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叫“陝壩”

杭錦後旗的旗府所在地是陝壩,為“善巴”之音變,這個名字和一個藏族的喇嘛有關。

我的家鄉叫“陝壩”

“善巴”為藏語人名。晚清時,這裡已形成蒙漢雜居村落,一位從藏地來的藏傳佛教喇嘛善巴在這裡傳教。這位善巴喇嘛藏、蒙、漢語兼通,見多識廣,為人忠厚,辦事公道,不僅本村聞明,也傳聞於四方。有去他所在村子的人,別人問去哪裡,往往都會說:去善巴。久而久之,善巴音變為陝壩,以人名而為地名。

陝壩的歷史改寫是從1939年開始的,之前,它就是一個塞外小鎮,自從1939年綏遠省政府從陝西榆林遷駐陝壩,陝壩成為綏遠省臨時省會。1940年,傅作義將軍的部隊進駐陝壩,一時軍政人員猛增。

我的家鄉叫“陝壩”

1943年,陝壩鎮籌備處正式成立,積極著手市政規劃與建設。當時有六大主街,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處即現在的大轉盤為市區中心,並先後建了傅作義司令長官部、省政府各廳處,以及中山堂、奮鬥中學、奮鬥日報社、塞上新舍等設施,成為當時塞外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20世紀40年代後期,陝壩市內黨政機關林立,商業網點星羅棋佈,僅兩條主街就有大小商店200餘家,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還有佔地800平方米的綜合市場,270多戶湯飯再此營業,百貨、五金、綢緞布匹、醫藥、文具、糖茶菸酒、乾鮮果品、手工鐵器、車馬挽具一應俱全,其它如縫紉、照相、鐘錶修理、理髮、食堂、刻字、說書、算命、小茶館等也生意興隆,當時市內人口達五萬餘眾。

陝壩的角色是多元的。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它作為曾經的綏遠省省府所在地,北方的抗戰之都,傅作義的長官司令部,綏遠省臨時省會和河套行政區公署所在地,杭錦後旗的旗政府所在地,全國72個小城鎮示範鎮之一,內蒙古“十佳”文明魅力名鎮,在一段傳奇故事發生後,這裡被譽為“河套戲劇文化的搖籃”等等。

旅遊在外,當然要品嚐當地小吃,杭錦後旗是蒙、漢、回等民族雜居的地方,漢族人都來自各個省市,其中以山西、陝西、幹肅人佔多數。在生活方式上具有多種民族習慣、多種地方特色相互融合的特點,形成了具有河套地區特點的生活習慣。特別在農村的飲食文化方面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中,有些飯菜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

來到杭錦後旗,陝壩十大名吃一定使你大飽口福。它們是豬肉燴酸菜、豬肉勾雞、烤羊肉串、河套硬四盤、肉夾焙子、釀皮、醃豬肉炒菜、羊雜碎、燜面、蒸餅。當然了,還有醃豬肉炒雞蛋、糜米米飯、米麵涼粉、醃製小菜等多種風味菜餚,這些具有地方風味的菜餚在其他地方,就是在高級的飯館,都是見不到的,而且必須要到農戶家才能吃到地道的風味。如果你到杭錦後旗旅遊只有在品嚐了當地地道的風味菜餚小吃之後你才可以毫無遺憾的說:不虛此行!

我的家鄉叫“陝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