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的荒地越來越多,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山農村民笑哈哈


在我看來,造成農村土地撂荒,荒地越來越多的原因主要有三點:糧食作物價格較低、農田配套設施薄弱、農民掙錢途徑增多。

糧食作物價格較低,種植農作物等於入不敷出。



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農作物價格的問題——“一斤糧食還不如一瓶礦泉水貴”,雖然有誇張成分,但確實是對當前農產品價格較低的一種形象的概括。

以我們當地來說,種植一畝玉米或者馬鈴薯,從種植到收穫,需要投入犁地50元,地膜120元,肥料150元,種子100元,人工費1200元,總共需要投入1620元。一畝玉米能收1200斤、馬鈴薯2000斤,按照玉米0.85元/斤、馬鈴薯0.75元/斤來算,分別能收入1020元6和1500元,不論如何,是賠本的買賣。而子女上學、柴米油鹽、老人看病,都需要花錢,顯然,僅靠種地是無法滿足基本生活的。

農田配套設施薄弱,設施農業發展條件不成熟。



發展設施農業,搞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等設施蔬菜種植,雖然非常辛苦,需要農民加倍付出,但與種植農作物相比,收益更為可觀。但是,卻由於灌溉、交通等各種農田配套設施的不成熟很難成功。

我們村子裡在前些年,響應號召,大部分農戶見了日光溫室,主要從事的是辣椒、西紅柿、黃瓜等蔬菜的種植,但是,由於本來地處乾旱地區、降水不足,而灌溉設施又沒有配套,井水水質不符合蔬菜種植要求,所以,最終因為沒有水而失敗了。所以,更加加劇了土地撂荒的現象。

農民掙錢途徑增多,不再只有種地一條途徑。



以前,由於處於計劃經濟時代,市場經濟不發達,農民除了種地以外,基本上沒有其他的途徑來掙錢,而且還需要上交公糧,所以,即使種地產出不高,人們也會精心耕種土地,不會讓土地撂荒。

而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不再需要交公糧,還有外出務工、經商等各種途徑來掙錢增加收入,加之種地確實收入微薄,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土地的撂荒。

您認為還有哪些原因導致荒地越來越多呢?

歡迎關注【農策分析】,瞭解更多三農資訊、幫您解讀涉農政策。

農策分析


我家是農村的,首先是種糧食,我們這一年兩熟,小麥畝產1100斤左右,玉米畝產1300斤左右,小麥和玉米每年價格基本差不太多,每畝收入2000元左右。

再說成本,澆地每畝150元左右,化肥每畝200元,收割機每畝130元,播種機每畝70元,刨地機每畝80元,農藥每畝30元,種子錢每畝300元,總計960元。不算人工。

也就是說每畝地一年收入1040元,而且是按產量中上等,沒有算自然災害。2018年我們這因為冬天乾旱,小麥平均畝產500斤。

我們這每個人1.8畝地,在全國來說地應該不算少。也就是說一個人每年收入1872元左右,趕上年景不好,收入更低。

年輕人隨便在城裡找個工作每月收入2000元不難吧?一個月收入比種地一年都多,誰還願意種地。所以現在村裡種地的都是55歲往上的人,還有就是殘疾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批人都種不動了,肯定就沒人種了。地就荒了。土建施工的工人也一樣,年輕人越來越少,基本上沒什麼年輕人再願意學,願意幹。


紫葡萄葉子


以我的觀點來看,造成這個問題的是農村老一輩的種不動,而年輕人不願意種,而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農村人經濟壓力也在不斷上升中。


記得我小時候家人在家也就種個地,偶爾在周邊打個零工,雖然掙得也不多,但是生活等開支完全夠用,那時上學費用也比較低,也不用進行補習班什麼的,結婚彩禮也不是很多,結個婚也就蓋個新房子用一些成本,其他的都不是很多,醫療什麼的也相對便宜一些,老一輩人也鍾愛種地。

而再看下現在,老一輩人已經上年紀了,已經種不動地了,而年輕一輩的人不願意種,一是因為種地對他們來說也挺辛苦,二是種地對的收入對他們來說遠遠不夠,小孩從出生到結婚,哪一步都需要不少的錢,尤其是農村呢結婚風氣,房子彩禮都是一大筆開支,種地的那點收入遠遠不夠,而對他們來說,外出打工一月份工資可能比他們在家種一年的地收入都要多一些,而辛苦程度跟在外打工區別也不是很多,這樣誰還願意種地呢?



