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发火、发怒,是脾气不好?不,那是病!得治!

经常发火、发怒,是脾气不好?不,那是病!得治!

文 | 洞主

1.

网络是个神奇的场域,常常散播愤怒和仇恨的火种,让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大动肝火,彼此攻讦,直至一方胜利,或一方厌倦退场。

很常见的场景:两个互不认识的人,在微博上讨论某部电影,说着说着,其中一人冒出一句“你根本不懂电影”,于是那人被激怒,怒火令他情绪激动,他脱口而出“你 TM 懂电影?”“你人品有问题吧!”接着,什么“圣母婊”“双标狗”等等不便描述的脏话,从双方嘴里喷出。

严重时,愤怒还会上升为仇恨。

在对骂过后,双方很可能为之前的过度反应而懊悔,但破口大骂的过程中,他们仿佛被恶魔附体,无法控制自己的激动情绪与过激言辞。

旁观者不理解,觉得你们就事论事不就行了,这么情绪化干嘛?互骂能有什么结果?理性都去哪了?

旁观者也许还会拿出“罗伯特议事规则”和哈维尔《对话守则》,强调双方讨论问题时的基本准则,比如著名的 8 条守则:

①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②不做人身攻击;

③保持主题;

④辩论时要用证据;

⑤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⑥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⑦对话要有记录;

⑧尽量理解对方。

然而现实是,气头上的人,被情绪裹挟的人,常常无法冷静下来,无法通过理性思维分析问题。

被无故指责谩骂后,还能保持理性,严谨探讨,这种人十分少见。多数人的心态是:不骂回去,难掩心头之恨,而且,最好获得骂战的“胜利”。

情绪化的对骂中,对错无关紧要。什么对话的规则,讨论的意义,即便心知肚明,也会抛到脑后。而最先沉默不言的一方,则是输家,当然,这是从双方的感性层面而言的。

感性与情绪之中,胜利者收获快感,失败者感到沮丧或被羞辱,甚至将仇恨埋藏心底。

如果细想,情绪化的骂战,互骂中的负面情绪,这些既然与理性有如参商,水火不容,那么,和愤怒者讲原则,则是对牛弹琴。

文化和教育,有助于培养理性,但被情绪绑架的那段时间里,人常常会丢弃积累多年的理性。

一个平时博学儒雅的高素质者,当 TA 被难听的骂声戳到痛处,也很可能瞬间怒火中烧,失去理智,化身恶魔。

愤怒具有破坏性,仇恨的破坏力更大,但仇恨这颗火种,不是多受教育,多积累文化知识,就能熄灭的。

2.

一些畅销作品,试图描述和归纳人在情绪中的破坏行为。比如《乌合之众》里的这句: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可是,这类著作,多是对现象的总结,至于人为什么会智商降低,抛弃是非,则没有深入研究。

有本在国内十分小众的书《仇恨的本质》,作者小拉什·多兹尔(Rush W.Dozier,Jr),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一位曾获普利策提名奖的记者和科技作家。

这本书,专门探究人的仇恨、愤怒等等情绪的根源。

科学研究表明,仇恨、愤怒等情绪,源于一种人类的求生本能。

在进化历程中,人脑对外界威胁产生的最原始反应,包括两种基本行为,分别是战斗和逃遁。愤怒和仇恨等情绪,属于战斗反应。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这类反应和行为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能力。试想一下,在原始时期,一个不会打架也不会逃跑的人,注定难以生存;TA 的基因,注定无法通过繁衍传递下去。

人的所有行为,都由大脑操控,问题是,有些行为能被意识到,我们知道它的前因后果,而

有些行为,发作于意识之前,无法用理智解释,它们常常显得无脑,充满误判。

那些不被意识控制的行为,那些非理性的情绪化反应,那些过激的愤怒和仇恨,通常被人脑中一个叫做“杏仁核”的部分支配。

在人脑古老的情感控制中心,神经科学家发现一个关键区域:位于前颞叶背内侧部的杏仁核。

杏仁核在仇恨、生气、恐惧、欣喜以及爱等许多情感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关键在于,它像是情感和行为的一个报警装置——在人自觉意识到发生的情况前,自动引发的一种反应。

这种“前意识反应”几乎在瞬间发生,属于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方式。比如说,不自觉地睁大双眼、紧绷肌肉、呆立不动等。

在充斥情绪的骂战里,双方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但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攻击性言语多么难听,多么令人厌烦。

由杏仁核支配的神经网络,通常被叫做初级神经系统,或边缘系统,与之相对的,是人脑的高级神经系统。

初级神经系统,只能进行最简单的思维。非黑即白,刻板印象,都源于这种简单思维。

看到“男人”、“女人”、“黑人”、“白人”、“美国人”、“德国人”、“英国人”这些词汇,高级神经系统会冷静看待它们之间的异同,而初级神经系统则不然,它往往会把这些词汇变为刻板化印象,再赋予强烈的感情色彩,比如白人永远勤劳奋进,黑人必然好吃懒做,英国人总是绅士懂礼,德国人一定呆板执拗……

初级神经系统就像一个弱智儿,它只会对事物进行简单定义,然后凭“直觉”,轻易将刻板化的印象分为两类,一类能够提高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能力,而另一类则对生存和繁衍,是一种威胁。这样的分类常常不准确,甚至错误。

如果一个人的脑中,只有初级神经系统,那么 TA 的思维和行为,将与其他爬行哺乳动物几乎一致。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初级神经系统,能够轻而易举地征服一个幼稚或欠缺发育的高级神经系统。

如果高级神经系统抑制不住初级神经系统,我们就进入了一个过分简单化的两栖哺乳动物的世界。

同样,如果理智抑制不住过激的情绪,我们将进入一个遍地魔鬼的世界。

3.

想要不被初级系统操控,人不只需要经受教育和训练,还需要经历持续不断的挑战,比如经常受到对方的言语刺激,同时不停地调整心态,长时间在“情绪战场”中,锻炼维持理性的能力。如此,才能形成复杂的神经回路,使得自身的高级能力得到释放。

人类这种生物,偶尔被情绪化控制,还属正常,但有些患有“间歇性病态失控症”或“间歇突发性障碍”的人,常常会突然产生强烈的仇恨感,并且伴随着疯狂的暴怒。

盛怒之下,这种人可能杀害周围任何人。

研究表明,患有这两种疾病的人,病因也与脑部杏仁核关系密切。

在《仇恨的本质》一书作者小拉什·多兹尔看来,愤怒、仇恨等等情感,一旦过激,就要视同抑郁症等疾病,关注并且给予治疗。这时候,它绝不仅仅是情绪问题。

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没有人能完全摆脱“动物性”,没有人能完全摆脱初级神经系统。

对自我和人类,心怀一份敬畏,不要自负地认为,“恶魔”与自己无关。在情绪波动时,尽力关注和调整自身心态,也许才能保住属于人的那一份尊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