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头条科技


作为阿里巴巴一位底层程序员,分享一下自己作为ali的一位底层程序员的切身感受(请不要人肉)

优点:

1.阿里的中间件技术非常强大,技术人员的福音,你开发业务时候需要的中间件技术基本上都有团队支持,无论是数据库,缓存,微服务,日志服务等等应有尽有,有问题相应速度非常快,给你解决 (由于这样,我常常思考如果我离职了是否还能适应到外面后什么技术都要自己来的技术环境)

2 文化非常正能量,这点体现在很多方面:a比较公平,你在工作中拿到好的结果,你的能力非常强,基本上不会拿到坏的绩效(一切以结果说话)。b诊治腐败决心非常强,一旦触发红线必定被处罚。c积极倡导公益,每人每年必须做公益至少3个小时。

3 工作环境非常好

a 办公园区环境非常优美

杭州西溪园区真是如4A级公园般优美,冬天的雪景,初春的樱花,春天的杜鹃,还有很多特色的花,湖,河,河里的锦鲤,红金鱼,如此美景真的能给你很好的工作心情。

b 食堂非常好

个人感觉阿里的食堂真的非常棒,好几个食堂,菜品选择也非常多,我吃了这么久感觉都还可以,每次去食堂感觉都是很有食欲的。

c 后勤服务很好

阿里的行政MM和行政GG效率非常高,比如灯坏了,空调坏了,温度低了,你一个电话基本上半个小时之内就能就位为你解决。

4 人才济济

阿里是最不缺优秀人才的公司,身边的同事很多都是名校毕业的天之骄子也不乏出生平平但是工作能力极强的同事。和这些优秀的同事共处,真的可以让自己的格局和见识提升一个档次。也逼着自己要快速成长不至于和这些优秀的同事差距拉得太大。

5 重视人才培养

在阿里只要你想学习,想提升自己,真的不缺资源,无能是线上的技术论坛,视频直播课程,还是线下的讲座,应有尽有。除了这些,阿里技术人员也是比较开放的,

你刚兴趣的内容完全可以找阿里这方面相关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

缺点:

说了这么多优点来吗,现在来讲讲缺点吧(这些每个人感受可能不一样,这里仅是我的个人观点)

1 人情味比较淡

尽管阿里的文化中有“有情有义”这点,不过我个人感觉要和阿里的同事发展从朋友还是比较难的,相比之下还是自己上家公司的同事关系比较和谐,有些确实后来成为朋友的。

2 凡事自己利益优先

这边可能做事不会有为了某种情怀去做某事的情况。一切业务为先,你的技术情怀还是放一边去吧。同事一个很小的需求可能就要和资源排期扯上关系, 考虑事情事情也是看怎么对自己晋升绩效最有利的方向考虑,有时同事可能真的需要帮助 ,但是和我绩效无关,我就可以敷衍了事。 几年工作后,貌似渐渐的我也这样了,做事基本考虑是不是对我绩效有利。

3 绩效的不连贯性的弊端

阿里的绩效是一年一打,所以自然而然带来很多问题 :

a 管生不管养:内部有很多创新产品都是这样,几个人从0到1搞起来 领导也觉得这个东西很有新意,相关人员就可以拿到一个很好的绩效。第二年他们发现这个东西不好增长了,完全可以一走了之(转岗)。留给接手的人就是一堆烂摊子,也可能是低绩效

b 不会给你太多时间:我想这点王坚博士的阿里云就是例子,2年没有成果,如果没有马云的力挺我想也没有阿里云的今天。作为底层的开发,我想绝对没有这个待遇,一个创新如果一年没有成果,估计很难有好的绩效。另外一年不会有成果的工作,也不会有人愿意做。

c 前途不是非常明朗的创新 愿意做吗? 有些创新可能会失败,为了我的绩效,我可能不会做。3.5总比3.25强

4 压力大

a 996工作制,这个看部门,我们部门是995,听说有些部门是996,有的甚至是907

b 绩效压力大,绩效不仅仅是做好本职工作就3.5了,这还是一种比赛,落后了带来的后果就是那个1了。有时感觉真的扛不住。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底层技术人员的一些看法,尽管有些弊端,我还是认为阿里是一家非常了不起的公司,在阿里工作能比外面工作能带到更快的成长,你的见识面能带到非常快的拓宽。希望这些看法对你的职业选择有帮助


简易大数据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现在我的同事已经超过10万人了。(我们还在继续招聘,欢迎有兴趣的同学们加入阿里巴巴~)

