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的世界》第23章 逸闻轶事 第4节

第4节 社稷离乱人飘摇

黄飞虎回朝交旨,就说没赶趟儿,逆贼不知去向。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帝辛虽然不好再说什么,但对黄飞虎非常不满,又命大将雷开领三千飞骑追赶,终于擒拿殷郊兄弟押回朝歌。帝辛传旨将两个亲生儿子押往午门正法。闻讯而至的比干和众大臣竭力谏阻,帝辛置之不理,谁劝跟谁急。

帝辛特意降旨命令黄飞虎率御林军士押着殷洪兄弟二人,直奔午门刑场,摆开开刀问斩的阵势。午时三刻到了,两名分工协作的刀斧手正要举刀砍向死刑犯的头颅,忽见那东南方向喷出一道黑光,霎时刑场上空乌云翻滚,雷声大作,狂风四起,天昏地暗。等风沙平息下来,殷洪、殷郊已杳无踪影,暗自欣慰的黄飞虎进宫奏报说不好意思这次又没完成任务。气得帝辛大骂武成王黄飞虎存心跟自己过不去,指责黄飞虎跟反贼穿一条裤子,故意放走殷郊殷洪,随即掷出青铜宝剑,赐傻了眼的黄飞虎自刎。久违的比干闻讯赶来,祭出先王御赐宝剑,怒吼道:“黄飞虎乃是忠心为国之栋梁,谁敢斩黄元帅,我先王御赐宝剑不容情!”

帝辛晓得这把尚方宝剑的厉害,进退两难,要杀要剐由不得自己。这会儿,素面朝天的苏妲己出面装和事佬,也替黄飞虎求情,帝辛就坡下驴,哈哈一笑,释放了黄飞虎,说误会了误会了。从此,帝辛和比干之间的嫌隙深了一层,对不听话的黄飞虎也愈加防范。

黄飞虎反朝

新春佳节到了,殷商的文武百官携儿带女,有的还带着夫人,按例进宫给帝辛拜年。武成王黄飞虎的夫人贾氏也随丈夫入宫。贾氏容貌秀丽,天姿国色,帝辛早就打她的主意,苦于没机会,上次要杀黄飞虎也是想让贾氏先成为寡妇,以便得手。这一天聚餐完毕,苏妲己见贾氏登上摘星楼来闲看风花雪月,即与色胆爆棚的帝辛耳语一番,然后命宫女凤儿和娥儿,摆下酒宴,邀贾氏入席。

贾氏刚刚坐下,忽见奉御官来报:“大王驾到!”对帝辛好色成性早有耳闻的贾氏闻听,慌忙离席。传说中的情天大圣帝辛上了楼台,瞥了贾氏一眼,心荡神飞,主动走过去,热情洋溢地拉着贾氏的手,嘘寒问暖道:“美人美人,久闻久闻,名不虚传啊!”说时迟那时真的很快,这位情天大圣向近在咫尺的贾氏猛扑过去,贾氏躲闪不及,被这厮双手搂住,正待亲嘴,贾氏一个耳光扇在该流氓的脸上,一头把性侵者撞了个趔趄。恼羞成怒的殷商最高统治者一把揪住贾氏的云鬓,正要往栏杆下的坑穴中扔去。比干恰巧赶到,大喝一声,叫停受德小儿,怒斥道:“君辱臣妻,天理难容,黄飞虎将军忠心保大商江山,你、你、你却干出这等丧天害理之事!”纣王自知理亏,低头不语。贾氏拉住比干哭诉道:“老丞相,我夫君在朝是堂堂正正报国贤臣,我给夫君丢脸了,我是无脸再见夫君了,老丞相,永别了,你要为我申冤啊!”说罢,向同案犯苏妲己猛扑过去,牢牢抱住她,使尽平生之力,说时迟那时真的很快,贾氏就要抱着苏妲己往楼下蛇蝎坑穴里跳去。

众大臣闻声而来,苏妲己被搭救了,可是贾氏却一头撞在石柱上,又跳下了楼去,跌入蛇蝎坑穴之中,连声惨叫,死于非命。

身为西宫娘娘的黄妃本是黄飞虎的妹妹,闻听嫂嫂被纣王侮辱坠楼而死,心肝俱裂,泪流满面,立刻赶到摘星楼上,怒指纣王,骂不绝口。纣王本来羞辱难忍,苏妲己又在一旁火上加油,他口不择言,一手抓住黄妃鬓发,一手抓住裙带,猛然提起,摔死在摘星楼。

