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第一進士牛鈕與遵化湯泉

清康熙二十年三月,皇上借參拜孝陵的機會,命隨行的眾多大臣到遵化湯泉洗浴,並賦詩吟詠福泉勝景。據隨行的詹事府詹事高士奇所著《松亭行紀》一書記載,當時陪駕到湯泉的大臣,有大學士明珠、李霨、尚書梁清標、吳正治、魏象樞、朱之弼、王熙、左都御史徐元文、侍郎楊永寧、李天馥、項景襄、杜臻、翰林院學士張英、侍講學士張玉書、詹事沈荃、王颺昌、蔣弘道,通政使司通政王盛唐,大理寺卿張雲翼、太常寺卿崔澄、編修杜訥、詹事府詹事高士奇等,共二十二人。這些人,除王颺昌、王盛唐、崔澄三人外,都有詩唱和。這些詩,在清乾隆年間成書的《直隸遵化州志》和《昌瑞山萬年統志》中有記載。但令人奇怪的是,兩書中還記有牛鈕《賜觀湯泉應制四律》,其實牛鈕當時並沒有來到遵化湯泉現場。

滿族第一進士牛鈕與遵化湯泉

乾隆二十一年《直隸遵化州志》

那麼牛鈕為什麼沒有到現場呢?原來,當皇帝率領群臣駕幸馬蘭峪觀湯泉,並命大臣賦詩時,牛鈕已於清康熙二十年二月出使朝鮮,所以沒能夠親臨遵化湯泉。等牛鈕出使朝鮮歸來,皇帝又命他補作《湯泉應制》詩,並與群臣所作詩一同鐫刻於湯泉所在地石碑之上。

滿族第一進士牛鈕與遵化湯泉

〈昌瑞山萬年統志〉

在皇權時代,能夠親臨皇帝組織的盛會並賦詩,被人們認為是極大的榮幸。當時沒能親臨湯泉寫詩的朝中重臣很多,並且一些大臣雖然也陪同皇帝來到湯泉,卻並沒有寫詩。為什麼牛鈕沒到場,皇帝卻情有獨鍾,讓他後補賦詩呢?原來這和他的經歷有關。

據與牛鈕同時的徐乾學所撰《資政大夫、經筵講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牛公墓誌銘》記載:牛鈕,字樞臣,赫舍里氏,是清代滿族人中的第一位進士。生於順治五年(1648年),卒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享年39歲。

滿族第一進士牛鈕與遵化湯泉

清初著名文學家徐乾學

牛鈕幼年聰穎好學,經常讀書至半夜子時不知休息,父母心疼加以制止,他就闔上書卷熄燈默誦。因為學習刻苦,學問大增。康熙八年參加順天府鄉試,次年中進士,選庶吉士。先後任《太宗實錄》纂修官。十三年正月,升任日講起居注官。十八年五月,殿試考第一,即日除侍講學士,六月轉侍讀學士。滿漢文字在互譯時,由於翻譯者水平所限,往往與原文本義不相符合,並且達不到語言優雅流暢。牛鈕在做滿漢文翻譯時便認真研究,力求融會貫通達。二十年二月,任出使朝鮮正使。次年二月進翰林院詹事,五月任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六月充《鑑古輯略》總裁,又充《明史》總裁。

滿族第一進士牛鈕與遵化湯泉

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牛鈕是第一位考中進士的滿族人,並且漢族文化造詣極深。為了鼓勵滿族人學習儒家文化,對這第一位滿族進士,自然要刮目相看,而康熙皇帝之所以如此看重牛鈕,其中也不乏向漢人炫耀之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牛鈕是出使朝鮮的正使。自漢朝以來,朝鮮就與中國產生了聯繫。在明、清兩個朝代,這種關係更加密切,為了表示對朝鮮的重視,對於出使該國的使臣自然也要高看一眼。

滿族第一進士牛鈕與遵化湯泉

牛鈕撰〈日講易經講義〉

由於以上原因,康熙皇帝才在遵化湯泉盛會上,給這位遠在千里之外,出使朝鮮的使者牛鈕一個千古留名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