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鬼吹灯哪部最好,其实整个作品都不错少了哪本都不行?

最近不少朋友邀请我问我说,以你的角度来看一下鬼吹灯这本书,到底是有多少,并且哪一部最好,哪一部最差,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释,鬼吹灯一共上下两部,上部八本,下部八本,这八本书完全是首尾相合的,少了哪一本都不行的,只不过每一本讲的故事不一样,导致了每一本作者写的内容也不一样了。接下来我就在给大家分析下,这八本书具体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在问鬼吹灯哪部最好,其实整个作品都不错少了哪本都不行?

上部第一卷、精绝古城

上部第一卷《精绝古城》,是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截止到野人沟黑风口的地下军(是)事要塞,主要是一个框架、平台的搭建,并没有什么与主线关系明确的线索。这半部是想写成民间传说、乡村野谈那种类型。所谓民间故事的类型,感觉大概就是僵尸和那种深山老林里的传说。其实就是作者为了写后面内容而做的一个引子,交代一些东西,写点故事背景。

大家都在问鬼吹灯哪部最好,其实整个作品都不错少了哪本都不行?

从考古队进入沙漠寻找精绝古城开始,触及到了鲜明的地理,西域沙漠,敦煌壁画,提到这些元素,一股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所以在精绝古城这部分,是将神秘感作为了故事核心,到最后精绝女王也没露面,算是神秘到底了。这一卷中涉及到了一些考古解谜之类的元素。从这卷开始才算是鬼吹灯大幕真是的开始。作为最初的一卷,现在来看最大的缺陷,就是有些部分写得过于简单和潦草了,逻辑比较松散,随写随编,没有太多考虑后面的故事如何展开;满意的地方是描写和叙述比较真实、生动。看起来很真实很乡野很神秘的风格,是在写第一卷的时候,最想表现的内容。

大家都在问鬼吹灯哪部最好,其实整个作品都不错少了哪本都不行?

上半部第二卷、龙岭迷窟

上半部第二卷《龙岭迷窟》,实际上这卷故事,分为了三个部分,一是龙岭倒斗发现西周,二是摸金校尉寻宝,三是石碑店棺材铺献王秘密浮出水面。虽然一卷中有三个故事,但在本卷中,作者主要想突出惊悚这一核心元素。也许有人说《鬼吹灯》是惊悚小说,其实作者觉得完全不是,整体上和“恐怖”关系不大。如果说到惊悚,这只是本书诸多元素之一,并非主要元素。悬念迭出的只有《龙岭迷窟》这一卷,到处是传统话本令人窒息的扣子,这是耸人听闻的一卷,这卷算是第三卷的引子,作者写得时候也没有考虑那么多,有些东西完全是按照真实民间传说来写的。

大家都在问鬼吹灯哪部最好,其实整个作品都不错少了哪本都不行?

上半部第三卷、云南虫谷

上半部第三卷《云南虫谷》云南献王墓这一卷中以探险作为核心。拒作者自己交代作者很喜欢看电影,曾经非常喜欢《深渊》和《异形》。所谓的探险,是探索加冒险,后来看到翻拍版《金刚》的预告片,有一段探险队利用转盘式冲锋枪,同山谷里蜈蚣恶战的桥段,超级喜欢这种场面。老式装备的探险队,漂流、坠毁的空军飞机残骸、幽灵般的摩尔斯信号、千万年不死的巨型昆虫、吞噬万物的尸洞效应、在自然环境恶劣的丛林和化石洞穴中披荆斩棘,于是云南虫谷就启动了,完全是藏宝图式的传统探险元素,里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灵异和科幻色彩,这是新旧冒险元素相互结合的一卷。

在《云南虫谷》中,故事类型全面转向“探险”。本卷出场人物较少,主要篇幅用于讲述险恶的地形和各种诡异的陷阱。对于陈瞎子贡献的人皮地图,开始的时候在作者脑中并没有什么概念,觉得怎么离奇就怎么安排了,随着写作的推进,把这一个个谜团揭开,自己也觉得有些惊讶,最早设计的献王墓,是一个只有在特定时才会被人进入的古墓。还曾异想天开,有一架大型客机坠毁在小队面前,从而撞开了古墓的大们,但后来一想到还有许多朋友今后要坐飞机出门,这么写可能不太好;加上在幽灵信号一段中,使用了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的运输机,所以最后就把天崩描述成几十年前附毁的轰炸机了,这种情节上的重力感和命运感也无法提前预测的。

大家都在问鬼吹灯哪部最好,其实整个作品都不错少了哪本都不行?

