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解决了几百万人的就业,员工福利也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为什么口碑总是很差呢?

小鸟马上到


富士康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最大的加厂”,前些年还发生过员工“十四连跳”事件。去年上市之后的挂牌名字叫“工业富联”。应该说,富士康解决了几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员工福利也是严格按国家规定,是一家非常正规的加工企业,但令人奇怪的是,像富士康这样的大型加工厂却在民众心目中的口碑却总是很差。

一些曾在富士康工作过的网友表示,他们在富士康干活多数是把他当做人生中的一个中转站,我干活赚点辛苦费,你赚取我的剩余价值,彼此清清楚楚,谈不上企业文化,更没有家的氛围。只是在人生低谷的时候稍微歇息一下,并没有把它当成自己事业,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对富士康有好口碑呢?

而我们认为,像富士康这样大的一个企业,管理起来确实不容易,尤其是面对鱼龙混杂的管理层,在制度上难免会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社会对富士康难有好口碑的根本原因。最终这些问题应该由富士康来寻求改善,而不是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富士康的口碑为啥总是这么差呢?

第一,在富士康打工者都是九零后,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份事业可以去做,甚至于很多人希望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实现财务自由。但是年轻人的梦想与现实反差很大,在工厂里,每日在流水线上,枯燥无味。按照富士康严格的升级规定,就算干上十几年,也最多是小康,不可能有爆发性发展。九零后打工者过着简单枯燥的生活,又无发展前途,离开后自然难以给富士康一个较好的评价。

第二,富士康的工资待遇无法吸引年轻人。尽管富士康工资按时发放,各种五险一金,福利保障也都有,在中国来说是比较正轨的。但是,富士康员工的收入实在太低,一天忙到晚,一个月没休息,也只有四五千元月薪。年终奖也只有几百元钱,而且要分几次给你,为的是要你明年继续再回厂工作,而不是选择辞职。其实,富士康员工的收入还不如做外卖小哥收入高一些,所以很多人都转行了。

第三,军事化管理,把人当机器。每天的时间跟你划分的清清楚楚,就连上个厕所这种小事,也要规定十二小时内只有六次上厕所的机会,几点几分之间上厕所这都有规定,还说人人都够用。但这样没有人情味儿的工作,太冰冷的企业文化,是很难让员工对在富士康的打工生活留下美好印象的。

第四,需要你来时求你来,不需要你时逼你走。富士康的订单是有季节性的,每年八九月份时,订单纷纷飘来,富士康四处挖人,职工一个月做下来收入也有五六千元,而一旦到了订单淡季,就会想着办法撵你走。那边的职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辞退了,丝毫没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尽管富士康解决了上百万人的就业问题,还按时发放工资和承担各种职工福利,属于比较正轨企业。但是富士康在社会上的口碑却不怎么好。这主要是在富士康工作的员工看不到提薪升职的机会,却还要面对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环境。更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给职工的收入报酬也不高,而且需要你来时四处挖人,不需要人时却轻易的撵人离开。这样的加工企业虽然没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企业的凝聚力是比较差的,员工也只能把富士康当作人士的中转站了,口碑自然难以好转。


不执著财经


本人富士康员工亲身体验富士康生活,感觉公司很不错现在的打工一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却不愿意付出,就拿上厕所一事说起~上班前(八点前)工作到十点~十点十分(上厕所时间)到中午十二点~十三点(休息)~十五点到十五点十分(上厕所时间)~十七点到十八点(休息)十八点加班到二十点下班。十二个小时时间有六个上厕所的机会,人人都够用,除非特殊情况(尿频尿急,拉肚子)。大部分员工上厕所就是耍滑头。本人也是员工,站在中立的立场说话,亲身体验。现在的小时工一个小时19~21元,也就是一天200左右,可是相当一部分员工的付出不配拿这200元。不喜欢我的言论尽管来喷……


手机用户58645105044


我13年在成都富士康,我爷爷去世,请了丧假,回来上班还带了死亡证明来了说丧假报不上去(我交了三次),公司二号结账,你三号才带过来,给我算事假,当时我弟也在富士康,不过他在另外一个部门,他五号回去上班的报上去了,当时的底薪是两千到两千二,我们部门就几个是加了五十块,我弟他们部门全部都加了,几个五十,大部分一百,少部分两百,每半年一次的内部抽奖活动其他部门都是弄个箱子抽一抽,我们部门就直接贴出来了谁中奖了,一看都是那几个和组长课长关系不错的,当时就有想法不干了,后来有其他的事就借口离开了。

