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的世界》第23章 逸闻轶事 第3节

第3节 出师未捷身先死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帝辛继位初期,对摄政王比干尊重有加,事事处处都乐意采纳比干的合理化建议,比如:兴修水利,大面积垦荒屯田,宽大解放奴隶,富国强兵,消弭边患,奉行和平共处方针,减少对外战争,等等。

在比干和帝辛君臣兼爷俩的共治下,殷商王朝很快实现了继“六七贤君”之后又一次较伟大复兴,国土西至秦川以西,东连大海及其海外诸岛,南达九溪和远洋,北到沙漠之北,中央王朝直接统辖的三十六镇诸侯、一百六十个小邦国以及那些原先八竿子打不着的番邦,无不紧赶慢赶前来朝歌称臣朝贡,通往朝歌和各国首府的使者络绎不绝,国泰民安,社稷康宁。

这期间,野心不减当年的东夷部落也再次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本来跟殷商源于同一个祖先的东夷人慓悍勇猛,善骑尚武,他们最早发明了弓箭,勇猛好战,经常骚扰边关,抢劫财物,成了殷商王朝的心腹大患。

帝辛就东夷骚乱问题征求意见,比干说:“要振国兴邦,永久安宁天下,必须首先保持殷商在八百诸侯联盟中的绝对权威,各国版图不能削弱,朝贡不能改变。当今,强蛮的东夷多次侵扰我殷商,必须予以坚决讨伐。但是目前我们虽然国库盈满,军事实力还远远不足,要尽快练兵训将,以备大战。等国富兵强了,人民心理也有可充分的准备,大王再兴师讨伐,定能无往而不胜。”帝辛采纳了比干的意见,照计而行,避开东夷的锋芒,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待时而动。

第二年秋天,比干向帝辛建议说:“我们的军队训练完备了,势力已胜过东夷十倍,现在可以讨伐东夷了。”

早已摩拳擦掌的帝辛当即调兵遣将,命武士出身的上卿恶来为统领军队的前线大将,太卜费仲为参军,率十万雄兵前往讨伐。大军刚出发,帝辛又接受比干的建议,御驾亲征,国内事务全权交给比干处理,负责为征讨东夷大军供应军需粮草,维护国内稳定。

帝辛统帅的征讨大军一路所向披靡,连战连胜,攻无不克,克无不取,迫使骄横无比的东夷王跟在马拉的棺材后面,本人打着白旗,手捧降书,牵着羔羊,一步一叩,来到帝辛的军帐前,跪地投降(这一套路居然被后来的微子启学去了)。从此以后帝辛所到之处,大都不战自降。

帝辛征服了东夷各部落后,乘胜又折转向东南讨伐,直打到海边及近海诸岛,掳回多如牛毛的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运回朝歌交付王叔比干处置。扩大的对外自卫反击战争延续到第二年十月,帝辛征服了长江中下游各个部落,俘获了几十万人作奴隶,到了入冬季节,帝辛还不撤兵,沿海又有二十六个观望中的东夷部落眼瞅着撑不下去了,也都主动前来投降,表示称臣朝贡,愿做殷商的属国。帝辛这才满意班师而归。

帝辛对东夷各部落的讨伐和沿海边疆的拓展,使殷商王朝的疆域更加宽广,全面沟通了中原和东南沿海的关系,经济文化双向交流,极大推动了殷商社会的发展。

在帝辛出征期间,以摄政王身份监国的比干负责处理国家大事。为了保证征伐东夷需要的大量粮饷物资供应,又不给百姓增加赋税徭役,比干采用削减官僚贵族们俸禄薪水的办法来补足战备的供应,这一招立竿见影,但比干却得罪了不少的官僚贵族。

