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汉武帝的立子杀母


说说汉武帝的立子杀母

我们先来说说汉武帝晚年所面临的立嗣难题。

再很多人心目中,汉武帝简直就是不世英雄!事实上,他不仅把大汉王朝折腾到崩溃的边缘,而且其本人也在晚年陷入凄凉的境况之中,就连接班人都成了大问题。巫蛊事件中,长子刘据被逼起兵自卫,失败后自杀身亡。其次刘闳早卒。三子燕剌王刘旦被汉武帝训斥一通之后退出了角逐。四子昌邑哀王刘髆,因为舅舅李广利兵败投降匈奴等事情,惊惧而亡。五子广陵厉王刘胥是一个能够徒手搏熊的家伙,天下肯定不能交给他。

说说汉武帝的立子杀母

在这种情况之下,汉武帝刘彻身边就只有小儿子刘弗陵了。汉武帝对刘弗陵也的确比较喜欢,他曾经多次表示过,这个儿子非常像自己。但是,刘弗陵当时年仅八岁。刘弗陵的母亲就是著名的钩弋夫人,当时还很年轻。汉武帝十分害怕自己身后出现类似吕后专权的局面,于是汉武帝找了个借口就将钩弋夫人杀掉了。

说说汉武帝的立子杀母

这件事,充分显示了皇家亲情的淡薄。古人云,最是无情帝王家。专制帝制时代政治的残酷性,让人不寒而栗。我们很难想象年幼的刘弗陵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刘弗陵即位后,很快就追尊母亲为太后。说来很有意思,太后都是寡妇,都是生前就成了太后的。而钩弋夫人的这个太后却是追尊的。

说说汉武帝的立子杀母

而且,汉武帝当然也知道八岁大的孩子哪里能治国?不得已,他任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等人为辅政大臣。汉武帝担心自己身后出现女主专权,但是他没有料到,他所任命的辅政大臣霍光,却是专权二十余年,废立皇帝如同儿戏。虽然霍光没有取代汉朝而自立,不过刘家皇位也是岌岌可危了。

说说汉武帝的立子杀母

到了北魏时期,北魏的皇帝反而觉着汉武帝的这个办法不错,沿袭了好几代人都是子贵母死,一直到北魏后期才废除。事实上,北魏时期子贵母死的制度,也没有能够防止出现女主专权。比如北魏文成帝在立拓跋弘为太子后,杀掉了他的母亲。但是在文成帝去世后,拓跋弘即位,他就是魏献文帝。魏献文帝即位后,却出现了文成帝的皇后冯太后专权的局面,她也是掌控大权数十年。甚至,魏献文帝之死也和她有很大的关系。

说说汉武帝的立子杀母

如今在网络上,很多人却在称赞汉武帝,说他此举是非常必要的。又有人说,伟大的英雄人物,必然不能有妇人之仁。这些人在赞赏汉武帝此举的时候,仿佛自己具有多么高的远见卓识。事实上,这些人的价值观都是扭曲的,最好远离这些人。有一次我遇到了这种人,慷慨激昂地说我批判汉武帝杀母立子是书生之见,说汉武帝为了大局而牺牲了自己的爱人,这是伟大的。我就直接对他说,那么我现在阉掉你以防止你将来犯强奸罪,你愿意吗?他说,我当然不愿意。我说,你有犯罪的能力和可能,所以阉掉你是应该的。他说:可能和能力并不等于一定要发生。你不能因为还不一定发生的事情就来伤害我。我说:为什么你所说的道理就不能用到钩弋夫人身上呢?钩弋夫人有可能会女主专权,她有能力女主专权,但是她一定就会是吕后第二吗?为了有可能发生而不必然发生的事情而杀一个无辜者,你不觉着可耻吗?然后他不再说话……

说说汉武帝的立子杀母

现实生活之中,假如你的身边出现了这样的人,我奉劝你最好远离这些人。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可能就会为了一个所谓伟大的目标而牺牲你,还振振有辞。前几天我还遇到一个人故作高深地对我讲,好比一艘船要沉了,结果船上一半的人死掉了,其他人最终幸存了,没有全部都死掉,所以,当初死掉一半人是必要的。我对他说:好吧,你首先要反省,为什么好好的船,突然需要载客量就要下降一半?其次,又有谁能决定谁死谁活?再者,假如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对于幸存者来说,当初那一半人的死亡,绝对不是值得歌颂和肯定的,那是对死者的冒犯和不尊。正确的做法缅怀逝者,反思过往,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而非去赞美,要不是死了一半人,咱们都得全死!不能把灾难当成伟大!这是最起码的是非。

说说汉武帝的立子杀母

汉武帝本人在晚年的时候对自己还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在《轮台罪己诏》中亲口承认“朕之不明”。在其他场合下,他也承认“朕之不德”“朕愧之甚”。也正是因为他有了这些反省,才使得他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