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市政和園林局關於市區城建項目涉及部分苗木處置情況的說明

今日,就市民關心的市區城建項目涉及部分苗木處置情況,南通市市政和園林局進行了相關說明。具體說明如下:

目前,我市主城區正在組織實施濠河景區整治提升、道路改造提升和白改黑等城建重點項目,其中:濠河景區整治提升主要包括市政道路、綠化景觀、街景整治與亮化、文旅相融等提升工程。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主要涉及工農路、城山路,道路白改黑工程涉及洪江路、世紀大道。

一、濠河景區整治提升

(一)濠河景區綠化景觀提升項目

在濠河綠化景觀提升項目啟動前,我們通過網絡媒體向廣大市民公開徵集意見建議,並對遊步道貫通及重要節點提升方案進行了公示。濠河景區綠化景觀提升重點在彩化、美化上做文章,注重彩葉樹種、花灌木和宿根類花卉的應用,增加烏桕、美國紅櫟、朴樹、金葉水杉、實生銀杏、納塔櫟、美國紫薇、櫻花、紅梅、海棠等喬灌木4216株(其中,色葉喬木1716株、花灌木2500株),致力於營造“水景通透、綠意盎然”的濠河景觀。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根據設計方案,結合現場實際,對嚴重影響遊步道貫通、景觀通透、層次搭配及景觀效果的苗木作了如下處理:一是對長勢及造型較好的部分灌木和少數喬木進行了就近移植,在濠河景區範圍內重新組景,主要涉及銀杏、桂花、雞爪槭、紅楓、羅漢松等品種,共計225株;二是將樹形不好的殘疾苗,由建設單位組織移植到港閘區新閘村後太平圩地塊進行培育,後期視長勢、樹形等恢復情況,挑選利用於城建工程,這部分殘次灌木主要包括桂花、羅漢松、花石榴、木槿、海棠、紅楓等品種,共計1925株,同時還有殘次實生和嫁接銀杏、斷頭水杉、棕櫚等200株喬木;三是對無利用價值或病蟲害嚴重的部分灌木和少數喬木進行了現場處置,其中夾竹桃、碧桃、黃金條、迎春、鳳尾竹等灌木共931株(塘),枇杷、女貞、垂柳等喬木72株。以上遷移或處置苗木,都建立了可追溯檔案,不存在將景區內苗木出售給其他單位或個人的現象。

南通市市政和园林局关于市区城建项目涉及部分苗木处置情况的说明

港閘區新閘村後太平圩地塊

(二)濠河景區道路提升項目

濠河整治提升中市政道路方面一期工程共涉及9條道路,以充分保留原有喬木為原則,進行道路優化改造。其中4條道路涉及部分綠化遷移:一是健康路(濠南路-南西寺路),因道路拓寬改造,需對原有少數行道樹進行移植,主要涉及法桐1株、國槐5株;二是北西寺路(健康路-濠南路),因東公園地下停車場施工,遷移法桐17株;三是濠東路(濠南路-啟秀路),因現狀車行道向西拓寬增加1條非機動車道,同時在西側沿河綠化帶新建人行道,需對原有行道樹實施遷移,涉及櫸樹34株、朴樹34株。四是城山路(濠南路-青年路)因道路線型調整,啟秀路以南部分取消中分帶,擴寬為雙向4車道,道路兩側新建人非共板慢行道,啟秀路以北路段沿河側新建人行道,涉及櫻花188株、楓楊72株。上述遷移苗木中,樹形較好的17株法桐、5株楓楊由建設單位組織分別移植到長江西路與錫通連接線兩側綠化帶和濠東路西側沿河綠地,優先用於在建綠化工程,其餘328株苗木(櫸樹34株、朴樹33株、櫻花188株、楓楊67株、國槐5株、法桐1株)由原養護單位市屬國企——南通綠化造園總公司移植至其下屬的港閘區萬頃良田苗圃內進行培育,1株朴樹由建設單位組織移植至新城橋三角綠地。

二、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及白改黑項目

(一)工農路改造提升項目

工農路提升改造工程分兩期實施,目前實施的一期工程包括崇川路-嗇園路、人民路-江海大道兩段。為緩解城市道路交通壓力、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對工農路原有斷面進行優化,由雙向六車道調整為雙向八車道,需對原有行道樹香樟、機非隔離帶銀杏和櫻花進行遷移,其中,部分長勢和樹形良好的香樟(426株)、銀杏(256株)和櫻花(79株)由建設單位組織移植至新港花苑小遊園、壹城南側地塊等在建綠化項目。其餘243株殘次香樟及模紋色塊植物按照《南通市城鄉建設局關於印發南通市本級城市園林綠地佔用和綠化移伐管理辦法》(通建園管〔2014〕455號)進行了公開拍賣,經兩次流拍後,由項目建設單位按照規定組織了以料抵工的處置。

(二)洪江路改造提升項目

洪江路(長江中路-通啟路)整體斷面形式不變,將對道路實施白改黑、渠化改造和管線入地,並對原有450株病殘欒樹進行了更換,被更換下來的病殘欒樹由市屬國企——南通綠化造園總公司移植至其下屬的如東新店苗圃內進行培育。

南通市市政和園林局指出,為了讓市民朋友實時瞭解工作動態,在施工現場增設了諮詢點,公示了諮詢服務熱線電話,市民有任何疑問可向諮詢點業主管理員瞭解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