比干还号召奴隶主和王公贵族养蚕织帛耕田,自己养活自己。为使这一基本国策顺利推行下去,比干率先从自己做起,要求自己府中的男女老幼上上下下,养蚕织帛,播谷种麻,不再领取国家给予的俸禄。他的夫人妫氏还把自己的金簪银翠、珠宝玉器以及娘家陪嫁的那些价值连城的物品献出来。在比干夫人的带领下,不少思想开通追求进步的奴隶主和王公贵族也随其后献出了许多财物,这些财物都被用作供应前方将士的战备物资。

但是也有一些以费仲为代表的奴隶主和王公贵族激烈反对比干的改革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对此,比干给他们耐心做工作说:“有国才有家,倘若邦国被夷人吞灭了,别说无俸禄,恐怕还要当奴隶。你们今天奉献出来的东西,将来会加倍重新回来。”那些反对派,虽然心里不服,但在口才绝佳的比干面前理屈词穷,只好从命了。

比干执政时期的第二重大改革政策就是全面宽大奴隶,缩短奴隶的劳动时间,减轻对他们的人身压迫,解放那些有特长的奴隶,将他们逐批地转为自由民身份。彼时,殷商的奴隶们无论是养蚕、织帛、种蔴,或者是炼铜在作坊里操作,因为奴隶主怕他们逃跑,强迫他们都带着沉重的锁链刑具。比干颁布命令,一律去掉奴隶身上的锁链刑具,有疾病不能坚持劳动者,允许休养生息,奴隶主不得虐待,更不得抛弃那些老弱病残的奴隶;奴隶们有发明创造者、成绩显著者,可以升为平民(自由民),经过考察,合格者可以当官。

比干的这些政策提高了奴隶们的劳动地位和干活积极性,大幅度增进了社会生产力。这一时期,殷商的陶器、骨器、铜器等都有新的发明创造,用于战争,也用于农业生产。比如:在此以前耕地都是用木制的或骨质的耒耜,这种农具耕地笨重,很费力气,使用效果也不好,有的奴隶们改制了用犁铧和少量青铜农具,敖东效率提高很多。在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奴隶们辛勤努力下,这一时期的音乐、艺术、医学、文学、天文、地理、历法等也都有很大的发展。

破巫解旱

比干主政期间,冀北半年不降雨,地皮龟裂,禾苗枯萎,当地百姓背乡离井,四处逃荒,乞讨要饭,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比干闻报这个消息,当下吩咐微子启说:“你速去冀北赈济百姓,安抚民心。待我处理完国事,即刻就去,与老百姓一道寻找水源,兴修水利,解除干旱。”

不几日,比干带领太师商容和箕子、太卜费仲等一班当值朝臣亲往冀北视察旱情。

比干一行到了冀地,微服来到一座龙王庙前,见许多瘦骨嶙峋的百姓跪在龙王庙前,杀猪宰羊,焚香祈祷,求天降雨。费仲现身当场占卜,声称要拿人群中的一名美少女献祭给龙王,迷信鬼神的百姓齐声响应。被绑上祭坛的少女绝望地向为首的比干求救,比干命费仲放了那名美少女,明令道:“干旱下雨都是天意,不是鬼神能左右。天意也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不能听天由命,靠天吃饭。我们要学古代的大禹,寻找水源,挖河修渠,引水灌田,这样旱涝都能保丰年。”

比干的寥寥几句话点醒了在场的百姓们。有人提出在西山上发现一条暗河道,还能听见哗哗流水声,如果能把它挖开,居高临下疏通河道,一定能把水引到旱区来。比干马上带领众人开挖河渠,拓宽暗河,解除了当地的旱情,也使得费仲等人的巫术祭祀把戏第一次在百姓中间没了市场,费仲只好灰溜溜地自己跑回了朝歌,对比干的忌恨藏在心里。

削富赈民

比干从冀北抗旱还朝,调查发现减轻奴隶刑罚,宽大奴隶的国策颁布以来,奴隶主和王公贵族多数不执行,对比干记恨在心的费仲等人更是阳奉阴违。比干了解这一情况后,带领微子、箕子、商容去察看费仲府里的奴隶作坊。