还有工作就像机器人一样在哪里左动右动重复那个动作上千次,有活的时候累死你,没得活就让你去其他部门帮忙或者让你耍着,一个月没得加班拿两千的底薪除掉生活费和五险一金到手里的就一千多一点了,还咋生活,富士康的工资都是靠加班的,想晋升也不容易,人多了,我当时的线长现在还在,还是线长。一个普工你在里面干满十五年也做不到课长去,组长都是问题,每天就重复那几个动作就可以了,不用其他的。


斩佡


流动性太大了,,普工要是天天加班可以拿4000多,,一个加班没有就只有1000多。。忙的时候就猛招人,拿钱招人,闲的时候一个加班没有,普工谁扛得住,都会走,,而且里面收入差距特别大,,一个课级的基层管理收入高的可以30多万,普工可能就4万多。。你想想里面的级别,线长,组长,课长,专理,副理,经理,协理,副总,总经理,副总裁,总裁。富士康代工利润很低,,高层分得多,谁管普工?而且中国人多,所以富士康从来不注重培训,三个月就会换一批人。以前富士康的收入对比其他工厂还是有优势的,那个时候要进富士康还得给招聘的人资塞钱,现在是介绍一个进来给1800,富士康的名声也是这么转变过来的。。。我在成都,跟隔壁的京东方完全没法比,,收入都差不多,隔壁的京东方夜班补贴35一天,富士康刚从4.5加到8元。。。富士康里面基本都是35以上的,这些人比较稳定,不会走,,20左右的来了都呆不久。。。


outmanyy


我在里面工作过半年,主要可能是管理问题吧。不同的部门都能给你交叉管理,而且管理起来莫名其妙(经常有人鸡蛋里挑骨头那种)那肯定很多人不服气啊,直接顶撞经常会有,然后各种在你直接领导那里打小报告、挑事。还有就是一个制度,写好的是5天8小时,其余时间加班自由(单量大的话就尽量加班),但真的没那么自由,而且特别狠,请假基本别想,下早班偶尔(没事了就一直给你下早班),双休打招呼不来的话直接打旷工,上班时间不准聊天、上厕所要班长同意而且要离岗证、不能没事就干站着或者找凳子坐、不能蹲着,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鬼东西,反正就是你怎么难受给你怎么来!还有就是伙食真特么的难吃


微风g2


我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吧,进富士康工作快14年了,出学校到现在,从小年轻到现在中年,头发都白了不少,说正事,富士康普工多,流动xing大,每天进出都是几百上千,普工待遇都是那个城市的工资最下限,完全是靠加班,管理人员也是由资深普工慢慢上去的,素质高低各不同吧,经常爆粗口骂人,很常见,可能上层政策是很好的,可是一层一层传达到基层,估计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个多人,确实很不好管理。到年底,发奖金,就是主管切蛋糕了,普工一般拿不到多少,一倍底薪吧,管理层比较多。据说可以拿到10倍以上,我是没有拿到过,混的确实不好,富士康总体还是比较好的吧,相对于外面一切私营单位,工资还是定时定点发的





半夜睡不着刷手机


我在富士康也算是工作了七八年,为什么富士康口碑这么差?这么说你也许就明白了,中国有几个像富士康这样规模的代工工厂?就好像你们班上如果只有你一个学生那么每次考试,成绩最差的是不是就是你?口碑最差的是不是也是你?所以企业不管口碑好还是坏你只会听到富士康的新闻。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你觉得一个新闻会写一个企业好的一面?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同类型的企业里面,几千人的公司,口碑再烂,你觉得有人会报道吗,就算有人报道也没人记住。最后一个重点,出门在外打工,说白了就是寄人篱下,给人剥削的,尤其作为底层员工,有哪个会觉得老板是做慈善的?如果没办法为了生活要出来打工,富士康在这群狼里面还算正规,至少不会违反劳动法,钻空子也是钻正规空子。

总结就是:所有代工工厂不会有好口碑,而其他的新闻你是在新闻上看不到的。



EJ859


我已在富士康工作多年,个人感觉富士康整体上还是不错的,在厂里十几年的老员工还是挺多的。但是富士康给人的感觉口碑确实不太好,只要一提到富士康很多人都认为是吸血工厂。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富士康的人太多,管理难度比较大,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比较严格,上班时间比较长,长夜两班倒,工作确实比较辛苦。

