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放棄做套利了?

我为什么放弃做套利了?

在投資中,大家都喜歡確定性,尤其是賺錢的確定性!

對於套利而言,短期收益是(大概率)確定性的,所以長期收益也是確定性的;

對於指數而言,短期收益是(大概率)不確定的,但是長期收益卻是確定性的。

但凡獲取確定性都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對於套利而言:需要付出勤奮與時間,當然還需要一些悟性,如果沒有悟性即便付出勤奮與時間,也沒有什麼結果。

對指數投而言:需要付出耐心與時間,時間誰有都,但是耐心就未必了。

博格之前寫過一篇《為什麼我不買小盤股?》,今天這篇文章則是聊聊:“我為什麼放棄做套利了?

套利需要在交易時間注意高度集中,而且很多套利機會時間窗口很短,所以不僅需要抓住已經發掘的套利機會,還要研究尋找新的套利機會,所以套利是一件非常消耗心智的專業活動。

在做套利的時候,交易時間精神高度集中,收盤之後彷彿身體被掏空,但是還需學習與研究尋找新的套利機會,身心都處於疲憊狀態。在2017年體檢的時候,博格不僅出現老問題血脂高,心電圖顯示心臟供血不足(並不嚴重,身體還沒有感覺),當然跟我體重也有關係,所以最近還要減肥……

在2017年的時候,綠巨人組合已經存續快一年了,而且自己也投入不少資金。相比套利而言,綠巨人這種基於指數基金的資產配置消耗的精力低很多,雖然短期收益不確定但是長期收益是確定的。想想還是身體重要,就放棄做套利了,全心全意的做好綠巨人組合吧。因為對於組合而言,長期賺錢需要的是耐心與時間,相比用生命去套利,付出一些耐心的性價比更高吧。

接下來還要給大家分享兩個套利的故事:

(一)轉債B套利

在2013年市場發行了三個轉債分級基金,但是在2013-2014年轉債B的流動性非常差,買賣價差差不多3%,例如具體表現為:

賣一價格:1.000元;

買一價格:0.970元;

對於投資者而言,如果著急買入需要以1.000元價格成交,如果賣出需要以0.970元賣出,其實基金的淨值差不多是0.985元……

博格是非常喜歡這樣的流動性差的產品的,因為沒有人關注而且每天成交量不足百萬,所以每天一早掛上買單與賣單,沒錯……

當你們想交易這個品種的時候,看到的買賣單都是我的。另外,轉債基金跟蹤的是中證轉債指數,那個時候主要成份股是(價格低於100元)銀行轉債,所以轉債基金的淨值基本沒有波動。

每天對於博格而言成本都是0.985元,如果你著急賣出就折價給我,相當於我賺1.5%,如果你著急買入,你就溢價買入,也相當於我賺1.5%,只要每天有十萬塊錢交易量就可以賺錢1500元錢,但是這僅比一百萬每日資金成本100元多了1400元…… 無論如何只要市場沒有啥行情就躺著賺錢。“躺著”也需要每天反覆掛單……

但是後來別人也發現這個機會了,來跟博格搶生意了……

我買單掛0.970元,

人家就掛0.975元……

我賣單掛1.000元;

人家就掛0.990元……

在到後來,基本就沒有啥油水了,每個價格都被人掛滿了……在熊市裡面就深刻的體會到魚竿比魚還多的心境了。

(二)貨幣ETF折價套利

例如,市場資金緊張(尤其是有什麼新股、新債申購的時候,之前新股申購都是用錢的),交易型貨幣ETF的價格就會低於1.000元,博格乾的事情就是折價買入,再以1.000元贖回……

有時候碰到別人“粗手指”,可以買到折價1%的貨幣ETF,然後贖回操作,差不多兩天可以賺1%,年化就是180%…… 但是著這種事件一年也碰不到幾次……

幹這個需要盯著價格,如果一天沒啥機會,最後就放交易所回購了。但凡有經驗的人都知道,交易所206001上午的價格通常比下午的價格好,所以如果一天沒抓到獵物,收盤的時候放回購基本是虧錢的(跑不過市場利率就是虧錢)

如同之前說的單一的套利機會可能一年也遇不到幾次,就開始每天盯著不止一項套利,不僅眼累……心更累…… 而且在熊市獵人比兔子都多……

有人問,牛市咋套利?

牛市還套啥利啊,抱著滬深300指數都比辛辛苦苦套四五年利強多了。

其實很多基金投資者,不僅要上班還要盯盤,問題看看盯盤還研究市場能讓你多賺錢嗎?

大概率不能,如果不是體驗說我心臟供血稍微有點問題,估計我還不會覺悟呢!

如果你還沒看夠博格的套利故事,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絕對可以滿足你的好奇心:基金停牌股(樂視網)套利記》。

Over!

綠巨人基金學院:

(1)博格買賣綠巨人的實時“發車”信息披露;

(2)博格跟大家在一起耐心長期投資

博格新書《玩賺指數基金》上市,京東購買滿100減50:

購買綠巨人,請回復購買”;

加收費星球

,請回復星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