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为什么只出产翡翠却不爱翡翠?

夏醉浅梦201719422


纠正下问题哈,其实我觉得缅甸出产翡翠,但是缅甸人不是不爱翡翠~·就像我们身边,周围如果有太多那对于自己来说太平常而已~~缅甸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金银钨锡铅镍等有色金属也分布很多,缅甸还盛产红宝石和蓝宝石,再有就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翡翠。

但是还是有很多传说说缅甸产出翡翠而不爱翡翠呢,主要还是文化原因,缅甸没有中国如此长远而又系统的玉文化氛围,对当地人来说,矿产能卖钱比佩戴更重要。缅甸每年出口翡翠几百亿美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出口到中国。翡翠的贵,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以及玉石文化的属性和中国人追求玉品玉德的内心诉求吻合。

如果不是因为强大的中国市场消费力,翡翠的原矿现状估计也不会太被人所知。目前面缅甸的矿床现状就是,日以继夜不停的被开采的翡翠矿床即将濒临灭绝。

翡翠作为中国玉文化的承载品,属于中国人喜爱的一种玉石。翡翠的光泽和越戴越漂亮的特性,让戴玉的主人可以感受这块玉的变化和独一无二。正所谓「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辈子」。翡翠能成为主人贴身佩戴之物,也是心爱之物,仿佛具有一个独立的人格。经过长期佩戴的翡翠,可以看到佩戴后的灵气,有一种得养得活活的感觉。

另外一个原因还在于工艺,缅甸玉工自身的雕刻技艺比中国差很远的,在国内市场几乎是看不下去,没人会要。翡翠最好的工都在广东境内,在翡翠加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实还不是雕刻,而是调水!能调好水的师傅那都是十几二十年实操琢磨出来的,石头是厚一点还是薄一点?要怎样呈现出这块料子最好的水头?这个全凭经验的环节老缅几乎不敢下手。


瑞天琳翡翠信物优选


首先抛砖引玉,说一下最近缅甸原石公盘出现的网红,再来以此反思一下翡翠光鲜的背后,希望从中可以找到大家需要的答案!

网红登场,登邓等灯……

这次公盘的第一位“网红”在开盘的第一天诞生了,相信很多翠友的朋友圈都有机会看到这组图片,小编的朋友圈当晚就被刷爆了,几乎每位同行在同一时间都转发了“两小块原料不过200克重底价88万欧元折合人民币700多万”。

出自著名的木那场口,图片可见材料本身并不完美

打灯明显可见天然裂纹

底价88万欧元只能说明翡翠确实瑕不掩瑜

“200克”、“88万欧元”、“700多万人民币”,如此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数字组合,最适合以此借题发挥向世人宣告:翡翠价格不菲,大家且买且珍惜!小编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小编认为翡翠在商业范畴的价值,人尽皆知,不过翡翠在产业范畴的代价,却是鲜为人知。翡翠之于缅甸是商业,还是产业?

回顾2014年缅甸公盘“标王”,以底价6000万欧元成交01

回顾2014年缅甸公盘“标王”,以底价6000万欧元成交02

回顾2014年缅甸公盘“标王”,以底价6000万欧元成交03

翡翠的商业依赖于中国,它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翡翠的产业植根于缅甸,它在当地人眼中意味着“战争贫病海洛因”。先帮大家回忆一组更有视觉冲击力的数字组合:2014年缅甸官方数据翡翠总产值超310亿美金,这个数额相当于缅甸当年GDP的一半,仅仅当年公盘的“标王”竞得金额6000万欧元,这笔资金就足以维持缅甸第二大自治区克钦邦的147个医疗机构运作一年。

克钦邦位于缅甸北部,外媒眼中的“金玉之乡”

如此说来,翡翠的产业应该是推动了当地的发展,为何却被小编形容得像一场灾难?!这与当地政治局势有关,缅甸长年处于内战,正是由于翡翠产业可以带来巨额财富,冲突各方都想方设法控制翡翠这个重要资源,使得翡翠绝大部分的产值都落入了军方控股的公司,成为各方政府的筹集军费的重要手段,普通百姓根本沾不到这些财富,碰到的只是冲突动荡和流离失所。