费仲庄园绵延数里的奴隶作坊内,男女奴隶们像牛马一样裸肩露肉,带着脚链,推磨、捣米、养蚕、织帛,制作陶器,冶炼青铜。据比干现场调查,这些奴隶从早到晚累死累活,一天只能吃上两顿糠菜饭。

时至中午,监工们还不让奴隶们吃早饭,有个名叫“夏娃”的拉犁女奴饿得突然晕倒了,犁也停下来。这时候,旁边的监工队伍里有一个名叫“亚当”的家丁看见了。急于表现讨功的亚当怒冲冲地跑过来,抡起皮鞭就朝夏娃头上打。亚当打得夏娃半死不活,旁边几个男奴隶护着夏娃,也被亚当手下的家丁们捆绑起来一顿胖揍。

疾步到场的比干喝令亚当不许再打夏娃和男奴隶们,命人扶起夏娃喂水喂食,被前来迎接的费仲看见了。费仲心里老大不高兴,嘴上也说:“老丞相您也管得忒宽了,这些奴隶生死都是我的家事,您要是看不惯,就让大王收了去,只要大王发话,我没的说。”

比干就着他的话头便问:“老费,你府里有多少奴隶?”

费仲回答道:“一千个,都是大王赏赐的。”比干又问:“你有多少土地?”费仲回答道:“三千顷,这是先王赏赐给我家先祖的。”

比干说:“很好,你刚才说只要大王发话,你就没的说。现今大王率大军征伐东夷,前方急需钱粮,我代行大王的旨意,我的话就等于大王的话。你们这些人受大王和先王的厚恩,此时正应报效。国家有政策,奴隶超过一百名者,交公;土地超过一百顷者,没收。违者以国律论斩,你老费就正好带这个头吧,不信你可以去问大王。”被比干这番话噎得直翻眼皮的费仲只得表示遵守。

比干回到朝中,决心强行削减奴隶主和王公贵族的土地、奴隶。经多次商议,先对京畿之内和周边的诸侯各国首领颁布了相关国策,推行到全天下。这件事情《山海经》有专门记载:“比干质谏,剔恶赈民。”

这一国策颁布后,举国上下热烈欢庆,深受奴隶、百姓的欢迎,群情激奋,民众支持前方帝辛大军的行动热情高涨,家家户户都有奉献。以费仲、崇侯虎、恶来等人为首的既得利益顽固派拒不从命。铁面无私的比干就命人挨家挨户上门登记造册,强制执行,按律收缴了他们超标的土地财产和奴隶。后者抗拒不过,遂潜往帝辛征伐东夷的前方大营告比干的状,却被正操劳军事的帝辛骂了回来。然而,这些小人的谗言也给帝辛的心理留下了阴影,费仲、崇侯虎和恶来从此跟随帝辛左右,以效忠的名义给帝辛出主意,日积月累,帝辛不由得也开始怀疑比干了。

妲己入宫

帝辛统帅百万之众,从东夷打到南夷(今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统一了东南和华南沿海各个部落,凯旋还朝。比干带领满朝文武大臣,步行迎接十里长亭。回到京城以后,比干又为获胜荣归的帝辛将士们举行了盛大的祀典庆祝,庆典结束后,比干把条缕严明的朝政大权交还给了纣王。

这时的帝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觉得祖父、父王没有完成的大业,在他手里完成了。他“功高盖世,天下莫敌”,天下唯独自己最厉害,加上费仲、恶来等这般佞臣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帝辛就更是飘飘然,目空一切了,所有的臣下、百官都不如他自己,就连一直敬重无比的比干,帝辛也有点不放在眼里了。

尾巴翘到天上去的帝辛从此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生活上奢侈腐化起来。起先,在衣食住行方面,帝辛要求用最高级的东西,让匠人雕刻象牙筷子,用犀牛角和碧玉制作酒杯,宴席上下不食菜豆和五谷杂粮,专喜食肉寝皮,敲骨吸髓,别的部位都扔掉了,浪费了很多肉食品。比干知道后,就劝帝辛说:“邦国刚刚复兴,天下虽然安宁,但是国力民用都很疲软,你不食五谷杂粮,不穿毛布素衣,这样浪费下去,国用必竭,国竭库虚,必重赋税敛,重敛者民心必变。”

