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孩子有以下表現,是自閉症的蔓延,家長一定要注意。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嚴重的社會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

很多自閉症患者都是因為不知道怎樣合理的宣洩自己的情緒,才會有許多令人詫異的舉動,似乎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缺乏應有的反應。

心理醫生:孩子有以下表現,是自閉症的蔓延,家長一定要注意。

鵬和小程是一對雙胞胎,已經4歲了,可是呢,兩個人仍然不會說話,小鵬特別喜歡堅硬的東西,拿腦袋往上撞似乎從來不覺得疼,小程則喜歡咬人,外婆的手和鼻子上都是清晰的牙印。

奶奶和外婆一人帶一個孩子,喂他們吃飯時,兄弟兩個人的目光從來沒有和老人們對視過,只有等到把雞湯泡好的飯送到他們嘴邊,他們才下意識地張開嘴吃進去。小鵬一直手舞足蹈地抖動個不停,眼神飄忽不定地看著周圍,嘴裡還一直髮出類似低聲哭泣的“唔唔”聲。小程時而傻笑,時而兩隻小手舉到面前輕輕地拍著,腦袋不停地搖晃著。

後來經心理醫生的診治,發現兩個人患的正是“自閉症”。

心理醫生:孩子有以下表現,是自閉症的蔓延,家長一定要注意。

自閉症是一個醫學名詞,又稱孤獨症,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其病徵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是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很多自閉症患者都是因為不知道怎樣合理地宣洩自己的情緒,才會有許多令人詫異的舉動。不僅如此,他們似乎對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缺乏應有的反應。

會說話卻不懂得交流,有視力卻不願意面對,能聽見卻充耳不聞,這樣的人基本都孤獨離群,不願與人交往,不能與人建立正常的聯繫。有的患者從嬰兒時期起就有這一特徵,如小時候就和父母親不親,也不喜歡別人抱,當有人要抱起他 時,也不伸手做出期待要抱起的姿勢;不主動找小朋友們玩,別人找他玩時會躲避、排斥,對別人的呼喚沒有反應,總喜歡自己獨處。

心理醫生:孩子有以下表現,是自閉症的蔓延,家長一定要注意。

有的患者雖然並不表現出拒絕別人,但也不會與別人進行主動交流,缺乏社會交往能力。同時,他們對周圍的事也不關心,似乎總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毫無顧忌。不管發生了什麼似乎都與他們無關,很難引起他們的注意。他們的目光不易停留在別人要求他們注意的事情上,他們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另外,自閉症患者多有語言障礙。他們平時話很少,嚴重的病例幾乎終生不語;即使有的患者可以說話,但會說會用的詞語也有限。有的常常不願說話,以手勢代替;有的會說話,但聲音特別小,或是自言自語重複著一些單調的話;有的患者只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不會用自己的 語言來進行交談。同時,這類人興趣有限,行為刻板,害怕環境的改變。自閉症患者通常在較長時間裡專注於某種或幾種遊戲或活動,如著迷於旋轉的陀螺,單調地堆積木塊,喜歡看電視廣告和天氣預報,對歡快的動畫片、兒童娛樂節目則毫無興趣,一些患者還每天都要吃同樣的飯菜,出門要走相同的路線,如有變動就大哭大鬧焦躁不安。自閉症患者無法改變原來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難以融入新環境,因此,他們在社會上很難獨立生存。

心理醫生:孩子有以下表現,是自閉症的蔓延,家長一定要注意。

自閉症患者的智力水平發育不均;約75%的自閉症患者智力低下,少數患者智力正常或接近於正常。部分智力低下的患者卻在音樂、繪畫、計算、識字、記憶等方面有著驚人的天分,令人不可思議。

自閉症患者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其家庭成員都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並及時地給予他們幫助,當他們離開學校的時候,仍不能放鬆對他們的教育,幫助青少年和成年的自閉症患者開發智力,是急需推進的社會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