第二,当年的十几连跳,影响实在太恶劣,虽然事情已过多年,公司也相对做出一些改善,。但是已经深深的扎在人们心中,是富士康一段永远也无法磨灭的历史。


孤胆漂遥


富士康是干什么的?代工厂。

靠什么赚钱?靠加工费赚钱。

怎么加工费赚钱?军事化管理,严格人力核算成本。


1、大多数厂都对年龄要求35岁以下。富士康的要求是年龄18-45周岁。而实际上绝大多数打工者都是九零后,正是放飞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年级。信奉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恨不得几个月就实现财务自由。而在工厂里,每日在流水线上,枯燥无味。按照富士康严格的升级规定,就算干上十几年,也最多是小康,不可能有爆发性发展。

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是年轻人不喜欢的。干久了,人就废了。

2、工资待遇。富士康是一家超大型的正规公司,体量很大,整个公司的人超过120万!它家大业大,自然要符合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各种五险一金,福利保障也都有,在我们国家来说还是比较正规的。但是不要忘了富士康挣钱就靠代工费,工资压低,所以他会按国家规定给,但是只绝对只给最低点。一个很简单的公式:

净利润=毛利润-人工费用(其它不计)

打工者拿得多,老板就拿的少。各种激励和考评机制也没有办法扭转这个根本原则。

名义上说是有年终奖,但年终奖也少的可怜,几百块钱,千把块钱,年终奖只是好听而已,真正到手的,其实很少。而且是会分几次给你,为的就是想要明年员工继续来工作,而不是辞职。

3、管理太严格。把人当机器,每天的时间跟你划分的清清楚楚。就拿上厕所来说十二个小时时间有六个上厕所的机会,几点几分之间上厕所都有规定,还说人人都够用。确实一般是够用了,但是这样做非常没有人情味儿,太冰冷的企业文化。

4、不稳定的工期。忙的时候四处挖人,闲的时候撵人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辞退,实在是没有归属感。

所以在富士康干活的大多数人都把他当做人生当中一个中转站,我干活你拿钱,彼此清清楚楚。谈不上企业文化,家的氛围。只是在人生低谷的时候稍微歇息一下,没办法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怎么可能好口碑呢?


功夫大亨1


这个问题的提法有问题。。怎么会是富士康解决了几百万的就业?这种提法问题就很大,是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提法,实际上是颠倒的,错误的。

根本上说,是几百万,几千万,逾以亿计的劳动者支撑着广东及沿海的发展,是举国之力在援建。。包括富士康其实也是举国之力援建,就像汶川地震全国援建汶川一样。。只不过前者是被迫的,代价是亿万的留守儿童。。破碎的流动家庭,曾经年年摩托大军像候鸟的往返。。流落广东之后的人性迷失。。色情文化的腐蚀。。

这也许是人类迁移史上的奇迹。。但是却并非自然形成的自然现象,而是政策指导下,特意设计的产业转移,人口流动转移。。在今天网络上可以看到的卫星地图中,当夜晚来临仍然可以看出,沿海灯火通明,内陆特别是西部灯光暗淡。。虽然近年来向内地迁移,新办了一些工厂。。但沿海仍然是经济动脉。

试想如果曾经数以万万计的大中型国企不被强制解散。。人们根本不必远涉千里到异乡打工。。而曾经电视上有一段时间总在日夜不停的宣传播放一部名为都市放牛娃的意淫神剧,讲一个放牛娃打工仔到了沿海拼搏奋斗之后成为亿万富翁的传奇故事,报刊杂志在宣传,一个农民砍了生产队两棵树卖钱扒火车,到了广东就发了大财,成为亿万富翁的传奇故事。媒体在日夜不停的宣传,沿海遍地是黄金。。

而回顾数十年前,人们大多在本地就业。或务农,务工。。全国的三线建设,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覆盖,而后来大多废弃。。

所以今后再也不要提,什么富士康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就业。。根本上是全国的矿产资源,人力,沿海的土地近乎免费供它们使用。。也正是因为早期近乎免费廉价的原因,富士康工人被压迫到抑郁跳楼。这都是历史上广为人知的事实。。而相对数以万计大小私营工厂而言之。。富士康的规模与待遇在其中仍然算相对较好的。。即使这样,也可以想像曾经工厂里的血汗,与血汗工厂

今天在广东沿海,已经产生了大批的从来不用纳税的包租公,包租婆。。但是已经没有人记得当年的打工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