所以说,在阿里巴巴工作的体验,远远不止一个答案。毕竟,大家的工作都不太一样。我就说说我知道的吧。在许多朋友眼里,一提起阿里巴巴,首先想到的就是“剁手”和“买买买”,就会想到淘宝和天猫。事实上,在阿里巴巴的工作远不止于此。


在千里之外,一位同事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忙碌着。

阿里巴巴张北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布赫的工位很特别,坐落在一望无际的张北大草原上。在这里,部署着全球最大规模之一的液冷、风冷服务机群。虽然大部分工作是由智能设备完成,但还是要有人值守,而布赫就是那个守护“技术之肺”的守夜人。


“去年双11,我什么都没有买,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如今我们每天要做应急情况的演练。”即便在平时,网购、支付、物流……全球范围内,每时每刻都有数据在这里交汇,他和他的团队必须保障这里万无一失。

在他眼里, “现场所有的设备,就像自己的媳妇、女友一样,要保障它们开开心心,安安全全。”不得不说,从工作中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暖男”了。 在这里,他面对机器的时间比人还多,在应急情况下,一旦42台柴油发电机运作起来,靠吼都听不见在说什么,只能打手语。一个月之后去商场,他都感觉自己不太会说话了。”

在阿里巴巴经济体内,像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布赫这样特别的工作,还有很多。每一笔交易背后,负责安全的算法工程师会仔细检查购物环境,保障购物安全。在每一单快递背后,菜鸟团队的同事们将用数据赋能快递企业,为包裹保驾护航。到了饭点,饿了么和盒马的同事们都开始忙碌了。在大数据的规划下,新鲜的蔬菜,热腾腾的饭菜,紧张而有序的送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我们相信,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奋斗,都在位社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家都在岗位上,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奔跑。我觉得,在阿里巴巴工作,最大的不同其实在不上班的时候。

在阿里巴巴18周年年会的时候,马老师说:“认真生活、快乐工作、保持理想。我们跟别人的差别,在于我们比谁都要认真对待我们的生活。生活只有一次,它没有Rehearsal(排练),所以你不认真对待,生活是不会真正对待你。”

<strong>

如果不快乐,就难以胜任富有创造和挑战的工作。工作之外,我的同事们更加认真的对待生活,他们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用在了更有意义的地方。


他们把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傻事”,认认真真给承包了。

下班后,卢一宁、韩旭杰没有离开工位。他们整理好今天的工作后,开始做一件无关收益,有关收获的事。一个在上班时间一直保持沉默的钉钉群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和其他同事们开始讨论、分配“团圆系统”的维护升级任务。



在去年一年,他们开发的“团圆系统”帮助3599名走失孩子回家。一直以来,这个项目从不入个人KPI考核,也不支付报酬。完全靠大家自愿拿出业余和周末的时间,进行开发维护。

程序员经常跟产品经理碰撞出火花。而他们的产品经理很特别,是公安部打拐办的民警。一开始,双方的沟通就不太容易。第一次,打拐办的工作人员说了一大通需求,卢一宁觉得对方把程序员的本领想得太满——以为什么都能做。

双方开始往返于杭州北京两地,通过大量面谈沟通,卢一宁了解到打拐民警的痛点——网络上不少自媒体真实性差可信度低,影响力却很大。相信大家都看到过朋友、家人转发这样的文章:“人贩子太坏了,你家孩子一眨眼就不见了”、“XX市一年丢上千给孩子,找回率极低”……往往打开正文,只有一些模糊的图片和有煽动性的文字。由于大多数是假消息,或是无有效信息,常常搞得人心惶惶又浪费了大量警力。

针对这些痛点,程序员和民警达成共识,要做一款在儿童被拐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最大可能地让老百姓看到听到的产品。他们发现,让大量国民级的App加入推送阵营,能够更高效的把信息发送给周边用户,发动群众为警方提供线索。

说干就干,由于大家分处不同事业部,无法聚在一起,索性建了一个线上平台,安排任务和进程。从上面接任务还得“秒杀”。有时候,刚写完的代码,凌晨发到群里,马上就会有人参与调试。

尽管是“无私奉献”,但他们一直都很较真。起初,打拐部门只是希望他们帮忙把打拐信息录入系统,方便民警查询。而他们却仔细研究美国的安珀失踪儿童干预系统“安珀警戒”,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