缅甸玉矿开采全景

大规模开采,植被完全破坏

高山变谷地,水资源被污染

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克钦邦地区的当地居民却没有耕地,此地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盛产黄金和翡翠,素有“金玉之乡”的称号,向来就是内战各方居家旅行必争之地。不可再生的有限的翡翠矿产资源,不但无限放大了翡翠带来的财富,更是无限放大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贪婪,疯狂无度地开采,以致该地区整个土地结构被破坏,山都变成了谷地,河流也被彻底污染,失去了耕地和家园的当地居民为了养家糊口,成为矿工几乎是活下去的唯一选择。

玉矿矿工简陋恶劣的生活环境

恶劣的开采条件,山体滑波每年夺走了多少生命

玉矿开采条件极其恶劣,时有矿难发生,而且矿区里毒品横行,买海洛因跟市场买菜一样方便,矿工们饱受终日体力劳动带来的疲劳和抑郁,大多依赖海洛因逃离残酷的现实世界。矿工彻底沦为了当地既得利益集团的生财工具,被体活掏空身体,被毒品蚕食精神,被战争摧毁生活,他们无暇欣赏翡翠的美丽,于他们而言翡翠只是一种生存工具。

“翡翠梦”就是黑暗中那缕阳光,矿工们赖以生存的念想

海洛因竟然是矿工们最大的娱乐

逃离残酷的现实,哪怕只是瞬间

对于缅甸翡翠是如此血汗宝石,这份爱目前对缅甸的普罗群众而言还是过于沉重,况且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大部分缅甸人民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可见佛教跟黄金的密切关系,因此相对翡翠饰品,黄金饰品在当地更受追捧。

最后小编还想唠叨一些话,翡翠并不是罪恶的根源,缅甸如今的窘况并非一朝一夕,这是一个历史难题。说到底小编也是翡翠的既得利益者,没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高谈阔论民生问题,而是希望向大家讲述翡翠光鲜背后人类的代价。翡翠这份美丽确实来之不易,并不只是不断刷新众人认知的高昂原石价格,更多应该是感受翡翠背后的各种辛酸故事,赋予我们手中的翡翠更多层次的意义。


翡翠哒人


缅甸产翡翠为什么不爱翡翠?这可能是缅甸文化与信仰问题,或者说人文深爱的宝石不一样,比如西方人就喜欢钻石。

而中国人自古对玉都理解是有灵性的,从猿人开始就意识到玉都硬度,用来做生产工具,进入封建社会初期用来祭天祭地“玉有灵性”,封建社会中后期佩玉是身份的象征,“君子如玉”、“家无玉不安”,翡翠玉不琢不成器,涉及到雕刻题材和文化,对翡翠认知认同度发自内心的喜欢。

缅甸是个佛教国度,大多男子与出家当和尚为荣;而佛教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个人看法这是缅甸人信仰问题,不喜欢翡翠的最大原因。






xfzb99589


虽然很多宝石如翡翠、红宝石、尖晶石、琥珀都产自缅甸,但是缅甸远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富裕,相反缅甸相对中国来说还是很贫穷的,在加上政局的动荡,所以贫富两极分化严重。

一 缅甸虽然有得天独厚的宝石资源,可是缅甸历史的文化缺乏像中国这样的五千年玉文化历史,没有历史的积淀对于翡翠来说无法赋予玉石文化,没有文化的翡翠就是一块石头而已。

二 缅甸只是粗加工翡翠,如:挖掘和切割,顶多可以制作戒面。去过缅甸做过翡翠生意的行家都知道,缅甸人磨出来的翡翠蛋面都是“歪瓜劣枣”,极少有形状饱满的。因为缅甸人只讲眼前利益的。翡翠的精细加工在中国,中国的雕工才是最好的,好料配好工,才会让一块翡翠原石完美展现光彩。

