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用一句话能证明你是一个读书的农民吗?

8号台历史上的今天


忙时种地、闲时夜读。耕樵渔读,走两极,只是不樵、不渔。不过我是五柳先生一类的读书法,好读书、不求甚解。会读书的人,能在书中觅得颜如玉;能在书中寻得黄金屋!这种读书人目的明确,也很了不起,因为他们把书本知识转化成为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转化成了生活的手段。

我呀是读了许多的杂书,论语、孟子、告子、中庸、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简爱、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等,国内国外,武侠、言情,杂七杂八的读了这么多年,仔细想想,竟然百无一用,好在我有一技之长,那就是种地,要不然只能去拾荒!


北风牧雪


“如果早就这么用功,早就起大学了,也轮不到你耍勾镰枪了。”那时候父亲常常说着这样的话把我从厕所里揪出来。

年轻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喜欢看书的,特别喜欢看小说。读中学的时候,拿一本小说上课时放在桌子底下,从桌子两块木板的缝隙中一行行地看,被老师抓住了好几次。《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基本是在中学时代读完的。

七十年代,高中毕业,无缘大学。回到生产队当农民,看书就喜欢在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有时在厕所一蹲个把小时,可没少挨父母的骂。

当兵的时候忽然又爱上写作了,偶尔也有小小的豆腐块散见于小报小刊。但后来没有坚持。所以作协也就少了个会员,文坛少了个“巨匠"。可惜了。

但,爱读书的习惯没有改。《散文》《散文选刊》《小小说》订了好几年。后来的后来。刊物也没订了。工地的院墙外,每晚都有卖旧杂志的,三元钱一本,看完后可以还回去,加二元换下一本。

再后来,很少读纸媒了。从手机上看《互联星空》,看微信上的鸡汤文章,然后是自媒体文章和视频。

现在,加入了自媒体《今日头条》,每天晚上躺在工地的木板床上,用手机写问答。与条友互动,乐此不疲。

怎么样?还算得上是个喜欢读书的农民吗?


村夫夜话


等于我来说读书是一种爱好,习惯,想当年我读书的成绩一直都是前三名,还记得初中报名不住校一百三十八块钱,老父亲卖了八百多斤稻谷,快期末时要交五块钱补课费,家里拿不出来,我妈说去找人借,我绝望了,五块钱都要借,过了年报名又要一百多,钱从哪里来?干脆不读了。

虽然我没有从书中找到黄金屋,另一半也不是颜如玉,可我从书中得到了很多块乐,明白了很多道理,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用户55112156672谢茂


一句话不能决定您是一位读书的农民,我地处北京城西南100公里的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城西北部太行山区虎过庄村,今年70岁共和国同龄人,1957年始上小学一年级小学上了五年级因家庭贫困而脱学。人们常说人一生的性格爱好都是从小看大三岁至老这句俗语实属是一句真实的格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读书是知识源泉的导师与父母,人生之路是天才但是天才必须来自实践,读书是一个人的美好命运与财运亨通的播种机同时也是决定人生寿命长短的自身权益,一句话并不能代表您是读书的农民,


万岁翠柏永世青春


八十年代我在村小学代课,而我两个同班同学为接替父亲的班来实习听我的课。我代了几个月课回家继续当农民拿工分。他们俩接父亲的班当教师拿工资。现在我六十岁了还在外面打工挣钱糊口养自已,而他们拿着四千多一月的退休工资在家喝着小酒品着茶,在后人面前炫耀着他们的人生。一一这就是农民和读书人的区别。并不是他们读了多少书,而是因为他们有个教书的父辈。正如当年流行的一句话:四个现代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湖南Wangchuanhu


处处留心皆学文,从事农业生产没有文化是瞎搞,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在农业领域挣到钱。否则瞎扯,就拿做柿饼来说,没有丰富的经验和多学多问地学习精神是制作不出来优质精品的,它需要掌握温度,湿度,收放时间等,且每年深秋的气候环境不一样,就要不断学习,学无止境。




柿园风情


现在教师有教师证,学生有学生证,律师有律师证,工人有技工证,当官的有文凭,行医的有执业证书。唯独农民属无证营业,我在头条认证时被要求上传执业证书,因为是农民,无证,没有上传。所以希望给上级领导反应一下,从2020年起开始颁发农民执业证书,对于那些无农科技术,无种植经验,不会干农活的予以淘汰?真抓实干出经验。



红孩儿是我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想吃小麦面,还得泥里沾,麦子最怕胎里旱。春雨贵如油。六月连阴吃饱饭。春打六九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宜时。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67郝刘起


我想通过读书走出大山,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昆山在线


农夫今天拍的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