吃喝拉撒都很随便的帝辛虽然表面上接受了比干的批评,内心却是拒绝的,觉得自己一个人能吃多少喝多少,叔叔也管得忒宽了。唯恐天下不乱的费仲等佞臣们也在旁边一个劲儿地起哄架秧子:“大王您是一国之君,名扬四海,德配唐尧,怎能身边老是有一个大臣的约束。”在这帮人不厌其烦的挑唆下,帝辛心中对比干的不满和疑忌加深了。为了独断专行,他就借口说比干劳累成疾,安排比干回府养病了。

比干被下岗后,帝辛就肆无忌惮了,任意放纵,朝歌暮舞,花天酒地,晨昏颠倒,过起了堕落糜烂的夜生活。再后来,他一个劲儿地摆脱比干、箕子、微子、商容等这些老臣的约束,借出外打猎巡视的名义,带着佞臣和三宫四妾,还有珠宝玉器到外地公款旅游去了。

在外地疯玩一阵子,帝辛一行又回到了都城朝歌。帝辛玩性不已,要仿照在外地游览的那些个景观再造一个新朝歌,就大兴土木,迫使成千上万的贫民和奴隶为自己广建园苑、别墅和丽宫,把天下八百多个诸侯国“一年一贡、二年一聘、三年一朝”献来的许多珍禽怪兽和美女收容进去,供他和他的妃妾、佞臣们观赏作乐,里面的男女关系十分混乱,不堪入目。

费仲和恶来投其所好,在帝辛面前交口传说冀州侯苏护有一个女儿叫妲己,貌若天仙,是天下第一美女,何不让苏妲己进宫陪王伺驾,成全一段英雄美女的千古佳话呢。多情的君王帝辛春心萌动,就下旨宣召苏妲己小姐入宫。爱女如命的苏护接到旨意,大惊失色,他可不想像后世的杨玉环父母亲那样把自己的宝贝女儿送出去让那个老头子糟蹋,于是连夜慌忙跑到丞相府去找比干求情。

比干看到帝辛东征胜利归朝以后,整日沉缅酒色,不理朝政,心中担忧,忧虑成疾,奉命在家休养,一度与朝廷国事隔绝,心火上翻,重病卧床不起了。众诸侯和朝中大臣闻知,三五成群去少师府给比干送礼慰问,有的则是珠宝玛瑙玉翠之类的名贵礼物。两袖清风惯了的比干一见之下,令家将一一退还,来客也恕不奉陪,后来干脆关闭府门,非有重大急情急务,概不会客了。

苏护带着贵重礼品硬闯今比干府内探病,双手呈上礼品,比干决绝摆手,说:“你的礼物决不能收。我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我带头收受礼物,各级官员照此效法下去,天下送礼成风,我殷商江山就会一天天腐败,万民会起来反对我们,万望体谅我的一片苦心。事情我知道了,礼物你拿回去拿回去。”

原本想请比干求情的苏护闻此言也就不便提女儿妲己的事。从比干府内出来,回到馆驿,对家将们把情况讲了一遍。众家将鼓噪造反,急性子的苏护遂带领家将反出朝歌,路过午门,在午门墙上没事找事地题写了一首诗:“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写毕,率领家将连夜奔回冀州去了。

苏护回到冀州,帝辛派崇侯虎、崇黑虎为将,已经兵临城下。经过一番激战,苏护大败,儿子被擒,冀州城即将被攻破。这时,西伯侯姬昌出面周旋,劝说苏护献出女儿妲己,又替苏护求情,请帝辛网开一面,饶恕苏护一时糊涂而反叛之罪。帝辛勉强同意了,双方矛盾得以化解,但是苏护也失去了帝辛的信任,赔了女儿又失宠。