三 缅甸人知道翡翠卖到中国来是可以赚钱的,所以祖辈都是这样挖掘原石然后把石头卖给中国人,就像自己家种的水果卖出去一样,自己不是不喜欢吃水果,只是水果可以卖钱供给自己的日常开销。

四 经济越发达对翡翠的品质要求也就越高,所以翡翠在设计上有很大的突破,逐渐在向国际时尚化靠拢,而这需要经济基础。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所以缅甸的翡翠可以通过公盘到中国赚钱,毕竟资源有限,供不应求。自己也就没有开发设计的能力,做好第一步挖更多的原石,卖钱就好了。

经济决定一切,经济强国,国强民富想买什么都可以,缅甸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解决温饱问题是首当其冲的,就当前形势看,显然缅甸还需努力。


GIC珠宝鉴定师媛媛


看了不少回答,都没说在点子上。

首先,要搞明白,我们通常说的缅人是指缅族人。缅族是缅甸的主体民族,约占百分之六十。说缅人不喜欢翡翠,主要是指缅族人不喜欢,他们主要居住在瓦城以南至海边的平原地区。

缅甸的华人华侨怎么会不喜欢呢?傣族,景颇族等北边少数民族,怎么会不喜欢呢?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老缅也不知翡翠这一说法,只知道叫玉。

我们大都知道,缅人喜欢黄金,喜欢宝石,翡翠还真不是什么心爱之物。

有朋友说是因为穷,显然太牵强,曾经的缅甸很长一段时期,可以说是东南亚首富之国。有人说因为老缅没有受天朝玉文化熏陶,这倒有几分道理。但不要忘了,缅甸的国石是红宝石哦,宝石文化还是有的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那么漂亮的翡翠,黑老缅咋就不爱呢?

大家要明白,出翡翠的地方属于克钦邦,历史上大多数时间,属于天朝的势力范围。老缅在平原上,对翡翠的认知几乎为零。

元朝以前属南诏、大理国管辖,元朝直接设土司管理,明清以来也是如此。

玉石开釆,大体上始于明朝,盛于清朝。

英国人入侵后,强行从清政府手上抢去。但玉石的开釆权仍就租给云南玉石商人开釆,没老缅什么鸟事。

其实,一直以来,翡翠都被称之为云南玉。

只是后来,缅甸政府才逐步加强了对玉石矿山的管理。

现在来说,经营翡翠仍以华人华侨、嘎拉(罗兴亚人)为主。

说到这里,为啥老缅不喜欢翡翠,明白了吧?

一是属地原因,翡翠历史上与老缅没多少关系;二是明清对下缅甸经济、文化影响力偏弱,虽然缅人称臣纳贡。

至于以后就不好说了。现在缅甸政府全面加强了翡翠的管控,不仅控制毛料,还想搞加工升级,重点出口成品。

这么美丽而又价值连城的宝石,老缅如再不爱上它,那只能说脑子里有水了,呵呵。






聊斋志玉


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回答:

一、生存条件

如果要说缅甸人不喜欢翡翠,也不完全正确。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缅甸很多人群已经走向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他们的家中,身上也会佩戴着各色各样的翡翠饰品。但毕竟那一部分人只是小众人群,很多的缅甸人生活状态是不理想的。

这张图就是我去往缅甸矿区的路上,沿路拍摄的缅甸人的生活。居住在竹棚之中,沿路开设一家小餐馆,在里面吃顿饭的价格是1000缅币,折合人名币5元。

缅甸的第三大城市——曼德勒。有没有回到90年代的感觉。

缅甸翡翠的最大金主是中国市场,可以说95%的翡翠全部销售往中国,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现在与日俱增,肯定不是缅甸人能够接受和比拟的,所以缅甸人并非不喜爱翡翠,而是大部分人没有喜爱翡翠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已。

