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老街巷:高真观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残破的北门里的西部,一片遍地砖石瓦砾的荒野上,耸立着一个约三米见方的立体土建筑,周围只有几块条石。建筑顶部有一个仅能看出轮廓,坐北面南的泥塑神像。

这座独立的小高台和神像,为何经几次较大的毁庙砸神像事件后,仍能保留到上世纪60年代呢?那得从德州最大的道观“高真观”说起。

高真观概貌

德州城北门里西侧 (胜利街),曾坐落着一组中国传统宫殿式古建筑群,它就是德州最大的道教庙宇——高真观。

德州老街巷:高真观

当年的会员证,有模有样的

高真观坐北朝南,北倚城墙、西临小西门,东靠通往北门的官道。因北门长期不开,此处环境幽静。高真观始建于何年,因无史籍可考,只能根据建筑风格,推测其建于明初。

高真观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高大的山门上嵌镶着“高真观”正楷金字门匾,山门顶部装饰着黄绿相间的琉璃瓦,门前平台宽阔,东西两侧摆放着一对高大的石狮。

高真观以山门为中轴线,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中间部分是高真观的主体,五进五出的院落里座座大殿庄严宏伟。进山门迎面是灵官殿,殿里供奉着天蓬玉真寿元真君、天猷仁执灵福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佑圣真武灵应真君四位护法天神的彩色塑像。

过灵官殿是供奉着道教三位祖师的三清殿。大殿的正面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位于中间的是“三清”之首“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居左,上清灵宝天尊居右。这三尊神像均高达8米以上。

在三清神像的两侧,是被称为“四御”的四位尊神,即: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之神,他们手持法器,相对站立,更衬托出“三清”尊神的无限威严。

三清尊神前的供案上,摆放着道教的经卷、法器、烛台及各种贡品。供案前设有铸铁香炉,方砖地面上铺有跪垫,这里是接待香客和进行各类法事活动的主要场所。

三清殿的后院是祖师殿,里面供奉着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过祖师殿是七真殿,里面供奉着北七真人: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的塑像。

德州老街巷:高真观

这是三十年代的祖师殿,拍摄时间大约是1937年10月

高真观的东院,前院是元君殿,也称“子孙堂”,供奉着碧霞元君。后院是道士和外地香客居住的地方,也是观内道士们生活的场所。

高真观的西院,前院为元辰殿,大殿和东西厢房内,供奉着彩塑站姿的60位“本命神”。后院是“吕祖殿”,供奉的是“八仙”;东西厢房内供有雷神、火神、天公等神像。那个残存的土台子,就在此院中。

据史料记载:1922年前后“元辰殿”毁于火灾;不久,直奉战争祸及德州,高真观里多次驻扎各派系军队,致使观内诸多珍贵文物被抢,殿堂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1937年经小西门抗日保卫战,高真观遭受的损失最为严重,至抗日战胜利时已面目全非。1946年德州解放时,观内仅剩摇摇欲坠的吕祖殿了。后来,吕祖殿也随之倒塌,整个高真观变成了一片瓦砾。

高真观的传说

正方形的土台子和顶上的神像为何能幸存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德州解放后,进行了销毁神像的运动。吕祖殿里侥幸保存下来的几尊神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可当人们要砸高台上的这尊神像时,怎么也拉不倒。天要黑了,领头的说:“明天咱再来,非将他弄倒不可”。可就在这天晚上,那位领头人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了。后来又传出了许多奇闻怪谈,神像就无人过问了。

1958年,这片萧条的瓦砾堆上,燃起了大炼钢铁的烈火。所以,又有人再次给它套上了绳子,经众人一齐用力拉时,只把神像的头拉了下来,神像仍然没倒。

又是几年过去了,经雨水不断的冲刷,土台子成了不规则的土柱子,顶部和中间露出了朽木。1963年前后,它自行倒塌。

这时人们才发现:它建在地势较高的一颗大树上,树周围用加了麦草的黄土夯实,所以才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最后,它周围成了沼泽,经雨水长期浸泡,根部开始腐朽,丧失了支撑力而倒塌。

从那时起,德州“高真观”在德州的大地上就消失了。今天,“高真观”的原址已成了高楼林立的居民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