武成王黄飞虎闻听夫人贾氏和妹妹黄妃惨死,如五雷轰顶,怒冲霄汉,老泪纵横,愤然叹道:“昏君丧尽天良,此仇不报,枉为人也!”但闪念一想,我黄氏一门世享国恩,七代忠良,岂能因两个女子落个叛臣罪名?”犹豫不决的他强压心中怒火,踉踉跄跄地离开王宫,回到府中生闷气。部下们又气又恨,全体力劝飞虎反了。百思不得其解的黄飞虎在众家将激发下,即刻率领千名人马,杀到午门,要为贾氏报仇雪恨。

午门外,主要嫌疑犯帝辛亲自披挂上阵,与黄飞虎本人大战三百回合,招架不住,逃进深宫,紧闭宫门,传令御林军速来救驾。初战得胜的黄飞虎也不敢恋战,带领三千人马和降服的五百御林军士,一发儿杀出了朝歌城,一路向西,投奔西伯侯姬昌去了。

醒过神来的苏妲己提议派闻仲太师率大军趁此讨伐西岐,把黄飞虎和姬昌一并剿灭。帝辛想到闻仲跟比干十分交好,就请比干出面宣召闻仲回朝。身体极度虚弱的比干气急攻心,但又不得不说:“大王派闻太师出征西岐,师出无名,实为不妥,况黄飞虎未必逃往西岐,即使逃往西岐,忠于大王的西伯侯姬昌也要劝他还朝请罪。西伯侯为人光明磊落,对大王忠心不二。依老臣之见,对黄飞虎只有劝服回朝,让他立功赎罪,不可武力征服,逼得他走投无路,他就会死心踏地对抗我殷商,望大王三思。”

帝辛陪着笑脸,问道:“依王叔之见,只可文战,不可武攻,谁能担此重任?”比干道:“老臣愿往一趟,劝服黄将军回朝,乞大王不要问罪于他。”帝辛满口答应道:“只要能劝他归来,戴罪立功,朕可免他无罪。”可怜不得不替混账侄子擦屁股的比干领旨,即乘车起程,飞也似的追赶黄飞虎去了。

潼关解难

比干带着箕子、微子乘坐马车,经过千崖万豁,披霜饮露,日夜兼程,这一日来到临潼关附近。黄飞虎和他的父亲黄滚还有儿子、手下将领这时却都已经被不了解真相的死忠派、潼关守将余化擒拿,装入囚笼,正准备押往朝歌向帝辛请功。

比干见黄滚、飞虎他们被押在囚车木笼里,大呼:“黄元帅,为何你呆在囚笼里?”

余化近前向比干禀告:“黄元帅父子满门富贵,受尽国恩,意图投奔西岐反叛,末将职责所在,把守关隘,已将反贼人等擒拿归案,押送京师。”

比干听了大骂余化胆大包天,竟敢这样折磨忠臣父子,严词命他打开囚车木笼,快给放了,又命余化率众返回,由他本人处理此事。

费尽周折的比干释放了黄家父子、家将人等,兵驻临潼关镇,将就安息下来,然后请飞虎入帐,殷殷切切地劝道:“大丈夫应以邦国为重,社稷为家,不要因私仇贻误邦国。”他表示飞虎只要肯悔过,还朝保国,他保证帝辛不怪罪他,还要给二位贤夫人举行隆重葬礼,修盖庙堂。

比干说得口干舌燥,苦劝黄飞虎顾全大局。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后黄飞虎才表示,看在老丞相的份上,违心向帝辛请罪,请比干他们先行一步,他再休整几日,不日班师回朝。

剖腹剁骨

比干化解了黄飞虎的风波,一行人风尘仆仆从潼关赶回朝歌。在将进入朝歌城的附近路上,比干看见一群挺着大肚子的民妇被军士们鞭打驱赶着,后边尾随的百姓拼命地哭喊呼叫,鞍马劳顿的他急急催马过去看个明白。