二、文化传承。

许多人说起翡翠或是其他玉石来,都是一脸嫌弃,说就是一块石头而已为什么要炒那么高。其实天朝人喜爱玉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承。从最初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玉器。很多玉种因其独有的晶体结构,使其比一般的石头更具韧性,也更加坚硬。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玉铲

最早的磨制石器是出于人类无美学意识的行为,他们一开始希望石器锋利,做成砍砸器、刮削器,用来狩猎、割肉。这也是玉器出现最初形态。随着先辈们的传承,文化逐渐发展,开始出现了另一种用法——祭祀(也就是用于鬼神之说),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龙山文化和五帝文化。

从龙山文化发现的古玉当中,可以看到帝颛顼时代用玉礼仪的盛况。龙山文化后期的玉斧、玉刀、玉铲、玉钺、玉璧、玉佩等,无一不是礼仪用玉或仪仗用玉。

特别是刻兽面纹玉钺和双面兽面纹玉斧,更是具有典型王权特征的玉器,显示龙山文化后期礼仪用玉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成熟的程度。


最初形态的玉器时代可能是鲜为人知的,之后的玉文化应该就不用我来详细解释了,封建王国时期的玉柬,玉玺等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当时的玉器都是王公将相的收藏之物。

要说到玩物就不得不提明末清初时候的鼻烟壶。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其中鼻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为盛装鼻烟之容器,鼻烟系一种烟草制品,原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欧洲传入中国后,加工转化后成为粉末状药材,吸闻之后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闻鼻烟在各阶层更是蔚为风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国的艺术风格,发展出匠心独运的各式鼻烟壶,在清代美学工艺上大放异彩,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表徵之一。

鼻烟壶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物种,它的到来,意味着玉的平民化,大众化。随着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到清朝中末期,历时上出现了一位改变中国命运的女性——慈禧。

很多人说翡翠的兴盛也是由她而起,她的代表作就是最著名的翡翠白菜(摆财)

在我认为,其实翡翠的发祥并不是由一人而火。而是因为南丝绸之路的崛起,南方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一条纵贯川滇两省,连接缅、印,通往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家古老的国际通道。它和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同为我国古代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对于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从上世纪初就已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日益扩大,南方丝绸之路更加为学者们所关注。

在我认为南丝绸之路的崛起而带动了这些商品的流入和发展,其实这一条南丝绸之路带来的并不只有翡翠一个物种,还有越南红木,缅甸翡翠,缅甸的红蓝宝石以及越南和缅甸都有出产的琥珀等。当然,翡翠作为当时封建王朝最高掌权人的挚爱之物,肯定比其他的珍宝发祥的会要更快、更好、更深入人心一些。

在我个人看来,国人喜爱翡翠,并且能根植人心这么多年,肯定是有它独特的历史发展详情。其实在国人心中,玉器并非只是代表了个人喜好,而是综合了传统迷信观念、身份象征和由黄金转向玉石的消费升级等几大要素之下的产生的另一种个人精神追求。

三、最后一点一句话就能概括了:战时黄金,盛世玉。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片面见解,希望能和众多翠友交流!


浩瀚聊翡翠


首先做个自我介绍,笔者坐标云南腾冲腾越商贸城,个人店铺就在这里,前期主要是去广东拿成品,现在成立自己的雕刻工作室(瑞丽),已在翡翠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对翡翠行业还是有些认识。

回归正题,题主所问“缅甸人为什么只出产翡翠却不爱翡翠?”这个问题,让笔者想起上学时所学习到的中国古代几个故事,一个是晋惠帝的“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一个是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以及白居易的《卖炭翁》,建议题主可以百度搜索下这三个典故及诗词文章,看看注释翻译,然后再结合接下来笔者要写到的缅甸具体的情况,您就明白缅甸人为何不喜欢翡翠了。

