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一定要在低估区域才可以吗?

guihang520


定投是一个专门为普通投资者所设的一个投资基金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投资者不能择时而容易导致错过投资机会的工具。因为普通投资者往往容易过度反应,过于乐观和过度悲观会使得市场超涨和超跌,这一点在中国股市是特点明显的。我们可以看看2007年和2015年上半年,还有2008年和2015年下半年。

如果一个投资者具备择时能力,那他根本不需要定投,完全可以一次性买入,然后等待牛市的到来。但即使放眼各种专业的投资人,包括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绝大部分也都没有择时能力(可以参考过去10年中每年公募和私募的收益前十名是否有重复),更何况一个普通投资者。

如果一个普通投资者在不具备择时能力的情况下,还要试着去判断市场的走势,那他很有可能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在熊市末尾割肉,在牛市末尾满仓,从而完美的与行情擦肩而过。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牛短熊市,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进行择时,那又怎么确保牛市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参与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定投,通过拉长投资的周期,获取足够多的,成本低的基金筹码,从而静待牛市到来时能够乘风而起。

那就碰到一个问题,投资者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定投最好呢?是要在低估区域进行?还是任意一个区域都可以呢?下面我将拿上证指数为例,以汇添富上证综指指数基金作为定投标的,分别对比在市场低估和市场高估两个期间定投,一探定投收益的差距。

市场相对低估时更合适一次性买入

我们首先要学会判断市场的估值。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网站都提供各类指数的估值数据,比如投资数据网、理杏仁和且慢等都有。他们提供各种指数历史上的股指数据,包括PE和PB,还有所处的历史分位,以此衡量指数估值的相对估值水平。

根据理杏仁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上证指数曾在2014年1月17日曾出现过历史的估值低位,当时的PE不到10倍,处于历史最低的水平,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选择开始定投,那我们的收益会怎么样?

假设定投时间是3年,也就是从2014年1月7日到2017年的1月6日,基金的收益率为18.97%,而期间上证综指的涨幅是54.19%,也就是说我们用定投完美的错过了行情?为什么,因为再在开始定投不久,市场就开始了一路飙升,我们的成本也就越买越高,当然拉低了整体收益。

而如果我们在前两次市场出现低估的时候就开始定投呢?比如在2012年的11月,上证指数就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低估的位置,当时的PE只有10.24倍,处于历史分位的0.12%,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定投3年呢?

定投的收益率是51.41%,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是66.53%,我们跑输了指数约15个百分点。

而如果当市场进入低估的区间时,我个人反而倾向于一次性买入50%,然后留出部分资金用于市场继续下跌的时候进行补仓。如果市场没有继续下跌,而是继续上涨,那我也不再加仓。因为市场总是要回归的,低估是不可能一直存在。

假设我们是在2014年1月7日一次性买入汇添富上证综指的,就算拿着穿越熊市,一直持有到2017年1月6日,基金的累计收益率57.98%,比定投的累计收益率高出将近40个百分点。

而如果我是在2012年11月30日开始一次性买入,然后持有到2015年的11月30日,我的基金收益率是75.72%,超越同期上证指数约10个百分点。这就是市场低估的魅力,但要能够获得这样的收益,是需要漫长的等待的。

最近一次市场低估的例子就是发生在2018年底。2018年12月21日上证综指的估值进入了近10年来的低估位置,PE最低只有11倍,去到历史分位的20%以下,出现了明显的投资机会。如果这种时候,我们能够一次性买入,然后坚定持有,等待我们的就是2019年的这一波估值回归。

从2018年12月21日到2019年4月23日,上证综指的涨幅为26.11%,虽然我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样,但是在市场低估时候买入,足够低的成本是可以帮我们抵御绝大部分的风险。因为最坏的结果就是市场又重新回到2018年12月份的低位,但反过来这也是进场最好的时机。

所以市场低估的时候,反而是市场信心最不足的时候,包括2018年年底,敢于买入的都是外资机构,他们通过指数基金大举入市,也间接促成了2019年这一波的估值修复行情。

市场高估的时候适合分步离场

那既然市场低估并不是最好的定投时机,那如果在市场高估的时候定投,我们是否可以在市场随后的下跌中能够取得足够多的便宜筹码呢?

我们就以最近2015年的相对高估值的市场状况进行举例说明。在2015年6月12日的时候,上证综指进入了近10年来的最高估值位置,当时的PE是22.6倍,处于历史分位的68.5%的位置,假设我们在这个时候开始定投3年,会有怎么样的收益呢?

