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发展视角深刻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社会发展的视角,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其中蕴含的“四个自信”、时代课题、人类情怀,是新时代不断开拓广阔发展空间、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的现实要求。

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的“四个自信”。近代以来,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到了21世纪,随着非西方国家的新兴大国的崛起,特别是中国,作为代表着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出现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大调整大变动。与此对应的是,上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徘徊低谷,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强势崛起迅猛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百年大变局既是国际格局的重大变迁,也是道路之争、制度之争、理论之争的集中展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样一种创造奇迹的治理方案、价值体系和发展道路,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历史与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创新发展,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的引领旗帜。

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时代课题。“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时代课题,是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新时代新特点的理论创新,彰显了这一思想体系的时代品质和国情逻辑。这启发我们,当前随着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时代品质和国情逻辑,依靠自力更生和团结一切友好力量。一方面,要更多立足于国情,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快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更加依靠自身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技术上的“卡脖子”困境;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开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不断形成新的强大的国内市场。另一方面,要在国际格局的纵横捭阖中,坚定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更加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构架。

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的人类情怀。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具有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早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985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到下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升,谋求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贡献成为可能。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作出庄严承诺,“同各国人民一道,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道出了中国人民的价值信念,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赢得国际社会一致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树立了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为建设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在寻求一种不同于西方中心论的世界发展的再生之路,实际上蕴含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文明而注重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普惠性的中华新文明,这也是当代中国为人类和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

(作者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