百姓见比干来了,齐刷刷跪在地上,一叠声地高呼救命。比干问明原委,原来是纣王和苏妲己玩“剖腹剁骨”的游戏上瘾了,要拿这些孕妇继续玩下去,还要王公大臣陪他一起玩,这群孕妇是刚刚物色到的游戏对象。

比干气得浑身哆嗦,口鼻抽搐,大骂纣王丧尽天良。他即刻把压阵的主管恶来唤来,抽出先王御赐宝剑,就要把恶来处死。恶来慌忙跪在地上亮出御旨,求比干手下留情,他说大王有旨,不敢违命,求老丞相明鉴。比干打开御旨一看,还真是帝辛的亲笔授权书,只好放过恶来一条狗命。

朝歌城外,天色将晚,荒郊野地里,两副棺材正要下葬。闻讯而来的比干喝令停止,命人将棺材打开验尸。经查验,棺材里面躺着的正是那群百姓传说的两位被砍断腿骨的民夫,血肉模糊,血淋淋的腿骨露着白生生的骨茬子。

比干身边的人员都义愤填膺,公然鼓动造反了。目眦尽裂的比干却出奇地冷静下来,沉默不语。他思虑许久,缓缓正色道:“先王临终重托于我,毕生辅佐这个逆子安邦治国,保我殷商六百年江山社稷,死而得已。今若反了,战火一起,黎民涂炭,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代,我又有何面去见先王。汝等稍安勿躁,待我回到朝歌一定严加谏止这个昏君,叫他洗心革面,悬崖勒马,昏君若能悔过自新,还能延续我殷商天下。昏君若执迷不悟,那时再做打算也不迟。”

比干在朝堂见到帝辛,拒绝在帝辛专为他接风洗尘的豪华宴席就坐,当着一干王公大臣厉声诘问道:“老夫从潼关归来途中,见恶来抢劫民女,要剖腹验胎,可是大王旨意?残害民夫剁骨验髓,大王可晓知?”帝辛急忙摇头摆手说:“那都是佞臣小人干的坏事,他们打着我的名头蓄意制造事端,勾起民愤,毁我殷商河山,朕要问清察明,首犯从犯定斩不饶!王叔千万不要误中那些小人的奸计。”

比干听了纣王一番巧言蒙人的话,自觉错怪了帝辛,怒气稍稍平了些,但还是觉得哪儿不对劲,以帝辛近来的表现,这样的事情总少不了他的默许,不然他手下那些“临时工”也不敢明火执仗这么干。思衬一会儿,比干一语双关道:“姜王后、黄妃和贾氏之死都不是小人所为,你自己也要谨言慎行,扎紧王权的笼子,不使小人钻空子。你的荒唐行为激怒黄飞虎谋反,惹下宫庭祸端,我苦言相劝飞虎,黄将军才答应还朝保国。你务要吸取教训,重整朝纲,以延存殷商江山,不然,先王的尚方宝剑随时取你性命。”

纣王点头如啄米,口是心非道:“王叔教诲极是,侄儿一切照办。请王叔回府歇息,回头起草拟定治国大纲,重整朝政,振兴殷商,我等着您的奏折。”

性直的比干见帝辛面色虔诚,言辞恳切,便又以为这小子说的是心里话,是真悔改的表现,才安然回府去了,他哪里知道帝辛正在策划一个弥天大局。一场危及殷商社稷和他本人身家性命的大阴谋逼近了。

羑里之变

纣王接连出手诛子灭妻,杀戮忠贤,剖腹剁骨,残害百姓,一系列暴行传得满天飞。黄飞虎被逼反叛,却被比干拦阻下来,这一点让天下百姓和诸侯们对比干的公正公义形象大打折扣,认为比干还是偏向自己的侄儿纣王,护短。

此时,远在岐周的另一位辅政大臣西伯侯姬昌害怕受到诛连,敢怒而不敢言,只是时常为惨死的忠臣良将、无辜百姓叹息。谁知隔墙有耳,他的这种消极态度被佞臣崇侯虎派往西伯侯府的卧底打探到了。得到密报的崇侯虎在第一时间向帝辛告密说:“西伯侯这个人善于收买人心,累德积善,暗地里在岐周领地上纳贤招兵,不怀好意,恐将不利于大王。而今他又长嘘短叹,对大王深怀忌恨之意。为免除后患,请大王趁早将他除掉?也省得他到处造谣,抹黑您的形象。”好面儿的帝辛听了,当即发旨,借口宣西伯侯进京与比干一同商议国事,把西伯骗进京师,待要问罪处死。