定投的收益率是3.77%,而期间上证综指的涨幅是-39.87%,也就是说定投的收益率跑赢了同类指数4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在市场相对高估的时候开始定投,就算随后开始碰到市场大跌,定投的收益率也能够跑赢市场,哪怕是碰到2015年这样的大熊市。

因为在市场不断下跌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定投收集了足够多的的筹码,拉低了整个基金的成本,使得市场在超跌反弹后依然能够取得正的收益。但是在市场高估的时候,最合适的方法并不是一直定投,而是分步离场,撤出一部分资金。

因为假如我们定投的时点是在这几年市场的高点,后面等待我们的是漫漫熊市,定投也只能是负收益。虽然可以跑赢市场,但是依然没办法让你的资产保值。比如2009年7月24日到2012年7月24日这段期间的熊市,即使你是通过定投,你的收益率依然是负的17.97%,虽然跑赢了同期上证指数-35.51%17个百分点,但无助于我们的资产保值。

也就是说,在市场相对高估或者高估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定投,而是进行定投止盈。谁都没办法判断市场的涨跌,但是投资者可以在市场过热的时候,或者市场高估的阶段,对于达到盈利目标的部分基金进行赎回,从而保护胜利的果实。

综上所述,在市场最为低估的时候定投反而不是最好的投资时机,而是在相对低估的阶段。在市场高估的时候,即使随后碰到了大跌,通过定投,我们也依然可以跑赢市场,但是碰到漫长的熊市,资产依然无法避免产生损失。因此在市场相对低估的阶段开始定投,在市场相对高估的时候撤出部分资金,也就是说要懂得止盈,而不止损。

比如我在2012年1月相对低估的位置进行定投,但是其实在2012年的11月、2013年的8月和2014年的4月,市场都出现更为低估的情况,假设我就在2012年认为市场低估了,开始进场定投,一只定投到2019年4月23日,我的收益率是32.09%,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是多少?是48.88%,我的定投反而跑输了市场?

为什么呢?因为我在市场快速上涨的过程中,也定投拿到了很多贵的筹码,我在2015年6月5日的时候,定投收益率曾高达117.94%,我还不满足,选择继续定投,也就是不止盈。

不要说我止盈在最高点,我在定投赚了70%、80%、90%、100%的时候分布离场,保全部分的获利资金,我的收益率将会得到大幅提升。这就是为什么要进行动态管理的原因。

上面的定投例子都只是用了3年的定投周期,如果我们用5年的定投周期,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论。但是从上面的案例,其实我们可以知道,定投最好的时机,不是牛市开始初期,也不是熊市开端,而是熊市的中后期,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不断下跌的时候收集便宜的筹码。那我们怎么判断市场是低估还是高估呢?可以借助一些第三方的数据网站参考历史上指数的估值水平,对比现在所处的历史位置,从而制定我们的定投策略。我们应该忠于数据,而少听各种专家的口号。

综上所述,定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投也是有适用条件和适用环境的。在市场高估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撤出部分达到预期收益的资金,等待时间机会;也可以在市场低估时,选择加大定投的金额,从而进行主动的成本管理,进一步降低定投的成本,提高我们未来的获利空间。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定投是否一定要在低估区域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Atlas亚特斯


1.作为一个投资者,首先你现要规划好,定投的时间长度

2.同时定投也不完全是低估的时候投,这个要结合整个经济面来看,以及整个市场的活跃程度,但是大多数散户是读不懂这个经济的,以至于整个大方向没有把握好。

3.中国股市是一个熊长牛短,做基金定投,只要坚持下来持到牛市,做基金定投是可以赚到钱的,但是普通投资者,很少有人能拿几年的。

4.低估的时候投,只是说自己大部分资金的成本比较低,赚的很多点,涨起来了再投,只是说更低的点位没抓住,但是只要大方向把握对了,选择正确入场时间,收益也是不错的。


投资是一种修行888


定投本质类似于"赌国运"——只要你选择的投资标的,或者所在国不发生崩盘风险,时间会帮你熨平一切波动。

这里我指的是,时间跨度达到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周期。在这样的周期,你总能买到相对便宜的基金。然后,通过积少成多,不断平摊投资成本,你就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

至于,是否要从“低估”区域才开始购买,这个思路更像是炒股,它需要每位投资者准确的猜中低点。而定投的产生,就是因为很多投资判断不准确,所以才有了"懒人投资"美称。

当然,如果投资者具备一定分析能力,准确性又比较高。确实可以在高位时候少定投,甚至不定投、或者降低仓位;而在低位时加大定投数额。这样获取更大的受益。

不过,考虑到绝大部分投资者的思路缺乏规划,两个思路同时执行,会让自己感到矛盾。所以,我个人建议选择两个不同的指数基金,一个只做定投,另外一个只做波段。


看盘狙击手


不一定,否则就不叫定投,但在股市历史低估区开始定投,有助于心理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