“改变世界的不是技术,是技术背后的梦想和责任。互联网打拐,阿里巴巴为有这样的同事而骄傲。”马老师在“团圆”系统上线当天写道。如今,团圆系统已经更新到了第四期。全国6000多名基层打拐刑警,只要接到报案,核实清楚孩子的具体资料,民警就会在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发布通知。

在阿里巴巴, “傻傻”做公益的人,从来不孤单。

当卢一宁、韩旭杰他们维护“团圆系统”的同时,其他公益项目正在为各自的领域创造价值。比如,方便同路人同行并节能环保的“幸福顺风车”、捐建流动书屋的欣然读书吧、为盲童制作有声杂志的“爱的留声机”、关爱流浪小动物的“爱之家”、前往深山老林测量森林负离子含量的“绿野仙踪”…… 这样的公益项目还有很多。有想法,就可以做公益,员工发起公益项目后,还可以申请集团的资金支持和专业技术指导。

公益,在阿里巴巴,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每年,我们阿里巴巴不仅要发布财报,也要公布公益年报。2018财年,阿里员工共参与公益行动超16.5万人次,累积申报的公益服务时长超过20.2万公益时。

在阿里巴巴,有这样一条规定:“无论捐多少钱,最高只能申报0.5个公益时”。在上个财年,马老师完成了75个公益时,都是付出时间和精力实打实干出来的。40多个小时花在了环保相关的公益行动上,20多个公益时用在了乡村教育领域。

那么公益时最多的是谁呢?排名榜首的是工程师太禅、花尽和木缺,他们在2018财年贡献了多达200个公益时。他们是“人人3小时”平台志愿者开发团队的一员,和“团圆系统”

一样,他们也是用专业技能做公益。利用业余时间,他们在三个月里,从无到有搭建起了面对社会公众的公益3小时平台。

做公益的朋友越多,做公益的力量越大,这就是“公益3小时”平台的意义。

在公益这件事上,互联网思维也能够做些什么,这恰恰是我的同事们擅长的。传统印象中的做公益,往往要去偏远地区支教、植树,捐款捐物,做义工等等,存在门槛,许多有公益之心的朋友实在没有时间,也不了解渠道。


让公益“力所能及”,才能带动更大的公益力量。作为一个公益的社会化平台,在公益3小时上,不仅可以报名参加入驻公益机构发起的志愿活动,捐款捐物,还可以捐赠自己每天的步数,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圆跑道梦。看视频,答题参与“大众评审”,进行善因购买,举报违法违规信息……一系列在手机上就能轻松完成的公益行动,就能换取公益时,让周围的环境更美好。截至2018年3月,已经有数百家公益机构和超过700万的志愿者加入3小时公益平台,参与公益行动超过180多万次。


在阿里呆久了,这种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仅仅是一种选择,而成了一种本能。

许多朋友来杭州,总是要去千岛湖尝一尝鱼头。我那些在杭州工作的同事们也不意外。有一次,在休假途中,阿里云工程师刘新停等8位同学,正开开心心的开着车,行驶在环湖公路上。

而谁也想象不到,下一秒竟然会发生这种事。一辆迎面驶来的红色小车,突然和前面的货车相撞。然后,在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内,失控,旋转,翻滚,直接坠入了旁边的千岛湖中。



看着红色小车在湖水中飞速下沉,刘新停几乎没有思考。当时,他骂了句粗口,就从副驾驶的位置跳下车,慌乱之中,他甚至抓起自己手机的耳机线,沿着被草木掩盖的小山坡,跌跌撞撞,硬是趟出一条路。然后一下子跳进冰冷的湖水里,把车里的乘客一个个拉出来,其中还有一位孕妇。

“理性思考在其时完全不起作用,也来不及恐惧和慌张,”有时候想起来,他也有点后怕,当时自己早已忘记目测湖水有多深。他只是凭借本能,去救援那些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在救起遇险乘客后,他们也不觉得这是件多大事。刘新停裹上毯子,一些人继续出发,开开心心的吃鱼头去了。