早已许配好人家的苏妲己小姐决意自尽,被及时抢救过来,万般无奈,被迫入宫。原本天真活泼善良的她遭此一劫,性情大变,暗地发誓要毁掉帝辛的江山,为父亲苏护雪洗耻辱。

帝辛一见传说中的天下第一美女、殷商第一网红苏妲己,神魂颠倒,自己姓什么都忘了,连忙拥抱入怀,万千宠爱在一身。

帝辛自从得了妲己之后,不理朝政,数月不朝,广建园苑、别墅,把从民间抢来的许多民女、奇禽怪兽收容进去朝歌新建的各大豪华帝王会所,帝辛和妲己以及一班宠妃佞臣在里边没日没夜作乐狂欢,真正是不折不扣的“帝王般的享受”。苏妲己报仇心切,但她一介弱女子只能仗着帝辛的宠爱,就专门给帝辛出坏主意,诱引帝辛腐败下去。她建议拿酒注满池子,把肉挂在树上作肉林,命壮男少女光身裸体,追逐在酒池肉林之间,美其名曰:“丽人裸相舞。”如果男儿不愿脱衣追逐,就强迫他们爬在酒池里喝酒,然后用脚踢在酒池里淹死。如果少女害羞不肯脱衣追逐,就命如狼似虎的卫士,把衣服扒了,扔到虿盆里,让饿急了的蟒、蛇、蝎子、蜈蚣、蚰蜒等五毒活活咬死。

帝辛接受苏妲己的建议,特别制造了一种酷刑,名曰炮烙。此刑为空心铜柱,内有三道火门,谁倘若说君之过,或旁敲侧议者,就以“诽君”之罪,把犯者四肢绑在柱子上,用木炭将铜柱烧红,使犯者皮开肉绽烧焦而死。除此,还有砍头、剁脚、碎尸等无奇不有的酷刑。帝辛昏庸残暴,日趋于甚,致使众叛亲离,诸侯不满,朝纲不振。从此,殷商日趋走向没落腐败的万劫不复道路。

姜后遇害

自从苏妲己入宫,也很快腐化变质了,百般卖弄风骚,取得了帝辛的专宠。原本清纯的她心理逐渐扭曲变态,一心要独掌后宫大权,做个正宫王后,尽快毁掉帝辛的江山,为自己的父亲和未婚夫报仇。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害死正宫的姜王后(据传是姜子牙的侄女)。

一天,夜已达三更,苏妲己在寿仙宫里摆酒设宴,在笙笛管乐声中,在昏黄色的灯光下,在男女观众的注视下,苏妲己亲自给纣王跳起了来自西方番邦的肚皮舞、钢管舞和裸舞、街舞。半裸不裸的她袅袅腰肢风情动,千旋百转传歌喉,帝辛百般开心,千般欢娱,万般迷醉,千百万般昏头涨脑。这时候,长期以来独守空房的姜王后在后宫得知帝辛又在寿仙宫里与苏妲己饮酒作乐,实在忍不住了,就唤来贴身宫女,掌灯引路前去。

观摩了一会儿,实在受不了苏妲己的艳舞表演,姜后当即劝帝辛:“自古有道明君轻谗远色,身边有贤人相助,邦国天下兴旺。没听说过君王荒淫好色却能治邦国天下的,大王如此下去,不理朝政,朝歌暮舞,必有亡国之患。”话毕,离身而去。帝辛羞愧地连喊几声:“王后留步,王后留步!我再玩会就随你回宫安歇!”然而姜后头也不扭,自顾自地出宫而去了。好没面子的帝辛急忙命苏妲己去送,在他心里,姜王后的份量还是很重的。苏妲己不敢违命,只得速速追赶去了。

苏妲己追上姜王后,小心伺候几句。姜王后愣没给她好脸子,厉声指责道:“大王在寿仙宫不分昼夜,宣淫作乐,不理朝政,身体被掏空;你一个小女子无一言规谏,反而迷惑大王沉缅酒色,助君失政,坏我殷商,再要胡作非为,本宫定以宫规处置!”