所以說,農村種地收入主要是因為低才導致的許多人不種,而外出打工,導致的土地大面積荒廢。

各位看官,您有不同看法嗎?


鳳凰號


我來自農村出生的80後,我覺得我們這一代比較有發言權吧!

爺爺奶奶在家務農,爸爸媽媽做點小生意,小時候都是自家種菜吃,糧食也是自產,到大概我上小學的時候,家裡的農田就不耕種了,給村裡的農民耕地,收穫時適當給我們家一些稻穀!

我上初中時,農民也不耕我家的地了,就轉租給別人種植長期農作物,比如番石榴這些,坡地就種植火龍果檳榔這些長期農作物!

到現在吧,我們都出來工作了,爺爺奶奶已經幹不動農活了,爸媽因為生意,也沒時間打理果園,也就慢慢的壞完了,現在農田也沒人租了,地,自然就空閒了,想種點長期作物~檳榔,但現在政府又不給在農田地種檳榔,家裡也沒有多餘勞動力回去管理農田土地,所以就空閒了唄,糧食也便宜,種糧不如打工的說法,在農村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勞動力都外出打工了,哪還有勞動力耕田呢?

除非糧價價格上調,可能會有部分勞動力耕作,但最好的辦法還是政府統一承包給商人耕田,農民分紅!

你們覺得呢?贊同就給個贊吧!謝謝


符世椋


造成農村拋荒的越來越多的根本原因是分田到戶造成的,我們先來看一看凡是沒有分田單幹,仍然走集體化道路的村隊有誰把土地拋荒的?又有多少村民外出打工的?當年分田單幹前很多地方社辦村辦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可以講農民農忙時企業放假務農,我們這裡每個大隊都機耕隊,犁田基本都是機械化,種田基本不太苦,農忙後農民又回來務工,留少數人在田間管理就行了,農民既解決了種田,又有務工的收入良性循環。分田單幹的出現,首先集體經濟垮了,農機具分了,人心散了,沒有文化的,不懂機械的種田就遭罪了,出現了用最原始的辦法用釘耙翻地,大田分成若干小塊,原先的水渠配套遭損壞,大小水塘的汙泥沒有人清了,蓄水量越來越少,農民經常為用水大打出手,如果不是當年修造了哪麼多大的水庫,分田單幹一天也搞不下去,農民很辛苦,農資年年漲,糧價上不去,種田又費力,又沒有其他的什麼收入來源,農村沒有能吸引人留住人的地方,所以農民拋荒外出是在預料之中的事。如果不搞分田到戶,仍然走集體化道路,今天的中國農村將是一番新天地。


手機用戶54672166301


農村荒地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三農問題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也是嚴重影響農村發展的關鍵一環,究其原因:

1.科學技術的發展,必然淘汰落後的生產力。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糧食短缺問題已經基本不存在,當年朱鎔基總理在答記者問時,中國的糧食庫存可以滿足中國13億人口三年不吃不喝,這麼多年過去了,中國的糧食庫存只會更多,供求關係的變化決定了糧食價格,糧食價格又直接影響了種植面積,從而導致撂荒率的增加。

2.農村空心化,糧食的收益率不足以滿足農村生活所需導致農村壯勞力全部外出打工,剩下的全是老齡人口無法從事繁重的勞動,從而導致土地荒蕪。

3.農業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目前農村的水利基礎設施都是五六十年代興修的。幾十年來,國家在農業基礎設施上的投入不夠積極。農民靠天收的局面沒有解決,常年的入不敷出導致農民種地的積極性越來越低。

4.土地的零散化不適合農業的集約化,現代化,生產率極其低下,這也是國家最近幾年提出家庭農場的主要原因。

那麼撂荒解決的途徑又有哪些呢?