上半部第四卷、昆仑神宫

上半部第四卷《昆仑神宫》充满了神话色彩。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与传说。凡是必定离不开昆仑山,昆仑山是天地的脊骨、发源之地、西王母的神宫(这里边的西王母传说和盗墓笔记里边的西王母传说不谋而合了)北方妖魔的巢穴,昆仑离开了神话传说似乎就不能称之为昆仑了。古籍上记载着昆仑的真实形象是个怪物,按照作者个人想象可能是条大鱼,曾在自然博物馆中看过世界上最大的最整体的昆仑的形象,感觉真的像龙一样。

这一卷的情节涉及到格萨尔王传说。制敌宝珠的英雄大王史诗,本身就是一篇神话色彩很强烈的说唱长诗,所以在昆仑山这一篇中,揉入了许多接近神话的另类元素。风蚀湖的鱼王、无量、乃穷神冰、击雷山、恶罗海城、灾难之门,这场冒险光怪陆离如同进入了幻界。《昆仑神宫》是如同在神界中冒险的一卷,虽然神话元素众多,但还是保持了一贯的原则,尽量向真实世界靠拢,当然不会有飞天入地、神仙符咒那种真正的神话。

由于时间安排与合同的原因,《鬼吹灯》的第一部在《昆仑神宫》后,就算结束了,最后的结局处是在,属于完美大结局。而且在出了实体书以后,剧情更加的完善了。

大家都在问鬼吹灯哪部最好,其实整个作品都不错少了哪本都不行?

下半部第一卷、黄皮子坟

作者本来写完上半部的四卷之后,就算是把这本书写完了,但是作者后续想要在写一点鬼吹灯不一样的东西,为整个故事在添一点色彩,所以才有了后边这四部,这四部都算是上半部的外传或者说是前后传。

而黄皮子坟在这就油然而生了,黄皮子坟是年代背景非常强烈的一卷,核心元素是关于黄鼠狼的种种诡异传说,和非人生物的墓穴和棺椁,以及东北地区特有的江湖体系,都是作者非常感兴趣的元素。但由于年代背景比较特殊,许多词语和内容难免要受限制,不同于思想活跃的八十年代,这一时期的主人公尚不成熟,但满腔的热情却是什么困难都挡不住的。

作者曾在大连,参观过日军侵华战争时期的遗址,包括焚尸炉、监狱和医院和研究所等建筑,对其印象深刻,所以将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其中。在这一卷中,作者觉得写得比较满意的,是对于黄皮子读心术和焚化间的描写,以及老羊皮死后被击中的诡异事件,很有沉重感,单就实物来讲,觉得怪汤这一段很离奇又很真实。比较大的缺陷在于有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忘了写进去,人熊那部分也处理得太草率了。

大家都在问鬼吹灯哪部最好,其实整个作品都不错少了哪本都不行?