回公司后,刘新停获得了第十次“感动阿里奖”。在阿里巴巴短短20年的公司历程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 2017年,国际事业部小二侯晓冬一口气救了车祸中的一家三口。
  • 2016年,安全部小二叶洪兵冒着浓烟,从失火的居民楼里抢救出一名5岁的孩子。
  • 2016年,刚刚学会游泳一个月的焉识同学在杭州城西某小区的游泳池里救起了一位溺水的小姑娘。
  • 2016年,胡展、桑蝶、歌琳一起开车上班,在路口遇到一辆浓烟滚滚的小轿车。当他们撬开车门,拽出姑娘的一刹那,火苗窜出了引擎,仅仅十分钟,车就烧成了空架。
  • 2014年,杭州公交车起火,阿里人依伶将两位烧伤求援的伤者送到了医院,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生死时速!她说:“压根顾不上想啊!总不能说我车技太差,要不你们还是换辆车?”
  • 2014年,高国新、张伟、李菁和墙辉在下班途中遇到一起重大车祸,就在他们砸开车窗救出受困伤员跑出十几米后,车爆炸了。
  • 2013年的一个晚上,王绍国下班途中遇到一个小孩子落水,他直接从桥上跳了下去,孩子得救。
  • 2011年,穿着连衣裙的吴菊萍小跑用双手接住了从10楼坠下的2岁儿童,她后来被大家称为“最美妈妈。

……


事后,我问过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没有考虑过自己吗?电视剧里完全不一样,“干傻事”的他们回答都极其简单:“哪来什么天人交战的内心戏,就是做了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啊!”

今天,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10万员工和合作伙伴们正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在2036年,实现全球覆盖20亿消费者,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让1000万中小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盈利。我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做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工作内容,也因此有着许多不同的体验。但我们可以用一句充满阿里味儿的话来总结,那就是:快乐工作,认真生活。


阿里巴巴


天猫是一个买买买的平台,说白了我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帮大家“买好货”“好买货”。你知道我的同事们工作有多努力吗?努力到自己剁手停不下来。

酒水小二家的厨房简直就是个酒窖

酒水小二一个月就要喝掉两瓶威士忌,之前他家里库存三四百瓶洋酒,如今已经降到200瓶,都是被他喝掉的。



他说只要是洋酒,非常有信心在天猫买。如果有人问酒是不是真的,他会觉得这是非常耻辱的。

到今年,全球洋酒八大集团中的TOP20品牌都会出现在天猫,随着1919接入阿里商业操作系统,酒水也搭上新零售,未来在天猫买酒19分钟就能送到。

美妆小二化妆台随便一数就有上百支口红


满满一桌子口红,一看就是个美妆小二的工位,其中三支中国风口红十分显眼。去年双12,故宫口红在天猫限量首发,人们在津津乐道“嫡庶之争”的同时,也被满满的宫廷风种草了,不仅现货秒没,预售订单一直排到春暖花开。



“紫禁城尚未春暖花开,颐和园恰逢百鸟朝凤”。虽然春天没等到故宫口红,但是颐和园“正宫口红”在天猫首发了,网友们开始呼唤更多的博物馆加入口红文创。

家居小二的家和办公室有上百个杯子

这个家居小二收集了上百个精致杯子,光办公桌上就放了十多个。我很好奇,一个小二一张嘴,十个杯子咋喝水?


不知道这个小二今年有没有抢到“猫爪杯”,刚刚过去的2月猫爪杯引发了 “圣杯之战”,星巴克紧急追加了4000个猫爪杯在天猫发售,虽然都是不到1秒售罄,不过好在不用通宵排队、大打出手、被黄牛抬价了。

时尚小二把1到14代AJ悉数收入囊中

这个时尚小二同学,因为喜欢飞人乔丹所以死迷AJ。高中时,用三星手机跟同学换了一双AJ11 bred。随后一发不可收拾,从1代到14代都被他收入囊中。



因为穿着风格变了,后来他只留下四双AJ,其他的在闲鱼卖了二十多万。他说以前在小城镇根本买不到AJ,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有了天猫哪怕十八线城市也能买到。

即便是现在,AJ还是那么火爆,上周天猫首发了樱花粉AJ复古女鞋,有35万人参加摇号。

数码小二家里所有设备全是智能产品


在数码小二的家里,每天早上窗帘可以自己打开,会根据空气质量自动开窗。两年来,他把家里的扫地机、门锁、窗帘、灯控系统等所有设备,都换成了智能产品。



作为数码小二,需要时刻关注前沿科技产品动态,半年来他差不多熬夜看过20多个新品发布会。马上就是苹果的春季发布会了,他注定又要熬夜,而即将发布的iPad Air、iPad mini、 AirPods等新品已经在苹果天猫旗舰店提前开售啦


我讲了五个天猫小二的故事,现在你该知道在天猫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了吧,就是买买买停不下来——“先剁为敬”!


