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小镇白哈巴,国境线上的“小瑞士”

阿勒泰 | 中国最美小镇白哈巴,国境线上的“小瑞士”


白哈巴坐落在西北边陲,那里的人们安静、祥和地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世世代代守着这片美景。我们是在秋日到访的,上天赋予了大自然五彩斑斓的各种原色,所有的景物都呈现出一种自然的、没有人类打扰过的原始状态,有一种令人震惊的美,而这种美又时刻提醒着你,这并不是在画中,它就在中国的北疆。

文 | 天外飞熊 图 | 天外飞熊


阿勒泰 | 中国最美小镇白哈巴,国境线上的“小瑞士”

体验最纯净的北疆风光

白哈巴村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线上,这里风光秀丽,民风纯朴。我们从喀纳斯风景区自驾前往白哈巴,一路上,森林、草地、雪山、河流等各种自然景观印入眼帘。仅在同一个地方,见了这么丰富的自然景色,我还是第一次体验到。

越往前走便离城市的繁华越远,偌大的草原和森林之间,只有三两间小木屋。袅袅炊烟正缓缓升起——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人烟。来到人迹罕至的边陲,有烟的地方,才有可能有人。眼前的树林一片金黄,那是生命在最后燃烧,它们终将在即将到来的暴风雪中尘归尘、土归土。

从乌鲁木齐一路向北,到处是戈壁、荒漠。刚刚走进最美的温带森林,却已到达了国界的边缘。在中哈两国之间的,就是这个被称作哈巴河的界河。哈巴河虽然不是很宽,水量不多,却滋养了河岸两边的大片森林。

阿勒泰 | 中国最美小镇白哈巴,国境线上的“小瑞士”

公路的两边有许多高耸的小山丘,山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我们会停下车站在山坡上眺望,湛蓝的天空下,白茫茫的残雪将远山连绵成蜿蜒起伏的一线,那些茂密的白桦林,已经被深秋的冰雪染成了金黄色,细看下来,有些树的叶子已经落光了,只剩下姿态优雅的白色树干,清澈的哈巴河水穿过白桦林潺潺流过,在蓝天的映衬下也是蓝色的,蓝得晶莹而纯净,林边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深秋里虽已不再有盛夏的碧绿,却仍铺着一层浅黄一层草绿,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牛羊……阳光下,这浓浓的秋色,柔软而又亲切,如同一首专为都市人谱写的心灵小诗,让人找到久违的感动,除了静下心来感受,恐怕就只能用相机来记录了。

阿勒泰 | 中国最美小镇白哈巴,国境线上的“小瑞士”

看得见雪山和国境线的村庄

新疆布尔津是阿勒泰地区管辖的一个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喀纳斯风景区与禾木村一样同属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乡管辖。一条200多公里的沥青路,从布尔津县城经喀纳斯湖通往白哈巴村。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白哈巴。村子位于阿尔泰山山脉的山谷和两条小溪之间的狭长平地上,依山傍水而立,与哈萨克斯坦的大山遥遥相望。阿尔泰山上金黄色的松树林一直延伸到白哈巴村里,村民住的木屋和圈养牲畜的栅栏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桦林之中,安宁、祥和。村背后的山顶上白雪皑皑,山腰中层林葱葱,山脚下绿草茵茵,构成了一幅天然美景。

村口的一处高地,可以将整个村子的全貌尽收眼底。此时夕阳正斜斜地挂在天边,阳光照在阿尔泰山的雪顶上,谷溪流过桦树林,各家打开栅栏放牧牛羊,那份自在安逸难得。

白哈巴村是由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共同聚居,从雪山流下的水汇集成一条小河从村子里流过,以它为界,一边住着哈萨克族,一边住着蒙古族的一个分支——图瓦人。虽有“界河”,但他们相处融洽,共同生活在这片宁静安逸的土地上,共同分享着白哈巴的富足和吉祥。独特的建筑是白哈巴村所独有。村里的所有建筑均由原木筑成,以外观很古朴的小木楞屋为标志,墙体和顶棚用整根原木垒砌、拼接而成,顶部再用木板支撑成“人”字形的尖顶,可防雨防雪,以保证住房的安全。顶棚和屋顶之间形成两头通风的尖阁,是储藏饲料和风干肉品的好地方。屋内家家户户都好像是工艺品陈列馆,炕上铺着花毡,墙上挂着刺绣的帐幔壁毯,地中央为精制的火炉。身在村中,闻着山间绿草、土壤、雪山混合的特有味道,穿行在具有当地特色的尖顶木屋间,即可体验到村里人最朴素的生活状态。

