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招②丨撤了垃圾桶 余杭84条“音乐线”走街串巷

2019-04-24 13:45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谢丹琪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4月22日,伴随着悠扬的乐曲《茉莉花》,余杭临平街道木桥浜路上一辆贴有音乐符号的垃圾清运车从远处驶来。2.3公里的大街上,街道两旁260多家店铺商家纷纷出来,将分好的垃圾投入车内不同的垃圾桶。贯穿街头巷尾的“垃圾不落地音乐线”与以往一样,准时地流动起来。

“‘垃圾不落地音乐线’是针对街道两旁店铺的一种模式。原先摆放在商家门口的垃圾桶被撤走,每天由专门的清洁员开着播放音乐的电动车,上门收集垃圾。”余杭区城乡环境卫生监管中心工作人员郑志杭介绍,沿线商家只要听到音乐声,就可以出来向清洁直运车投放分好的垃圾。

实招②丨撤了垃圾桶 余杭84条“音乐线”走街串巷

如今,“垃圾不落地音乐线”不仅解决了沿街垃圾桶的管理难题,提升了商业路段周边的环境面貌,更培养了商家垃圾分类的习惯。

在一家服装店门口,店主早已熟练地做好垃圾分类,将包好的废纸投入清洁直运车内的黄桶中。一旁的清运员看到桶中垃圾投放正确后,合上了清运车的盖子。

实招②丨撤了垃圾桶 余杭84条“音乐线”走街串巷

记者看到,清运车载着黄色和绿色两个颜色的垃圾桶。清运员钟建钢告诉记者,最初开通音乐线时,清运员要经常提醒商铺店主,干垃圾投入黄桶,果皮等湿垃圾投入绿桶。“现在商铺都能做好垃圾分类,遇到出错或分类不到位的人,提醒一下即可。”

“以前,沿街商户都把垃圾丢到路上的大垃圾桶里,如果垃圾桶满了,有时还要堆到大马路上,等清运车统一收运。桶中干湿垃圾混装,难以区分是店铺还是行人投掷的。”店主沈燕说,如今,他们前期都会做到垃圾“干湿两分”。听到音乐后,将分好的垃圾分别投入相应的桶中。垃圾分类有没有做好一目了然。

实招②丨撤了垃圾桶 余杭84条“音乐线”走街串巷

背街小巷里的垃圾桶

临平街道片区项目经理沈仕伟告诉记者,目前,这条清洁直运音乐线的服务只针对沿街商铺,生活小区垃圾和餐饮店的收运方式还是和以前一样,由清洁直运车统一收集。

“沿街商铺投掷的垃圾主要是包装袋、被污染或无法利用的其他垃圾,因此音乐线也以运输干垃圾为主。”沈仕伟说,针对水果商铺,余杭还专门开通水果线,运输果皮等垃圾。“果皮垃圾将处置成为有机肥料。”

音乐告知、沿线停靠、定时收运,在这种新模式下,余杭区从2016年至今,共推出84条“垃圾不落地音乐线”,干垃圾日均清运量约80吨。“今后,我们还将结合干湿垃圾分类收运、湿垃圾就地处置等模式精细化高水平管理。在改善市容市貌的同时,督促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郑志杭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