刘强东方律师所发布的公告、监控视频等资料来看,事件的真相又似乎远没有这么简单。

作为律师,我们结合原被告双方的陈述及其他资料,发现了以下七大谜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分析。


谜团一:晚宴邀请是对于后辈的提携还是别有用心的邀约?

就起诉书呈现的内容来看,整个晚宴期间发生的事情似乎是刘静尧遭受到了团伙性质的职场“潜规则”。

根据刘静尧方所说,她首先是在崔海涛(明尼苏达大学“全球工商管理博士项目”的教务副主任,同时也是刘静尧父亲的导师,是其相熟的长辈)的邀请下,以“志愿者”身份参加了工商管理博士(中国)项目。次日(2018年8月30日)又在姚启勇的邀请下,参见了当日的晚宴。姚启勇告诉她,晚餐是为了“表彰” 工商管理博士(中国)项目的志愿者。姚启勇并没有告诉原告,“被告刘强东是特意并秘密地请姚启勇邀请原告参加晚餐的”。

按此说法,女方是在刘强东指定的情况下被姚启勇邀请的,是唯一受邀的志愿者。

同时根据原告陈述,在事发那周的早些时候,被告还“用过同样的伎俩”。刘强东曾授意崔海涛,在隐瞒被告会参加的条件下,邀请刘静尧参加一个高尔夫局。但女方拒绝了此次邀请。

那么,如果刘静尧所说属实,她是如何得知是刘强东秘密授意崔海涛和姚启勇邀请其参加晚宴的呢?这场晚宴到底是别有用心的饭局,还是崔海涛和姚启勇对后辈的好意提携?


谜团二:餐桌醉酒是常规的商务应酬还是暗藏玄机的蓄意灌酒?

刘静尧方在起诉书中表示,她在晚宴上经姚启勇的指引,就坐于“紧邻被告刘强东左侧的座位”,且“此安排出于被告刘强东之前对姚启勇的授意”;期间被刘强东以“不要让他‘没面子’”的方式胁迫接受其以及其他高管的敬酒,以至在晚餐结束时,她“如被告刘强东所愿地被灌醉了”。同时,随着和案件相关的第五段视频的曝光,也可以看到在三小时饭局中,女方被劝酒19次。

京东强东双成被告,起诉书与视频斗法现七大疑团

两人紧贴而坐


京东强东双成被告,起诉书与视频斗法现七大疑团

两人贴面交谈


而根据被告方律师所证实的监控记录(4月22日发布)可以看出,在就餐过程中,刘强东和刘静尧并未始终相邻而坐。但根据学者陈纯提供的监控视频中显示(4月24日发布),被告只在晚宴快结束时才分席而坐,前期原告一直坐在被告左侧。关于座位的罗生门似乎有了一个结论。

京东强东双成被告,起诉书与视频斗法现七大疑团

两人并非始终一起坐


但女生是否醉酒了呢?根据美联社曝光的未剪辑的监控视频(4月22日发布)显示,晚宴结束时是男方先走出了餐馆,而女方主动跟上,并有疾步快走的动作,不似处于醉酒状态。

那么,在晚宴期间发生的一切是否真的出自于刘强东的“授意”?刘强东迫使刘静尧饮酒,是确有其事吗?“不要让我没面子”一句如果属实,是出于中国应酬时的酒桌文化还是刘强东为灌醉刘静尧的胁迫呢?


谜团三:行车途中是绅士地搭载女士还是刻意为之的非法拘禁?