1.科學規劃,實施土地的集約化,農業的現代化,打造高標準農田。鼓勵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實施產權,所有權,經營權三權分立。

2.大力興修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補上短板,實現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3.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養老,有機食品等循環農業,激活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活力和動力,鼓勵返鄉農民創業,努力開拓農產品外銷渠道以達到可持續發展。


溪溝紀哥


一、老年人多了,年青人少了!就是計劃生育造成的後果。再說了,年青人大多打工,又有一部份當兵。

二、中國開始從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轉化,如果把世界各國比成農村的話,中國就是城市!因此中國的糧食都是從各國(農村)進口的,中國人都快變成市民還用種地嗎?

三、以前的中國不但工業不發達,而且農民也要交公糧,如今中國農民有福了,不但不交公糧了,而且還有補貼。交公糧的權力,讓給外國人了。

四、在不久的將來,無人工廠在中國大把的出現。有人工廠的人力資源來自外國,不但中國農民交公糧的權力讓給外國人,打工的權力也讓給外國人了!我們除了遊山玩水,就是吃飽了等著餓!個個都是少爺!那時每個中國人都是高高在上的!


袁保新


農村荒地越來越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農產品不值錢,種植成本(化肥、種籽、水費、農藥等)越來越高,種地收入不高,有事候一畝地的純收入就三百多元,(不是特色種植和舍施農業),這樣說起來就等於打兩天工的收入。如大西北的土地都是一年一熟(收),也就等於幾個月時間收入三百元錢,有些家裡有小孩上學或者上了年紀的老人沒法出門,也沒特長,只能種些口糧田,夠自己吃就行了。

二、現在好多家庭,就一兩個孩子,無論上個啥學,都不願再回農村去種地,條件好點的,給父母給個生活費,也不讓再吃苦,所以這部分人就不種地了。

三、現在農民種地都是自產自銷,有些定單種植,年底減產,老闆還能按合同辦事,要是盛產,老闆只管壓價,愛要不要,大多數農民並不想打官司,除了繁瑣的程序外,好多人耗不起,本來沒收入,再拿錢打官司,多數人都認為划不來。

四、對一些地方的水澆田來說,由於水務局增加了好多智能設施,成本加大,而這些負擔又分攤在水費中,所以水費年年增加,農民種植成本年年提高,加速了土地撂荒速度。

總之:農民撂荒原因很多,根本原因還是農產品不值錢,再差勁的打工都比種地強,所以現代的農民並不傻,誰不想幹事趨利?


飄逝的紅紗巾


今天親戚開車一起由成都去蒲江西來鎮,沿途所見,農村繁榮興旺,並非有人講的淒涼破敗景象,也沒有發現大片撂荒的土地。道路兩旁,綠樹濃蔭,田園禾苗青翠,油菜已花落結籽,小麥正生長拔節。一方方園林,銘牌昭然。有草莓園,葡萄園,金桃園,櫻桃園,還有觀光農業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園內林木成陣,暖棚成行。在田間勞作的農民三五成群,旁邊整齊地擺放著輕型摩托,田間小路上,農用車耒來往往,一旁的挖土機正在平整土地。古鎮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飯店裡食客滿座。將近一公里的河邊茶座人滿為患,遊客們品茗閒聊,顯然十分開心。河上廊橋內有人打牌助興,有人在橋邊觀賞河中游魚,氣氛祥和而平靜,不時還有西方遊客在橋上指指點點,嬉嬉哈哈。沉思良久,感從中來。想想戰火粉飛的中東,內鬥不斷的南美,我們還不是生活在太平盛世嗎?


陳老師224723857


耕田不如掃馬路,打個比方:一個人一天掃五公里馬路,(掃五公里壓力多大?沒有做過的人不會懂,)月工資2000千,一年就是24000元,憑一個人力耕5畝田,就說種稻谷吧,畝產一千斤,一年兩造就是一萬斤,一百斤稻穀賣200元也只賣到20000元(一百斤200元有這麼值錢???)每畝種子兩斤,每畝化肥一班需要約250元,顧人機械打田一畝140元,顧工插秧一畝200元,收割一畝130元(種子一斤40元一年就要800元,加化肥2500元,農機1400元,插秧2000元,收割1300元,20000元除去成本8000元,剩餘12000元。)中間要除草,施肥,灌溉,收割,涼曬,這一造五畝地一個人的工作量,誰願意耕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