纸里包不住火,问斩西伯侯之事轰动了全城,也传到了少师府。正在起草整顿朝纲文件的比干连续熬夜,病倒在床上,府中忽报帝辛要杀西伯侯,比干大吃三惊,悲从心来,仰天长叹:“昏君巧言误我,贪色失政,屠戮忠贤,残害黎民,这是天要亡我殷商啊!”重病在身的比干穿上朝服,挎上先王传留下来的尚方宝剑剑,跌跌撞撞,直奔宫庭面君保赦西伯侯去了。

朝堂之上,佩剑仗立于廷下的比干厉声质问帝辛:“闻听大王欲斩西伯侯,老臣与西伯侯同为先王指定的辅政大臣,不知他犯了何罪?”

帝辛答道:“西伯侯姬昌在岐周刁买人心,终日长嘘短叹,诽谤于我,有谋反之嫌。”比干道:“当今水旱连年,民不聊生,四方刀兵祸乱风起云涌,江山这等不宁,社稷如此艰难,大王非但不思整顿朝纲,重振国运,反而朝歌暮舞,屠戮忠贤,蹂躏百姓。那忠心耿耿的西伯侯谏议朝纲得失,本是分内之职,何来谋反?何来诽谤?何来长吁短叹?何来刁买人心?大王如此不辩是非曲直,必将要众叛亲离,殷商危在旦夕,江山难保!”

帝辛心里一百个不服,但他害怕比干那柄“上斩昏君,下斩佞臣”的御赐宝剑,他压住怒气,吭哧吭哧应付道:“王叔所言极是,侄儿赦免西伯侯便是。”

比干走后,帝辛欲兑现承诺,发旨赦免西伯侯姬昌,给比干一个交代。西伯侯的死对头费仲急忙进谗道:“姬昌那厮外貌忠厚老实,内藏奸诈,他在岐周招兵积粮,谋反之兆确凿。倘若大王听信老丞相护短之词,赦免姬昌回岐周老巢,岂不是放虎归山,蛟龙入海,后患无穷。望大王依前例处死姬昌,人都死了,老丞相那儿事后也无奈何。”

帝辛寻思良久,觉得这一招虽然缺德,但也可行,私下里而不是公开地杀了姬昌,比干再闹也于事无补了,骂就让他骂去吧,他总不至于真拿尚方宝剑杀了我这个亲侄子。帝辛就听信费仲的谗言,发旨:“常听人言道,西伯善演伏羲八卦,有预测先天命数之才,朕赐他常居羑里,研究伏羲八卦去吧!”打此,西伯侯姬昌就被囚禁在相州羑里(在今河南汤阴县),帝辛等他一有个风吹草动,就先杀了被软禁的他,再宣告天下。

一次,比干来到羑里地牢里探望西伯侯姬昌。二人畅谈黎民疾苦,邦国危急,额手喟叹,虽意志如一而却无计可施。比干离开羑里监狱,连夜赶到朝歌,见了帝辛,极言进谏,苦劝道:“西伯囚禁数载,时刻不忘大王免死之恩。据老臣观察,姬昌实无他意,只是忧心天下黎民安慰,望大王尽快赦他归国,西岐万民无不感念大王恩德。”

帝辛耍了个小聪明,说放了姬昌可以,但是要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来朝歌做人质,作为释放姬昌回岐周的条件,以防姬昌谋反。比干同意了这个条件。伯邑考来到朝歌,不久被泯灭人性的帝辛找了个借口杀了,把他做成肉羹,送给姬昌吃,以此试探姬昌的反应。周易八卦大师姬昌算准了帝辛的这一步,强忍悲痛吃了亲生儿子伯邑考的肉羹,还上表谢帝辛赐饭。帝辛觉得姬昌不过庸人一个,放下心来,加上比干三番五次劝谏,姬昌的心腹大臣闳夭又上下打点帝辛、妲己和费仲等人,姬昌终于无罪释放,出了囚禁八年之久的羑里监狱,返回岐周,发誓要推翻纣王,以报三代之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