天猫发言人


作为一个即将离开阿里的人,我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先讲讲福利。

在加入阿里之前,我在一家外企IT大厂工作了很多年,所以对比一下,凭良心讲,阿里几乎没有福利。记得当时面试的时候我问HRG阿里有没有健身补贴,旅游补贴和教育补贴。HRG当时沉默了几秒然后告诉我阿里是没有这些补贴的。当时我安慰自己想说好吧,就当这些钱都放在薪水里直接给我了吧。

然后入职了以后还是从各个方面感受到了不适应。可能在外企待久了的确会太娇惯,到了阿里发现怎么茶水间里都没有咖啡机没有饮料柜也没有点心可以吃?好吧,阿里压根没有茶水间。

阿里的食堂很不错,真的会把人养肥的那种。所以每天的用餐时间都是让人很愉快的。

阿里的园区有健身房,虽然996的工作其实真的也没太多时间去健身。

以上两点造成我来了阿里以后体重激增了20斤。

还有一点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的工作职责会让我和一线的客服小二们接触比较多,所以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听到一些一线小儿被客户辱骂或者无理指责和逼迫的事情。可以说每一个一线的客服小二一天工作下来都会积攒很多从客户那儿传递来的负能量。这些负能量会日积月累,那根压死骆驼的稻草总有一天会出现,所以偶尔会听到某个客服小二因为和客户争吵而被公司辞退并被内部通报的事情。我曾问过一些老板们,为什么阿里没有一个面向员工开放的心理咨询服务?得到的回答是,要什么心理咨询?这么娇贵就不该来阿里工作。是啊,阿里对员工的一大要求就是“皮实”,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但我无法认同,所以如果我发现我自己的客户有对我们的一线小儿出言不逊的行为,我会站出来要求客户摆正他们的态度。然而小儿们会对我说,没关系的,是我们没服务好。

这就是阿里的“客户第一”。可自己的员工又有谁来保护呢?他们的尊严又有谁来捍卫?

然后讲讲企业文化。

阿里人都知道,阿里是个极端结果导向的公司。阿里有句土话“为过程喝彩为结果买单”。其实说白了,你就算再努力,过程中有再多的亮点,如果你的项目失败了,或者在一个绩效考评周期内没有出成绩。那你几乎一定就是那个3.25。所以很多时候当你面临选择,一个项目会给团队给公司带来更好的收益,但这会是个漫长的充满了不确定的过程,过程无法体现在你的KPI。另一个项目会造成很多资源浪费和重复性劳动,但很快能出成绩,并且做成了就会是3.75。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后者。

我想说,无论阿里的董事局制定了如何卓越的战略。无论马老师多么满怀深情地说阿里要活102年,这都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如同时光穿梭一般一蹴而就的结果,不是么?

可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推动下,阿里人心里想的只能是我在这个财年怎么做才能拿到3.75或者至少不拿3.25,而几乎没有人会选那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也没有人敢于试错。那些在下面兢兢业业赚钱养家糊口的阿里人啊,能经得起几个3.25?

所以阿里的变化快。

每个人都想着快快把手里的工作变成绩效和奖金。但这之后呢?

我在阿里的第一年就换了4个老板。每个老板对这个部门和业务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所以,我们每个人都疲于奔命。阿里美其名曰“拥抱变化”。

年初定的方案和工作指标,过几个月就得全部推翻。后来我想,不管了,我只要坚持去做我认为对的事情就好,管他老板换成谁。所以那半年我的绩效被打了3.25。但老板花了两个小时东拉西扯却给不出一个足以说服我的理由,最后只能对我说,你知道的,我们管理层是没法保证公平的。过了4个月,我的老板又换了。

再来说说阿里的工作压力。

阿里的996是众所周知的。但其实在阿里,有很多很多人实际上都是24*7待命的。连我太太都说,你那里是996,分明就是007,你有哪一个周末是能完整陪我而能够不聊钉钉不打电话不回邮件的?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因为身体不适没有接到老板凌晨2点半打来的电话,第二天被老板叫到会议室训斥,老板说,下不为例。

我休假陪太太出去散心,刚下飞机就接到老板的电话,客户出了问题而我因为在飞机上没有第一时间知晓,结果又被训斥,可我明明在休假前已经做好业务交接了。但接下来的几天,我是在钉钉上度过的。

阿里说要“快乐工作,认真生活”。可来了阿里以后,你会发现,工作就是你生活的全部。

很多从外企大厂来阿里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发现,在阿里工作,是没有流程可言的。