根据刘静尧方的起诉书来看,晚宴结束后她被引上刘强东在美国期间所用的专车。其后被迫前往的地方并不是自己的住处,而是刘强东所住的宾馆。在行车途中,刘强东开始了他的侵害行为。到达宾馆后,女方和刘强东发生了较为激烈的争执,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刘强东才同意将其送回其住所。

在去女方住所的途中,刘强东继续着他的侵害行为,而在侵害发生时其助理(艾丽斯·张)“故意将后视镜推到最上面,以便让司机看不到发生在他身后的原告身上的事情”。

而刘强东方的律师Jill Brisbois的公开声明和外媒曝光的未删减视频则表示:在大家决定继续聚会时,“女方主动说她想参加聚会,所以和刘强东先生一起离开了Origami餐厅”,且走出餐馆后男方还将自己的外套披在女生身上。随后刘强东及他的两个助理一起乘坐刘强东当周租赁的一辆SUV前往那个房子;在车里,刘强东的助理目睹了女方主动与刘强东亲热,期间“没有任何拒绝或不情愿行为”;但到了聚会的房子后,“女方主动建议去女方的公寓而不是参加聚会”,并且是“女方主动把公寓地址输入司机的手机以帮助其找到她住的地方”。

那么,刘强东是在豪华轿车内非法拘禁了刘静尧,还是只是顺道载刘静尧去往下一个场所?豪华轿车内发生的桃色事件,是双方的情不自禁,还是刘强东实施了民事胁迫与人身侵犯?

谜团四:公寓事件是你情我愿还是强迫性侵?

行车到达女方公寓后,刘静尧刷卡与刘强东等人一同进入公寓大楼,女方认为这一行为是基于她“认为自己只是被送到房门口,希望保持礼貌和尊重、不想局势恶化的情况下”所做的反应,并不是对于性行为的同意。同时,起诉书中还写道“被告刘强东用中文指示艾丽斯·张“不要跟着”。监控视频则显示刘强东和其助理确实有这样的互动,与起诉书所描述的情形是相契合的。

但根据4月22日公开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到,刘静尧在电梯间内主动按了电梯楼层,并主动将手搭在刘强东的胳膊上,看上去两人都面带微笑,也没有处于醉酒状态。且于2018年12月21日,在经过美国警方的调查和检方的审查后,决定对于刘强东涉嫌强奸的刑事诉讼作出不予起诉的处理。刘强东方的律师还披露女方在事后不停地向刘强东方索要钱财。

京东强东双成被告,起诉书与视频斗法现七大疑团

女方主动按下楼层


京东强东双成被告,起诉书与视频斗法现七大疑团

女方将手挽在刘强东的胳膊上


京东强东双成被告,起诉书与视频斗法现七大疑团

女方主动打开房门,邀刘强东进入


就目前披露的监控视频并无法显示进入房间后的具体情形。但就原被告双方曝光的材料来看,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说法,一方主张是被强奸,一方主张是你情我愿。诚然,双方都会发布对自己有利的证据,那么房间内的故事到底是你情我愿还是强迫性侵呢?

谜团五:事件后续是考虑人身安全的犹豫还是别有用心的报警?

在公寓“强奸”行为发生后,女方秘密地联系了同事Tao,并明确告知他自己被刘强东强奸了,于是“Tao听取了熟人的建议致电911报警,并提供了警方所需的信息”;之后警方在凌晨3点10分左右到达了女方公寓, “在没有告知原告或被告刘强东的情况下进入大楼”,并在女方卧室发现了躺在床上的刘强东,“他只穿了一件T恤,腰部以下赤裸”,警方在现场将其带走。刘静尧声称自己没有在事后即刻报警是因为“担忧自身的安全,同时担忧在中国的家人的安全”,因此在同事Tao的帮助下报警成功。

就起诉书来看,见到警察后刘静尧就一直坚称这是强奸,并从未改变过态度。而刘强东方则表明“他们睡着后几个小时警察来敲门”并对女方进行了一个约30分钟的单独调查访谈;访谈结束后,“女方找到刘强东先生并向他道歉,说这是一场误会”;随后,警察把刘强东先生送回了酒店,因为他们判断没有任何犯罪行为发生。


京东强东双成被告,起诉书与视频斗法现七大疑团

疑似刘强东被警方带离女生公寓


那么,第一次报警时的情况与缘由是否真如刘静尧所说?她又是否向警方澄清过“这是一场误会”并向刘强东道歉?“索要钱财”一事真的属实吗?