首先是缅甸国家层面的问题:地方军、土匪多,战乱不断

直到2018年缅北果敢地区还在混战,在瑞丽、姐告跨过边境,到达缅甸,真的就可以体验真实的战争生活。姓名尚且不保,还怎么有心思去玩收藏?乱世黄金盛世玉,这样的国家形势下,真金白银的保障性货币,如欧元、美元以及人民币,要比翡翠来的划算,直到现在,缅甸公盘还是以欧元结算。


其次是缅甸的国民生活水平确实偏低

国家动荡,经济发展当然受挫,国民生活水平一直上不去,如何才能吃饱饭,都是个很严峻的问题,很多缅甸人为了寻求生计,不惜赌命去挖矿(好像无论在哪都会有这样的矿工,点到即止),每年很多缅甸人都死于矿难。想起《卖炭翁》里的那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确是一针见血。

其实主要也就是这两点原因,其余无论信仰、工艺、玉文化,都是这两点所导致的种种结果罢了。说到底,中国之所以有源远流长的玉文化,以及璀璨的华夏文明,与中国的和谐安定,国力强盛是分不开的,所以啊,我们要庆幸,直到现在还传承有玉文化,直到现在还能把玩欣赏翡翠,而不是赌命挖石,为口饭钱。

寻翠阁潜心分享翡翠收藏知识、经验及故事,专注原创翡翠相关知识文章,如果您对翡翠有兴趣,但又有不解之处,不妨留言或者私信(微信号:wxll0628)探讨,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翠会友,期待您的分享与关注,更期待能与您成为朋友。


寻翠阁


在缅甸矿区经常走动,对缅甸也有一定的认识。


1、缅甸地方军、土匪,战乱多

战乱导致缅甸的人们民不聊生,政局动荡,缅甸人喜欢的是黄金和钱,对于翡翠这种不是很感冒,那时候去缅甸收翡翠,遇到土匪,直接要几千块钱过路费,其他不要。

2、相对比较贫穷

缅甸不比中国,没有那么富有,国内比较乱,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怎么能消费得起。很多缅甸人为了寻求生计,不惜赌命去挖矿,每年很多缅甸人都死于矿难,没办法吃不起饭啊。


3、没有中国那么浓重的玉石文化

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玉文化浓厚,翡翠给人一种美好的追求和象征,很多国人把翡翠当做传家宝,清朝也只有皇家贵族才能用得起翡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让人们对翡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究。


4、缅甸国内经济落后,雕刻技艺没有中国发达

缅甸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解决温饱问题是首当其冲的,其他的应该是在这种前提下再去考虑的。所以翡翠这样的收藏品对缅甸人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力。中国从缅甸带回来的大多是翡翠原石,通过玉雕师傅的鬼斧神工般的技巧,给了我们精彩纷呈的视觉冲突。

尤其是广东地区,雕刻师非常多,很多人以此为生,逐渐形成了一大批雕刻工作室。虽然机雕越来越普遍,但是总归不如手工雕刻的好。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以上是总结的4点主要原因,

喜欢翡翠的朋友关注“恒高翡翠”了解和交流更多翡翠知识。


恒高翡翠


翡翠是一种很优雅的玉石,世界上产翡翠的地方很多,危地马拉、日本、俄罗斯、墨西哥等,但宝石级的翡翠只有缅甸出产,每年缅甸都出产大量的翡翠原石,但在缅甸国内,带翡翠的人却很少,绝大多数的翡翠原石都进入中国。

为什么原产地的缅甸,翡翠没有流行开来呢?

没有形成玉石文化

翡翠与和田玉一样,都是矿物集合体,区别与宝石的单晶体,他们属于玉石,玉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玉就在祭天礼地、礼仪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进入春秋战国,玉逐渐发展为人格化,玉是君子的象征,玉被儒家誉为十一德,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玉文化,不断的传播发展,传承至今。而缅甸并没有自己的玉石文化,最多也就把翡翠当做一种饰品看待,形成不了普遍共识,达不到文化的高度,只有文化才具备不断传承的能力。