下半部第二卷、南海归墟

作为第一部故事的延续,在前边几卷中,对于故事的描写,作者觉得中国传统行业中,有许多风险很大的职业,风险性最高的,当属在海中采珠的疍民。南海采珠的疍民原型出自广西北海地区,秦汉时期就已有龙户和獭家赴水采珠屠蚌,因为是海边的故事似乎很少有人来写。

所以在这一卷中,海中采珠和这一行业的传说是重点元素。有观点认为,灿烂辉煌一时的玛雅文化,是中国西周时期的先民所建,因为两者相似之处极多,射日神话更是华夏文明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曾想把海底的神箭,描写成一种真正的巨型兵器,迷失在这片混沌之海内的摸金校尉和蛋民们,最终开动了震惊百时的神箭,射破了头顶的大海,从而逃出生天,可后来写的时候,把这个构思给忘了,但借助这一海上的真实奇观逃生,也是十分惊心动魄的冒险。

关于用装填了石灰的西瓜杀死水中恶鱼,并依靠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航行,这些事情并非是虚构的。以前在中国南方,确实存在着。对于本卷中比较满意的,是对海岛上的黑市描写,有一些关于海难的桥段也觉得不错,例如乾坤一跳等等;感到最不满意的是海柳底舱中海匪的尸体,这段粗糙了,应该有很大发挥的余地。海里的事情也应该展开来写,但每卷书的篇幅和字数也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限制,情节和内容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在没有整体大纲的情况下,很难控制,业余和专业的水平可能就在于此了。

大家都在问鬼吹灯哪部最好,其实整个作品都不错少了哪本都不行?

下半部第三卷、怒晴湘西

在这一卷时,作者写的分外的淡定,时间多了相对就会写得比较从容,所以单从文字上来讲,作者觉得《怒晴》是八卷中最精致的一卷,因为关于现代题材的限制越来越多,所以决定把前传倒回民国时期,放开手脚狠狠开挖。

以前曾图着顺口,随意写了写发丘、卸岭,搬山这三大体系,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展开,就逐渐勾勒出了这些行业的来历、掌故、传说、手法,因为以前几本都以望风水盗墓为主,导致许多人,甚至连跟风写所谓盗墓小说的人,都只知道看风水找龙脉,却不知民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盗墓方式。

所以在这一卷中,把望字诀以外的盗墓手段作为核心。在民国传说式的故事,一要有说书的语感、二是要有侠盗般的人物,再加上各种黑话切口,充满了历史民间故事的色彩,才会有趣。以前写一段,是试探性的,没敢往大处写,但有了以前的经验,写起来自然驾轻就熟,其中编了一套全新的概念性暗语,也就是山经,包括常胜山和月亮门等体系,完全是虚构的。从这也能看出来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底蕴还是很深的。

大家都在问鬼吹灯哪部最好,其实整个作品都不错少了哪本都不行?

下半部第三卷、巫峡棺山

作为全书的最后一卷,《巫峡棺山》这一卷的任务比较重,最要命的是字数,根据合同约定的字数来算,第二卷的前三册,第一册少了三万字左右,只好都加到最后一卷中,所以本卷是超长篇,足足多了半本书,但即使是这样,最后一卷的篇幅也显得不够用。所以说有人觉得这卷算是鬼吹灯里边比较啰嗦的一卷了,其实说的挺对的。

在计划中作为全书主线的四枚铜符,象征着通过不同形式存在于天地间的四种生命状态,想每部引出一符,但那样一来,就需要至少五册,只好简化了一些情节。而这卷的故事更是完全依靠真实的当地风俗改编而来,所以能写的东西相当的多。

另外也打算在这一卷中,把《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成为残书的真实原因,以及上代主人的故事做出交代。《鬼吹灯》全书起于《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残卷,最后也将终于《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当年被毁的往事,除了地仙村探险的内容,最后一卷中还包括了这些情节。

大家都在问鬼吹灯哪部最好,其实整个作品都不错少了哪本都不行?

以上算是鬼吹灯最开始的八部作品了,上半部是故事主线,下半部是作者写的番外也是作者自己想要再发挥一下自己水平所写的四部作品。所以说整个作品八部,没有好赖之分,从现在看书的角度来说,缺了哪一本都是不行的。至于还有后来的第九部牧野诡事,虽然是作者本人写的,但是由于成书时间较晚,已进不能被归属于整个鬼吹灯正式的作品中了。还有其他的一些同文作品,更不是正经天下霸唱所写的鬼吹灯了,都是一些为了蹭鬼吹灯热度所写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