你要达成的任何结果,都得靠你自己去发掘或者创造流程,没有人告诉你该去找哪个部门或者有谁可以帮你解决。很多跨部门的合作都是靠刷脸和画大饼来达成的。你不知道你的工作职责到底是什么,你或许知道什么是你该做的,但没有人告诉你什么是你不该做的,好处在于,只要你做得够好,就没有人能跳出来指责你越界了。而坏处在于,当你辛辛苦苦走了很多弯路才把一个环节搞定然后可能会发现原来有人是专门做这部分业务并且可以比你更高效完成。

在阿里工作的压力来自于,你永远也不知道3.25和明天,哪一个先来。明明你已经很努力,也做得不比任何一个人差,可你知道你并不安全。

最后聊一聊阿里的人情味。

在阿里,人情味是个很矛盾的命题。阿里既是个毫不讲人情的公司,但你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一丝浓浓的人情味。

在我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中,阿里是唯一一家会针对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员工和案例对内做全体通报的公司,无论这错误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邮件的时候其实是很震惊的,几乎颠覆了我的三观。

邮件说,某某员工(姓名和工号)因为工作失误,造成了某种严重后果,经讨论,公司决定予以惩罚。

工作搞砸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接受惩罚无可厚非。可实名进行全体通报的初衷是什么?杀鸡儆猴么?那员工的隐私和尊严呢?还有比这更冷冰冰的企业么?

但说人情味,却又是每天在真真切切发生的事。工作和生活中,同事之间的互相帮助。在我失落迷茫的时候,总会得到很多照顾和支持。甚至有时背靠背一起攻坚打仗,那种可以把自己后背交给对方的感觉,真的很好。

最后想说的。

阿里已经拥有超过10万名员工,每个人眼里都有一个不同的阿里巴巴。我所说的是我所闻所见所想的阿里。或许片面,又或许是我自己矫情,但却都是真实的。

必须承认,阿里巴巴是一个伟大的企业以及经济体。从各个方面都对中国乃至全球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阿里是有情怀的。至少在阿里,的的确确是有那么一批人,他们是仰仗着情怀在做事的,他们是阿里的中流砥柱,也因此,大家都坚信阿里会走得更远更好。

很遗憾,阿里102年的远航我要提前下船了。但至少今年的双11我又可以去剁手了。


尼古拉斯没有h


隔壁组有位男同学,校招进阿里,刚毕业的时候102斤,工作三年后160斤,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三年除了节假日,真的每一餐都在食堂吃的……


进了阿里你会发现,程序猿爱穿格子衫是真的。有个很熟的程序猿同学,衣服全套H&M,一身下来不超过500块,有次很好奇问他每个月好几万的工资都去哪儿了,结果他从双肩包里掏出了:Cherry MX9.0键盘、外星人笔记本、苹果Mac pro(一个游戏一个工作)、索尼a7r3单反、iPad pro等众多数码设备。我寻思这也没多少钱,而且你天天这么背在身上不累吗?最后发现,这只是他们的标配!


非常敬业了!!!!


大佬频道


不请自答了,作为一个在阿里工作的我,有点想答,嘻嘻。

大家可能对阿里的印象停留在'程序员'和'买买买'的印象中,其实我在自己进阿里前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进阿里之后呢,才感觉到,阿里巴巴这个公司除了技术部门,还有很多其他的业务部门。

本人在18年7月份毕业,我是去年10月份进的阿里行政部门,阿里行政部门的商配板块,主要是保障阿里同学的生活和饮食,自己后勤需求。

这里介绍一下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园区面积26万平方米,园区内一共30000多人,一共有8栋楼,每层楼大概7层,楼宇之间有连廊,但6号楼与7号楼没连廊。园区内有很多雕塑,如:沉思的少年,愚人船等。楼内有很多会议室,会议室的命名一般都是什么山庄,什么山庄。园区内的停车场一般叫什么客栈,什么客栈。男厕所叫观瀑亭,女厕所叫听雨轩(第一次看到这个的时候,会心一笑,哈哈)。园区内有很多店铺,如水果店,星巴克,Costa,全家便利店提供生活所需。

商配板块主要在阿里园区的商业街和餐厅板块。园区有6家餐厅,每一家都是那种大型食堂,餐厅的菜品不仅有大众眼里的食堂饭菜价格,更多的是餐厅饭菜口味比外面的餐馆好太多,菜品也是十分丰富。

说一下同学的福利和生活,同学工作一般都在自己的工位,但很自由,可以在茶水间拿着电脑,品着咖啡,可以在星巴克,与人聊天,楼内每层楼都有沙发,,休闲屋,会议桌,任意坐在哪,所以办工真的很自由。福利是同学有免费夜宵,还有餐费打折,还有各店铺经常有福利活动,免费的健身房等。