殷商时期,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是很高的,有些能力强的王后更是抵得过半个君王,辅佐君王不含糊。帝辛对身份背景很强大的姜皇后也是不敢轻易冒犯,虽然她对这种内有姜王后监督外有比干管束的日子早就忍无可忍,也实在过不下去了。苏妲己回宫,忍气吞声,气在心里,恨在心头。她忽然想起费仲善用计谋,何不拽上他策划策划。她就给费仲下了一道密旨,要他不管用什么办法,务必害死姜王后。

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的费仲接到苏妲己的这一单业务,思来想去,生出一条毒计,即刻唤来从姜九侯家投奔自己的姜环,封官许愿,授予密计。姜环立功心切,满口揽下了这一单,双方把程序和细节推敲一遍又一遍,以求万无一失。

一天,帝辛经过摘星楼前,姜环突然从道旁闪出,髙举宝剑,作势砍向帝辛,口里还字正腔圆地念叨背得滚瓜烂熟的台词:“昏君无道,荒淫酒色,杀忠害贤,宠信妖女,我奉正宫姜后之命,特来刺杀昏君!”

侍卫们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捉住姜环,姜环仍然配合着坡口大骂:“昏君无道,不得好死!”虚惊一场的帝辛随即传旨让费仲盘问刺客,自己在一边喝酒压惊等结果。

不一会儿,费仲就来复旨:“刺客姜环是姜王后父亲东伯侯姜桓楚的家将,奉姜王后旨意行刺大王,意在篡夺大王王位。”帝辛酒后大怒,一时冲动,命人把姜王后绑送西宫娘娘黄妃处审理,向自己汇报。

姜王后悲悲切切地被押送到西宫,向黄妃哭诉了前后经过。黄妃明白姜王后的冤枉,正想去向帝辛申辩,不料帝辛的第一道圣旨下来了:“如姜王后不招,立刻剜她一只眼。”黄妃阻拦不住,传旨的官员遵旨行刑,姜王后当场血染衣襟,昏绝于地。被救醒后,她还是不招,第二道圣旨又及时降下来了:“炮烙姜后十指。”黄妃见状,掩面痛哭,束手无策。帝辛又命押解姜环进西宫对质。奄奄一息的姜王后睁开一目,怒骂姜环:“你这个丧尽天良的贼人,是何人唆使你来害我?”狡诈坏透的姜环一口咬定说:“是王后指使小人,小人怎敢违命。”姜王后愤怒至极,大呼两个儿子殷郊和殷洪的名字,一头撞向姜环,气绝身亡。

殷郊、殷洪听说母亲受陷害而死,一怒之下闯进西宫杀了姜环,还要进宫杀了那个陷害主谋苏妲己。这时候,早已邪魔攻心的帝辛不顾父子之情,下令诛杀殷郊、殷洪,保全苏妲己的性命。殷郊、殷洪报仇不成,欲投奔武成王黄飞虎府中。

奉命前来追杀兄弟俩的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奔上前来,临阵倒戈,分别背起殷郊、殷洪,高叫道:“大王无道,诛妻杀子,我们保住二位殿下反了!”他们叫喊着,偷空将二位殿下救走了。

帝辛得知消息,命殿前大将黄飞虎立即去追赶两个逆子和方弼、方相兄弟反叛分子。黄飞虎不敢违旨,赶上这个四人帮。殷郊、殷洪看到黄飞虎赶来,就含泪跪在路旁,束手就擒。黄飞虎忍悲徐徐说道:“老臣奉命前来,请二位殿下自裁。”殷郊、殷洪一齐大哭,乞黄老将军给留一线生路,方弼、方相兄弟也泪如泉涌,泣血哀求。黄飞虎心里不忍,就暗示他们往东鲁去见外祖父姜桓楚,求他们早日兴师申冤报仇,又叫方弼、方相兄弟自投活路去了,然后回朝复命,就说没赶趟儿。帝辛说我不信,但也不好再说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