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著,早上不想起”,心理醫生:在家辦公也保持適當運動

“沒有了規律的作息,生物鐘紊亂。”18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瀏覽“在線傾訴”平臺(可通過長江網官微、長江日報官微、長江日報APP、武漢晚報官微、武漢城市留言板官微、長江網首頁,點擊“在線傾訴”欄目等進入)發現,多名網友在日夜顛倒後開始向心理諮詢師求助。

報復性熬夜導致惡性循環

網友:疫情期間,每天在家辦公,事情很多很雜,壓力很大,加班到很晚後,總是報復性的玩手機,打遊戲,玩到凌晨兩三點才願意睡覺,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能起床,然後晚上又必須要加班才能完成,一直惡性循環。生物鐘已經亂了,不知道該如何調整?

成都棕南醫院精神衛生中心醫生陳雪飛:規律的作息非常重要,睡眠與精神狀態、免疫機制密切相關。建議雖然在家,還是要像過去一樣生活,正常白天上班,保持一定運動,晚上適當娛樂,減少遊戲時間,保持正常入睡時間。首先是態度的改變,然後是行為的改變。

孩子日夜顛倒玩遊戲

網友:孩子在家裡每天日夜顛倒的玩遊戲,刷視頻,學校安排的網課看都不看一眼,吃飯也沒有規律,人已經瘦脫了相,才14歲,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才能改變現狀,也不知道怎樣處理這樣的問題?

鄂州市葛店高中心理諮詢師姜紅:出現這樣的狀況,首先考慮的是親子關係溝通不暢。不知您平時是批評孩子多點,還是肯定孩子多點?孩子沉迷遊戲,很大程度上是在逃避現實。也許是家庭、學校沒有讓孩子感受到溫暖與肯定。建議您改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少批評,多肯定。您也可以在家樹立正向的引導,比如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看書,多運動,督促他規律作息,挖掘孩子除了遊戲之外的興趣,因勢利導。

(長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