同学真的很幸福,如果饭菜吃出头发等,可以在群内喊一声,餐厅会立刻来处理,送上餐券,或者免费更换饭菜,甚至是免单,保障同学的饮食安全。

重大的节日比如刚过的3.8女神节,我们会给阿里同学送玫瑰,送木兰心。还有已经过了有一段时间的年货节,双旦等节日,同学的福利都有很多。马上要来的510节日,会有同学举行婚礼。

最近天气很好,每次吃完中饭在园区走一走都会发现,全是人,前脚跟着后脚,樱花树十分的美,还有一道靓丽的风景,就是很有标志性的橙色的共享单车,园区内可以随便骑。

从行政和园区乃至生活的角度,说了这么多,有没有对阿里有一个别样的印象,是不是又多了一些对阿里的了解。

照片分别是:九号船馆,樱花树,星巴克,5号楼,女神节送玫瑰,在可莎蜜儿玩游戏。









趣ILife


我一个朋友在阿里工作了两年多,从2015年3月去实习,到2017年4月正式离职,2年多一点的时间,这次他就不讲其他的,想从一个特别的点来讲,就是阿里巴巴的“大学化”,在阿里工作是一个很像还在读大学的体验,这里可以分为2点来说:

1、整体环境,杭州的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也就是阿里巴巴的总部,几乎就是一个大学城了,进了正门之后有8栋办公楼,然后里面有健身房,3个食堂,2个饭馆,银行,理发的,全家,星巴克,甘其食,面包坊各种,而且都是质量很不错的,毕竟阿里人的消费水平也摆在那里,对了,还有篮球场,小花园,阿里博物馆这些,还有简单的医药室,报告厅各种。

2、人文环境,这一点不光是从人上体现,在阿里上班的很多都是滑着滑板,骑着平衡车,背着书包,整体的精神面貌还是挺年轻的,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我最爱的社团,在阿里有很多社团,就跟大学一样,什么舞蹈社,唱歌的,瑜伽的,户外的,穷游的,射箭的,还有我最喜欢的狼人杀和德州社。在阿里最好的朋友也是玩狼人杀认识的,后来也一起玩德州,这一点是不是跟大学很像,很多好朋友都是通过社团认识的,虽然工作很繁忙,但是之前在狼人杀那边,有一群很固定的好朋友,不管怎么样,周五晚上一定开杀,大家都推了手上的工作,周五晚上找一个会议室开始,可以说阿里这家公司很神奇了,每天晚上在园区的各很多会议室都能听到狼人杀的声音。


星火说娱乐


我想说,网络都在宣传阿里的好,但无可否认的是,阿里文化,信仰确实宣导很好。但是亲身经历了阿里渠道商工作的我,总结一句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目标下来了,下面的使劲搞,简单粗暴冲,是的,大家都说阿里员工很赚钱,可是那是人家杭州总部的人,在这里建议大家,去阿里公司上班一定要去总部,不要去什么渠道代理商工作,我就是在东莞曾经一家阿里批发网站中文站工作了三年,在这里阿里人是我们偶像,很能干,但我们这里的福利,待遇,环境,一点都不如阿里,是的别人阿里员工双11,12大节日,放假,玩,什么520,阿里日,总部福利非常好,而我们渠道代理商,就是在这些节日拼了老命加班冲业绩,这些就算了,也是一种成长为了生活嘛,但是,最最最大的一点就是,看到文章的说阿里目前十万员工,不知道包不包或我们这些渠道代理商员工,因为我在的这家代理商在上年十一月已经终止和阿里合作了,以前十个年头走过来,都是阿里最大的一家中文站渠道代理商,可惜,为阿里付出了这么多,还有我们,这些骨灰,最后连工资都发不出,我的提成欠了几万,最后并没有得到阿里出面解决,最后还是没有了,所以,建议各位找任何一家大型企业,不要去什么代理商,分公司,直接去总部。


Baymax5683


作为一名刚入职阿里巴巴的人,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感知的。

在阿里巴巴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入职阿里巴巴前,我一直这么想。大概是这几年阿里巴巴在各方面做的都比较好,因此我身边很多人也非常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入职阿里巴巴。