没有标志性人物引领

中国的玉文化,在古代是一种贵族文化,只有皇室诸侯,享有拥有玉的权利,玉在当时是老百姓渴望而不可及的圣物,直到唐代,玉才逐渐世俗化,寻常百姓,只要能负担的起,也可以拥有玉。到了清代初年,又一种优质的玉石进入中国,它就是翡翠,翡翠的艳丽多色,通透水润,立刻就获得了国人的喜爱,这点慈禧太后表现的最为疯狂,她狂热的喜欢翡翠,生活中物品好多都是翡翠打造的,就是连死后,也带有大量的翡翠陪葬品。她是第一位引起翡翠风潮的名人,上行下效,翡翠第一次进入高潮。民国时期,又一位女性引领了翡翠时尚的潮流,她就是宋美龄,一袭旗袍,再搭配一件翡翠手镯,优雅的东方女性魅力十足,名媛潮女纷纷效仿,再一次掀起翡翠的热潮。而在缅甸缺乏这样疯狂喜爱翡翠的名人效应。

经济发展滞后

缅甸的经济发展滞后,各派武装割据,常年处于战争状态,尤其是出产翡翠的缅北地区,为了利益,战争几乎就没有中断过。老百姓民不聊生,吃饭都成问题,谁会在乎翡翠的美,毕竟那不能当饭吃,甚至比不上黄金,一旦有急用,能直接变现,或者直接充当货币。

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翡翠虽然产在缅甸,但并没有在缅甸盛行的原因,作为消费国的我们,也要感谢他们的辛劳付出,为我们带来这些大自然的精灵。


御梵希珠宝


看有的人说因为缅甸穷?如果仅仅是因为穷,缅甸人带黄金的也不少啊。而且缅甸穷,加工成本也低,矿主手里的石头成本,恐怕比公盘价格百分一都不到,如果流行,富人来说完全可以接受。普通人?直接去矿山捡石头就好了吧,也就是去年开始才不让散户入场的,从前,大矿主扔的石头随便捡,都会捡漏。。回来随便磨一磨就是好东西了!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缅甸的小乘佛教文化决定的。文化不同流行不同!

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信仰的是小乘佛教,看到这里恨的牙痒痒,顶着佛教的光环,尽干些龌龊的事情!原石,片料,成品造假层出不穷,染色注胶真的当事业在做,做的相当仔细,甚至不惜把假石头埋地里几年再挖出来,皮色会有自然沁色变化。

扯远了,为什么缅甸不喜欢翡翠?华人喜欢翡翠是因为背后的文化,其中,道家文化占70%,佛家文化占30%,而且是大乘佛教哈。

所以缅甸人不喜欢翡翠,因为信仰不一样。

华人戴着竹子吊坠,节节高升,在缅甸人眼中最多一句,戴竹子干嘛?我又不是熊猫!!!!

一些瑞兽,缅甸文化中根本没有,比如龙凤,貔貅,麒麟。

缅甸也不讲究十二生肖,是8生肖,按照星期的。。。。

还有什么?总不能让老缅信财神?关公?钟馗?

没有了文化的支撑,翡翠就普通了,所以缅甸富人也喜欢,但是没有那么崇拜,这就尴尬了,国内明星带翡翠,同行羡慕也要买,粉丝疯狂羡慕。缅甸呢?富商戴了,也没反应啊,内心是这样的:不就是北边山区的石头嘛,有神马好看的。。。

所以没流行起来而已。

这样的一个首饰盒,是国内每个大姑娘小媳妇的梦想,缅甸人没这个概念的。

所以说,缅甸是唯一宝石级的翡翠产地,中国又是唯一的翡翠消费大国,所以,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啊!

虽然他们不流行,难道卖石头的价格便宜了?今年8月公盘价格,整体的底价比去年都翻好几倍,真的是看到中国人疯狂了哈!

虽然他们不流行,但是,卖成品,喊价绝对不含糊!去买过的都知道!

虽然他们不流行,但是造假层出不穷,还那么耐心!试问多少老板吃过亏?

说多了都是眼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