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帝國向日服軟 中國遭遇“慕尼黑陰謀”

文章摘自:現代快報

二次大戰前的英國最擅長“大國折衝術”,經常通過犧牲別國利益,來謀求暫時的苟安。在歐洲,英國首相張伯倫製造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陰謀”,與希特勒共同肢解了主權國家捷克斯洛伐克。而在中國,張伯倫也想如法炮製,製造一個“遠東慕尼黑陰謀”,來滿足日本侵華的慾望。

英帝國向日服軟 中國遭遇“慕尼黑陰謀”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上海美英租界

最新一期美國《戰爭畫報》雜誌披露了這起“遠東慕尼黑陰謀”的詳細過程,為我們展現了那段“綏靖逆流”最猖狂時期的國際政治黑幕。

日軍封鎖了天津的英租界

1937年7月30日,日軍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趕走中國第29軍,佔領了華北商埠天津。但日本人並未控制天津全境,因為那裡有多處外國租界,尤以英租界面積最大,後臺最硬。那裡生活著1500名英國人,其中一半是軍人。

1939年4月9日19時30分許,日資控股的華北聯邦儲備銀行經理程錫庚在天津英租界大光明影院看電影時,突然被抗日人士槍殺,由於槍手出手慌張,還連帶打死在場的瑞士商人格拉薩。日軍憲兵隊指控六個生活在天津英租界的中國人策劃了這起謀殺,迫於壓力,英租界巡捕房將六人逮捕。隨後,英國駐天津領事賈米森安排將其中兩人交給天津日本憲兵隊,希望換得租界的平安。

日方起初保證不會虐待這些中國人,只對他們審訊五天,之後就把人還給英租界。但日軍憲兵隊沒有信守諾言,他們用嚴刑拷打,迫使嫌疑對象供出暗殺計劃,還承認暗殺行動得到英租界巡捕房的秘密支持。日本媒體公開了調查結果。

這樣一來,這起暗殺事件的影響迅速擴大。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勳爵在聽說日軍憲兵隊想把英國人也牽扯進中日戰爭後大為憤怒,他直接下令天津英租界,不準向日方移交任何抗日人士。

在“天津事件”爆發之初,有親英傾向的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官杉山元本打算大事化小,可是他的參謀長山下奉文卻希望藉機端掉歐美在天津境內的所有租界。飛揚跋扈的山下奉文越過杉山元,直接上書日本陸軍部,鼓吹利用此事,一舉端掉天津英租界。

1939年6月,日本陸軍部直接向華北派遣軍下達“大陸令”,如果英國拒絕交出剩餘四名抗日人士,就派兵封鎖天津英租界,必要時可動用武力解決“英租界問題”。6月14日早上6時起,日軍開始行動,對天津英租界外圍的七條通路實施封鎖,並在通往英租界的白河下游水域實行水上船舶許可證制度,禁止一切食物和燃料進入英租界。

英國駐天津領事賈米森向日本駐天津領事田代重德提出抗議,並下令租界內的英軍在租界競馬場道口架起機槍示威。但日軍在6月15日開來坦克助陣,結果雙方對峙數個小時後,英軍無奈撤去。之後,封鎖租界的日軍氣焰更加囂張,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強迫英國僑民接受近於脫衣裸體的檢查。

英國猶豫是否要派遠征軍到中國

日本政府宣佈,英租界已成為反日分子的基地,租界當局只有交出所有抗日人士,才能換取日軍解除封鎖。然而,一名日軍發言人卻這樣說道:“皇軍已箭在弦上,事情已不是(英國)僅僅移交四名抗日人士那麼簡單了。”日本陸軍部借本國媒體之口,要求英國政府交出南京國民政府存在英國銀行的所有白銀儲備,英國在華租界禁止反日廣播,取締煽動反日情緒的中小學,並禁止英租界內流通中國法幣。

日本陸軍部的無理要求激怒了英國,英國各大媒體也加大了日軍侮辱英國在華僑民的報道,尤其是一些反映日軍虐待英國僑民的照片引起了公憤。英國皇家海軍元帥羅傑·凱斯認為,日軍的行為已等同於向英國宣戰,他敦促倫敦向中國派出遠征軍。英國首相張伯倫也感覺到事態嚴重,他命令陸軍部和海軍部協商制訂一份軍事應急方案,以調集部隊前往中國作戰。

1939年6月26日,英國陸軍部、海軍部和外交部聯合向內閣提交一份報告,他們認為,打破日軍封鎖的唯一辦法就是進行戰時緊急動員,組建遠征軍10個師,隨後編組為3個軍,另加1個獨立坦克旅,由英國皇家海軍運往華北實施強行登陸。在空中方面,英國皇家空軍則應向香港地區集結500架戰機。

但這份報告附加了一份聲明,表示在納粹德國蓄意挑起歐洲大戰的情況下,英國再去開闢一個遠東戰場是不明智的。張伯倫還面臨法國的巨大壓力,法國總理達拉第竭力勸說張伯倫在歐洲大戰迫在眉睫之時,不應將英軍大量投放到遠東。此外,英國也得不到美國強有力的支持,美國總統羅斯福告訴英國大使,“(美國)不會為了英國的利益,而在中國同日軍展開廝殺”。面對種種不利因素,張伯倫只好訓令英國駐日大使羅伯特·克萊琪,在避免損害尊嚴的前提下,英國應盡一切可能,和平解決“天津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