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關於讀書的詩詞,于謙的這首很少有人知道

世界讀書日 | 十首關於讀書的詩詞,于謙的這首很少有人知道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大家有沒有讀書呢?我有位朋友,每隔一段時間就跟我說想讀書,讓我推薦書目。久而久之,我發現,他所謂的想讀書只是一時心血來潮,他不是想讀書,他是想要讀書的結果,一個在人前表現得博學、智慧、健談、優雅的魅力形象。後來他再讓我推薦書,我就建議他找自己喜歡的書去讀,培養讀書的興趣,而不要帶任何的功利性。

我讀的最多的是關於詩詞的書,因為愛好,所以才能堅持20年讀書,包括寫日記,雖然做不到一天不間斷地寫,但是斷斷續續也寫了20年。我覺得不要把讀書想得那麼高尚,只是當作一件平常的事,更符合讀書的本意。

古人的讀書有點像我們今天說的學習。他們讀書不僅僅是陶冶情操、涵養精神,也有現實的目的,即考取功名。我們今天說的讀書,更多的是讀「閒書」。但是這個「閒書」也不能太「閒」,像許多中學生痴迷的純消遣式的網絡小說,不叫讀書。那種書的壞處是讀多了不但不覺得充實,反而越發空虛。讀的書太「正」,是辛苦的。但是,讀的書「閒」到毫不辛苦,則開卷無益。

唐宋詩詞是中國詩歌的經典。不管什麼題材,名篇基本都出現在這兩個朝代。讀書自然也不例外。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讀書,唐宋的詩人們用詩詞怎麼說。

世界讀書日 | 十首關於讀書的詩詞,于謙的這首很少有人知道

詩紅人不紅系列

白鹿洞

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白鹿洞是古代的四大書院之一,王貞白的這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可謂傳頌千古,人盡皆知,但是王貞白是誰?恐怕多數人得請度娘介紹下才知道。

焚書坑

唐/章碣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在明星璀璨的唐代詩壇,章碣這名字簡直就是路人甲,但是這首《焚書坑》卻別出心裁,膾炙人口。「劉項原來不讀書」是反對讀書嗎?當然不是,反對的是焚書。

世界讀書日 | 十首關於讀書的詩詞,于謙的這首很少有人知道

超級跨界系列

勸學詩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代是詩的時代,唐朝人大概是全民詩人吧。作為大書法家,顏真卿的這首《勸學詩》以樸實的語言講述樸素的道理,得以流傳。

勸學詩

宋/趙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

在宋代,姓趙的多少能沾點皇親。那麼趙恆是誰?他就是皇親本親——宋真宗。宋朝的第三個皇帝。宋太宗的兒子,宋太祖的外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皇帝勸學就是這麼赤裸裸。

世界讀書日 | 十首關於讀書的詩詞,于謙的這首很少有人知道

讀書達人系列

讀書

宋/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陸游雖然眼花了,但是每天還堅持寫讀書筆記兩萬多字。「園」「元」重音緊連,為詩家所不取。但是大詩人以意境勝,則不拘一格。寥寥四句,一個勤學終生的形象躍然紙上。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是這麼做的,也是怎麼說的。放翁做學問不遺餘力,並且強調要理論聯繫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洋洋數千言,用詩說七個字足矣。

世界讀書日 | 十首關於讀書的詩詞,于謙的這首很少有人知道

快意恩仇系列

絕句

宋/陳師道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好文章讀著痛快,只恨他太短。讀到興奮處,想找那知音分享下心得,可惜不在身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古已有之,陳師道的感慨也是所有人的感慨吧。人生百歲,能有幾次開懷大笑?

清明

宋/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王禹偁也是宋初名士,這混得也忒慘了點。清明節興味蕭然,為啥呢?無花無酒。這句話之前感受不深,自從公司說法定假日只發基本工資不發所謂的績效部分的時候,我才知道甭管什麼節,沒錢花都興味蕭然。王禹偁靠讀書助興,好在這愛好不用花太多錢。

世界讀書日 | 十首關於讀書的詩詞,于謙的這首很少有人知道

活學活用系列

觀書有感

南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大儒朱熹這首詩妙就妙在比喻得恰如其分。以活水長流比喻作學問要不斷溫故而知新,貼切得不能不流傳。更關鍵的是,人家是大儒嘛,成功者說的話都是成功經驗,所以聽著格外有道理。

觀書

明/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于謙不僅會說相聲。哦,這個于謙是明代的。《明史》贊他「為巡撫時,聲績表著,卓然負經世之才」。為啥這麼有才呢?還不是讀書多。「眼前只下三千字」,肯定一目十行不止了。于謙最著名的詩是《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詩是宋風格,不是唐境界。所以,寫不出好詩就說好詩都被唐人寫盡了,是懶人藉口。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沒讀沒關係,明天也是,後天也是,天天都是世界讀書日。書只要肯讀,什麼時間都是最好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