但真正入职阿里巴巴之后,才发现,其实阿里巴巴是想象中的阿里巴巴,但又仿佛不是。

提及阿里巴巴,大部分人的思维定式可能是淘宝、天猫、支付宝等,但来了阿里巴巴之后会慢慢感知到其实阿里巴巴所涉及的面远大于此。无论是新零售还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吃喝玩乐都有所涉及。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农村淘宝,这其实是一个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业务。记得一个同事出差晚上赶回办公室,一阵“风卷残云”的忙碌之后对着电脑屏幕发呆,隔了好久,对着电脑眼泪汪汪,突然冒出一句,“原来我们真的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世界,哪怕让这个世界好那么一点点,我们做的事真的可以让一些农民过得好一点。”


刚来阿里的时候,最大的感触便是,这里的人走路都恨不得用跑的,没有所谓人浮于事,看着报纸唠着嗑,一路走来你能看到好几个人一边走一边打电话聊工作,钉钉的声音不断,有一句非常鸡汤的话,“也不是非要你努力,但是你一直努力之后会发现你遇到的人都是曾跟你一样努力的,你会觉得舒坦”。也正是如此,进了阿里之后会有奋发感。

阿里巴巴是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你虽然不知道园区里的雕像是什么意思,但就觉得这雕像在这儿无比契合。阿里其实极其神秘,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惊喜是什么,从新零售到新制造,再到其他,不知道下一个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刚入职不久的人,觉得阿里是个非常有人情味的公司,且不说生日和入职时间。日常也会在园区开展一些节日活动相关的,就比如3.8号,会在小邮局给女性分发木兰心胸针,还有一系列少女心爆棚的活动。阿里巴巴有专属于阿里人的阿里日,当天会有102对新人举行集体婚礼。用一个抽象的形容,阿里的文化是可以渗透在骨子里的,大部分的阿里人是有归属感的,与其说阿里巴巴是一个公司,不如说这是一个大学,开学的时候老师会跟你说,“你只管努力,你的奇思妙想和理想会有一群人陪你共同实现的”。阿里是一个友爱的大学,写这个问题时,我转身问日常特别文酸的同事,你觉得在阿里巴巴工作是什么感受?他脱口而出,“过尽千帆皆不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完还挪动着身子夺走了我桌上的薯片。

对了,阿里园区真的是非常美丽及美好了,这几天恰逢樱花开了,园区外的小道上,几百米都开满了樱花,你会看见一对夫妇推着婴儿车走在樱花道上,又或者一对老人手拉手走着,上下班间隙你看着一路樱花,可能会觉得,这大概就是在阿里巴巴的体验吧,有着理想,满腔热血,有一群和你一起努力的人,还有片刻的光景觉得,你看这生活啊,可真好。

闲暇期间在抖音做了一个号,专门发一些阿里工作生活的日常,嘻嘻嘻,有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文一西路一枝花,id:1987470311


文一西路一枝花


大家好,我是在阿里工作的一名外籍员工。以我自己经历,分享下在阿里工作的体验:

1、阿里园区办公环境很开放。

leader的工位跟我们在一起,没有单独的办公室,有事随时面对面沟通。

2、因为业务遍布全球,所以会遇到各种有趣的同事。

土耳其小二Cuneyt,他的工位遍布整个国家。

整个土耳其就他一个员工,太爽了!

他一人干所有的活,前台、行政、财务、商务拓展、客服等等, 一个人管一个国家的业务,他的办公室比马云都宽敞,光着脚在自家客厅上班、在厨房餐桌上班、在客户的办公桌办公,甚至在咖啡馆…..

他说,虽然距离最近的队友也在六千英里之外,但他并不孤单,“别看土耳其就我一个小二,其实我身后有一整个团队!”

3、虽然我也在努力学中文,但中国同事都挺照顾我,尽量都用英文跟我交流。

我也了解很多中国文化,比如中国的春节,有写春联的习俗。有个速卖通的西班牙同事叫陆大海,今年春节前夕,写了一幅春联,还模仿马老师写了“福”字,我扫他的福,居然还扫出了敬业福。

4、阿里食堂的饭菜,很nice。

阿里西溪园区有几个食堂,每个食堂有不同的风格,也有窗口照顾国外员工的口味。我总是喜欢在午饭时间,到园区1号食堂点份牛排,配上免费的紫菜蛋汤,十分满足。

5、分享个略尴尬的事情。

第一次来阿里西溪园区,被男女厕所吓到了, 分别叫“听雨轩”和“观瀑亭”,不看下面的提示,根本不知道该进哪个。。。。。

总之,在阿里巴巴工作的这几年来,学到了不少中国文化,也交到了很多朋友,用马老师的话说: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哦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