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養女孩,但不等於嬌生慣養

嬌養女孩,但不等於嬌生慣養

嬌養女孩,但不等於嬌生慣養

嬌養女孩,但不等於嬌生慣養

嬌養與嬌生慣養這兩種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嬌著養”是給女孩的真正而理智

的愛。而嬌生慣養則是一種溺愛,對女孩來說無異於一種“毒品”,儘管看起來十

分香甜,但實質上卻像毒品一樣,對女孩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父母都對自己的女兒嬌著養。有的父母可以很好地運用這

種方式,可以做到嬌養有度,對女孩的不合理的要求敢於說“不”。然而,有的父

母卻有一種錯誤的觀點,認為嬌養就是要嬌生慣養,無論什麼事情都要順著女孩。

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想法,對女孩的成長也是非常有害的。父母對女孩嬌生慣養通常

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表現出來。一種是視女孩為掌上明珠,處處姑息遷就,盡最大

可能地滿足女孩的願望和要求,對她百依百順。在有的父母看來,只要無限地滿足

女孩的物質需要,就是給予女孩無限的愛,而實際上,這種愛是不理智的。另一種

是不讓女孩接觸她力所能及的事,不注重培養女孩的獨立性,無論什麼事情都為女

孩打算好,不讓她承擔任何家務勞動,父母為她包辦一切。這種做法無形中使女孩

喪失了能力發展的機會,降低了她的獨立性與自信心,限制了她的自我發展。

嬌生慣養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女孩的心理在日後不能得到很好的發育。女

孩由於受到父母的溺愛,慢慢就會養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定式,進而變得“刁蠻”“任性”“拔尖強上”,形成偏執的人格,不能剋制自己,也無法尊重

他人。此外,父母對女孩的嬌生慣養還會使她失去親力親為的機會,這樣女孩難免

會變得懦弱、膽小、嬌氣,經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

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家長們動不動就說,身為父親和母親,

切都以孩子為出發點,一切都是為孩子著想,可以為他犧牲一切,甚至可以將自己

的幸福置之度外。這實際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了。嬌生慣養是父母為女

孩種下的一粒有毒的種子。”

嬌生慣養的女孩,在面對失敗、挫折、意外打擊時的心理承受力一般都很差。

從表面上看,這種女孩個性張揚,其實她們的內心非常脆弱,不堪一擊,表面上是

只完好無缺的蛋殼,只要稍微一捏就會變成碎片,這在心理學上正是所謂的“蛋

殼效應”。一旦沒有了父母的保護,這種女孩就很難適應艱難的環境,受到一點挫

折就會承受不了

嬌生慣養如同洪水猛獸一般吞噬著女孩的意志力、抗挫折力、勤勞節儉和溫厚

孝順的美德、艱苦奮鬥的精神以及獨立自理的能力,對女孩的成長產生嚴重的影

響。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姬曾經說過:“父母僅僅簡單地給孩子愛是不夠的,還要學

會如何愛他們。”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科學地養育女孩,做到愛之深而不溺,愛

之熱烈而理智。具體來說,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1對女孩尊重有度

在處理與女孩的關係時,父母所扮演的角色,需要是女孩的知心朋友,也要是

名嚴格的長者,只有合理拿捏其中的分寸,才能教育好女孩。

彤彤的爸爸擁有很新的教育觀念,他和女兒如同朋友一樣親密無間。他的做法

是讓女兒直接稱呼自己的名字,許多事情都要詢問彤彤的意見,而且還儘量採納她

的意見。他始終覺得,只有這樣做才能表示自己對孩子的尊重。但讓他沒想到的

是,才幾歲的彤形因此變得格外任性,一切唯我獨尊。

當彤彤的爸爸對此有所認識的時候,父女之間的衝突已經達到了無法化解的程

度。有一次,兩人之間的衝突又爆發了,最後爸爸實在忍無可忍,抓住彤彤出手打

了她。彤彤立刻哇哇大哭起來,因為她搞不明白,為何平日裡與自己親如朋友的爸

爸,突然變得如此兇狠,竟然會動手打自己,她感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傷害。

這是一個過猶不及的典型例子。父母過於尊重女孩,就會演變為沒有原則的妥

協;如果尊重不足,就會隨時產生衝突。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適度的尊重呢?父母

要取得女孩的信任,這樣她才會向你敞開心扉,同時又遵從你的一些決定。家長制

的權威是要不得的,你可以用委婉而溫和的態度向女孩提建議:“如果我是你,我

就會……”女孩聽到這樣的話就會感覺自己受到了尊重,也比較容易接受父母提出

的意見。

2.學會對女孩的要求說“不”

現實生活中,如果女孩提出的要求非常過分,父母一定要堅決反對。父母的拒

絕會讓女孩體會到規矩的威力。否則,如果父母滿足女孩提出的一切要求,她的欲

望就會無休無止。

小紅生性活潑可愛,但就是有點貪心不足。父母一旦答應她一件事,她就馬上

望就會無休無止。

變本加厲。有一次,她要買書,爸爸就滿足了她的要求。可誰知她拿上手裡的這

本,又看上了另一本,爸爸不想讓她不高興,便又給她買了。當他們出門的時候

小紅仍舊悶悶不樂。爸爸問她原因,她說:“爸爸不好,才給我買兩本書!”類似

的情況經常會發生,慈愛的爸爸經不起小紅眼淚的攻勢,大部分情況都會選擇妥

協。結果,爸爸越妥協,小紅就越得寸進尺,以至於後來,小紅幾乎總是淚眼江汪

的,因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爸爸無法做到的。

在《愛彌兒》一書中,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盧梭對為人父母者說過這樣一段意

味深長的話:“你知道怎樣做會使你的孩子感到痛苦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

順。因為有種種滿足他慾望的便利條件,所以他的慾望將會變本加厲、無法遏制。

結果,終究會有一天,你會由於自己的能力所限迫不得已而拒絕他。突然遭到拒

絕,他的痛苦將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東西還要強烈。”因此,父母一定不要對女孩

百依百順,要學會對她的要求說“不”,這樣,女孩以後再提出自己的要求時就會

慎重很多。而且,父母有限度地滿足女孩的要求也可以模仿社會和周圍環境的一種

基本態度,女孩在父母這裡學會適度地提自己的要求和控制自己的慾望,長大後就

可以更容易地與他人交往。

3.“淡化”父母的愛

隨著女孩不斷長大,父母要懂得逐漸“淡化”自己的愛,逐漸拆除擋在女孩身

邊的“保護牆”。要讓女孩在生活中學會獨立自主,並在生活的風風雨雨中錘鍊成

長,培養她堅毅的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