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公安:靠前一步 担当作为 为富强滨州建设加足平安码

大众网滨州·海报新闻记者 王亚明 通讯员 张锦程 耿婷婷

社会的长治久安、百姓的安居乐业是民心所向,更是滨州公安一直不变的追求。尤其在全市奋力追赶超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全市公安机关凝聚“靠前一步、担当作为”思想共识,铁拳扫黑、强化监管、做强基层,努力为富强滨州建设加足平安码。

在省公安厅安全感调查中,滨州市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近日省委科学发展考核中再次传来喜讯,滨州“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项目高出全省平均分3.68分。

强势扫黑除恶推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6.3%,多发性侵财案件下降14.4%

滨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赵永生多次强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场事关执政基础、治乱兴衰的战略性、全局性斗争,全市公安机关务必以最坚定的决心、最强大的声势、最有效的举措、最扎实的作风,以超常标准、超常要求、超常手段、超常力度,坚决推进!”

全市公安机关落实“四个最、四个超常”工作要求,持续保持主动进攻的严打高压态势,在强化专案攻坚基础上不断扩大线索摸排广度和排查深度,法治篱笆越扎越密,黑恶势力闻风丧胆!滨州先后3次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博兴县厨具设备加工及不锈钢企业有几千家,氩气是进行设备焊接的必需原材料,物流专线也颇为繁忙。但近年来,刘某云纠集笼络20余人,垄断博兴县兴福镇至鲁西南方向物流专线,控制博兴县氩气市场,恶意哄抬价格。

滨州市公安局将该案列为督办案件,博兴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专班侦查,抓获成员49人,目前该案已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这个长期控制市场的涉黑组织被打掉后,博兴氩气价格明显下降,物流企业明显增多,市场重新形成公平竞争环境,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共打掉涉黑组织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8个、恶势力团伙36个、其他涉恶类团伙227个,破获涉黑恶刑事案件951起,批捕752人,缴获枪支8支,查获涉案资产2.22亿元。

在扫黑除恶强大攻势的带动下,2018年全市破获刑事案件4194起,抓获刑事作案成员3658人,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6.3%,连续3年命案全破,主城区创造23天刑事零发案的记录。侦办经济犯罪案件479起,打逃债逮捕犯罪嫌疑人94人,总数全省第一,协助金融机构挽损77.56亿元,多发性侵财案件下降14.4%;破获涉毒案件71起、缴获毒品74.79公斤;破获食药环案件63起。

加强监管消除安全隐患——“平安行·你我他”行动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道路交通、危爆物品监管等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滨州公安在强化防控上下功夫,主动摸排、加强监管,将隐患消除在源头。

全市公安交警部门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目标,打造“安畅滨州?一流交警”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全市乡镇(街道)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站、行政村(居)交通安全服务站(劝导站)的作用,最大限度排查道路安全隐患、化解源头风险。实行片长、路长、段长“三长负责”,片长、路长、段长、交通安全管理员、交通安全协管员“五级联动”,把交通安全管理和服务触角延伸到农村基层。组织开展重大活动安保“六个创建”、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百日安全行动”“货车超限超载专项治理行动”等整治行动,严打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形成常态,用好大数据分析研判、视频巡查平台、缉查布控系统、交警执法站、数字警务室、公路超限检测站“六大平台”,集中优势警力打好围剿战、歼灭战、攻坚战。

2018年全市共查处酒驾醉驾5593起、毒驾10起、非法改装7067起,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88处,整改率100%。全市10个县(市、区)建成道路交通事故“真空区”,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均实现下降。2018年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为全面加强枪爆等危险物品公共安全管理,滨州市公安局全覆盖管控基础治安要素,落实散装汽油销售实名登记、寄递物流“三个100%”等制度,强化对旅馆、娱乐场所的管理,实现对涉剧毒、易制爆、放射源、烟花爆竹等单位的动态监管。组织全市开展为期2年的打击枪爆违法专项行动,去年组织开展了以“治枪爆 除祸患 保民安”为主题的全市统一集中销毁非法枪爆物品活动,集中销毁近年收缴的各类枪支377支、管制刀具647把、弩22支。由于表现突出,近日省级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滨州市整治枪爆违法犯罪工作予以通报表扬。

为确保群众出行安全、不断提升公交车安全防范整体水平,滨州市公安局联合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推出系列措施,全面推进公交车安装驾驶区隔离设施建设,落实公交车乘务管理人员配备要求,按照“一人一车”要求配备乘务管理员。同时加强公交车安全防范新技术建设应用,积极运用GPS定位、智能报警、一键报警等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应急处突效率。

强基层打基础 夯实治安防控根基——锁定“一号工程”,警务助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800余次,三类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5.27%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坚定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这个“党政工程”“一号工程”不放松,全力推动基层基础工作更实、更新、更管用。

为增强基层力量,滨州市公安局党委立下硬规矩,从制度上确保警力沉在基层。同时全面落实“一村一警”“1+2+N”社区警务模式,全市5489名警务助理覆盖到5248个村居。2018年以来,全市警务助理参与各类巡逻35万余次,发放各类安全防范材料15余万张,服务群众10万余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800余次,协助破获案件193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7人。2018年,滨州市入室盗窃、入室抢劫、盗抢机动车三类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5.27%。

在人力向基层倾斜的基础上,智慧公安建设也给大数据时代的基层基础建设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在邹平,公安指挥调度中心利用PGIS地图可以实时观看警力点位、音视频画面,指令辖区派出所及相关警种处警,战时状态下点对点、可视化调度派警,真正实现1分钟响应,3至5分钟增援到位,10分钟高效处置。

在滨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天网工程”相结合,建设1000路人像识别平台,覆盖辖区内的重要路口、路段、商场超市、重点部位以及单位小区。

在农村,借力“雪亮工程”,“天网”+技防村建设深入推进,全市4128个村完成技防村建设。

在城区,全市公安特巡警24小时视频巡逻和分级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调度体系基本形成。

此外,滨州在全省率先改革建立警务实战指挥中心,实行“1+2+8+N”工作模式,多警种合成研判、联勤联动。在汽车站、火车站、城区重要商贸区、人员密集区设立11个1分钟处置点,14个警务执法服务站、42个治安查检站辐射周边,构筑城区防控网,接受实战指挥中心垂直指挥,一呼百应。日益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为群众平安织密安全网,同时实现了公安整体工作的提档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