谜团六:刘强东个人的“性侵”为何京东可以作为被告?

在整个事件中,不难看出除了刘强东外,还掺杂着京东的其他几位职员的参与。因此在起诉书中,京东公司也被列为被告。

刘静尧状告京东公司的理由是“在本案所涉全部时间范围内,刘强东均以京东的雇员身份在雇佣关系范围之内行事,并且具有与京东的董事长及CEO身份相应的明显且真实的权威”;在此过程中京东的雇员薇薇安·杨和艾丽斯·张均协助刘强东将其灌醉及送她回公寓;并且“ 在本案所涉全部时间范围内,被告京东批准、授权,并在财务上资助被告刘强东的所有活动,包括其参加工商管理博士(中国)项目,以及在2018年8月30日以被告京东名义举办和支付的社交晚餐”。

在美国,雇主对雇员的替代责任,是严格责任的一种,即雇员在其受雇的职责范围内侵权,无论其侵权行为是基于故意还是过失,雇主都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因此,京东公司作为刘强东和薇薇安·杨、艾丽斯·张等人的雇主,他们基于职权或职务所做的事情都应视作京东这个独立法人的行为。

刘静尧方认为以上三个人在整个案发过程中都有基于职权或职务的行为,刘强东是在京东公司的支持下,具备了胁迫女生的实力和地位。且在此过程中,京东公司关于刘强东对刘静尧“可能的侵害行为”是知情且有能力制止的,同时也对于刘强东会作出“滥用职权的行为”是“可以预见”的。因此,要求京东对刘强东的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所以,即便是刘强东个人“强奸”了刘静尧,基于上述理由,刘静尧还是可以选择将京东作为共同被告。但是,晚宴结束后,送女士回家这种行为到底是否是基于职权呢?对于起诉书中所提出的指控,京东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呢?


谜团七:提起诉讼是对尊严的追寻还是多方权衡的选择?

在刑事诉讼被检方决定不予起诉后,刘静尧方最终决定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刘强东和京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笔者分析,刘静尧做出这个决定可能是基于以下诉讼策略:

1.京东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它的品牌形象、CEO的所作所为都会引起股价的波动。去年刘强东涉嫌强奸一事被曝光时,短短几天内,股价从每股31.95跌至26.3,市值蒸发十几亿。虽然在此次起诉书的曝光时,并没有造成像上次那样大的股价波动,但4月22日收盘时,股价也有1.2%的下跌幅。可想而知一旦民事诉讼败诉京东公司将承受巨大的打击与损失。

可以预见的是,基于对股民负责的压力和自身的利益,被告京东一方面会为了维护自身名誉,一方面为了控制股价的下跌,会比较主动地出面斡旋,与女方调解,去规避这件事情带来的损失。而对刘静尧来说,她可能会因此获得远高于其起诉书所要求的赔偿。

2.

在强奸案曝光之初,网上的言论对于女生似乎很不友好,让刘静尧自去年九月以来一直处于舆论的漩涡中,身心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再加之当初求助刑事诉讼,也因检方不予起诉而无法实现。

作为一个才21岁的女生,刘静尧方考虑到未来的生活、职业以及社会评价,她便只能期寄于民事诉讼来帮助她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重新找回属于她的尊严、名誉和大众对她的认可也是十分合理的。

根据陆续曝光的资料来看,确实呈现出原被告双方各执一词,对有关环节与事实的陈述相去甚远的情况。究竟所谓的事实如何,我们需要等待美国相关法院的审理。不过依据笔者对美国诉讼程序的了解,在一般情况下,这个诉讼将是一个相当长时间的拉锯战,如有后续进展,我们将为读者进一步分析,也欢迎读者们的理性讨论。


京东强东双成被告,起诉书与视频斗法现七大疑团


本文为王芳律师家族办公室法税团队成员 李佳玲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图片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