阿勒泰 | 中国最美小镇白哈巴,国境线上的“小瑞士”

沉醉在一夜广阔的星海

晚上,我们在当地人的家中做客,好客的图瓦人会端上香气四溢的烤羊肉接待远道而来的贵宾。新疆的羊大概是全中国最好的,不需要更多的配料,撒点洋葱就吃个原汁原味。烤羊排、手抓肉、炖肉汤……摆满了一桌美食,其中清炖冷水鱼是最让人惊喜的一道菜。冷水鱼产于额尔齐斯河,由当地的老乡从河里打捞起来,完全无污染,肉质鲜嫩。通过清炖,能够很好地保留鱼肉的鲜美。

冷水鱼是鱼的一个种类,这种鱼类对于生活环境有要求,尤其是水温的要求,高于20℃水温就不能存活。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流,喀纳斯湖的水就汇入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盛产冷水鱼,最著名的是乔尔泰。这种鱼是肉食鱼,有尖厉的牙齿,肉厚,适合烧烤。而这群生长在冷水里的鱼,也一直是不少“美食家”不远万里奔赴白哈巴的第一动力。

新疆与内地有2个小时的时差,一般夜里9点天才渐渐暗下来。我们吃过晚饭,走出屋外,才发现此时天色渐深,深秋的北疆昼夜温差很大,夜晚的冷风有些刺骨。村庄四周奇静,没有路灯,只有小木屋里升起暖洋洋的炉火,昏黄的火焰忽明忽暗。你会惊喜地发现繁星铺满苍穹,晶莹清澈、或大或小、细细密密,倾在天上的银河深深地烙进眼底,迷离色泽犹如霞彩,有脆生生的冷冽。这令人摒住呼吸的场景将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一扫而空,想不到还有这么一个地方,没有灯火通明,没有夜如白昼,有的是静谧夜空和满天繁星。

阿勒泰 | 中国最美小镇白哈巴,国境线上的“小瑞士”

来自“西北第一邮局”的明信片

一夜酣睡后,绝不能错过白哈巴的清晨。次日赶个早起来在村中散步,静静地等待白哈巴从梦中醒来。天边渐渐泛白,晕着淡淡的金光,暖洋洋的阳光照着雪山,山上升腾着雾气,缥缈朦胧,像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远处的白桦林突然传来鸟儿清脆的歌声,栅栏边,一群群牛羊在悠闲自在地吃草。一队队骏马踏着轻快的脚步,沿着铺满金黄落叶的道路,奔向更宽阔的草场。笼罩在淡淡雾霭中的小村子开始明亮起来。图佤族的大娘走进柴房,不久便升起炊烟袅袅,整座村庄渐渐苏醒了,眼前这幅奇美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白哈巴村的森林覆盖率为70%,尤其是在早上,空气清新,漫步在这样的天然氧吧中,仿佛能过滤掉身体中所有燥热与不安。有一条公路从村中间通过,自然形成了一条街道。有不少商贩在道边摆摊设点做起了买卖,公路两旁的的草原上搭建了一排毡房、蒙古包,门口挂了不少商店、饭馆、旅社等牌子。

村子里有一个邮局,被称为是“西北第一邮局”。这里有明信片可以买、寄,我们买了好几张,特意让工作人员在上面盖了“白哈巴”的邮戳寄给不同的朋友,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长期生活阿勒泰的作家李娟,曾这样描述:“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而边境上静谧的白哈巴村,相比于越来越扰攘的城市,也像一个美丽的梦幻之地。而此次的白哈巴之行,更像是一场梦境。当在邮局寄出最后一张明信片,我才如梦初醒带着愉悦且兴奋地心情满载而归。

阿勒泰 | 中国最美小镇白哈巴,国境线上的“小瑞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