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弱勝強,小魚也能吃大魚

市場不相信眼淚,市場競爭的勝利與儒夫無緣。在強大的對手面前,經商者必須拿出以命相拼的勇氣與對手競爭,才能搶佔市場中的制高點。成功的商人往往有以“小”博“大的驚人膽量,做出“小魚吃掉大魚”的非常規舉動。

以弱勝強,小魚也能吃大魚

薩奇廣告公司雖然白手起家,但公司從一開始就放眼國際市場,人們順著薩奇公司大肆兼併同行的軌跡可以看出薩奇公司“小魚吃大魚”的謀略厚黑竟爭。

以弱勝強,小魚也能吃大魚

1972年,薩奇兄弟在兼併同行對手方面初戰告捷。1976年,他們更是一鳴驚人,居然買下康普頓廣告股份公司英國分公司的絕大部分股票。這家公司在倫敦註冊,論規模是薩奇公司的兩倍。小魚吃掉了大魚。於是,薩奇兄弟得以在倫敦股市登記註冊,進入股票市場,通過控制股權的形式掌握了較多的子公司,為公司日後的多樣化發展奠定了基礎。繼兼併康普頓的英國分公司後,薩奇兄弟又毫不留情地一口吃掉了英國好幾家廣告公司。1979年,公司以560萬英鎊的價格購買加洛特控股公司,此舉使公司在倫敦站穩了腳跟,成為英國最大的廣告業集團

以弱勝強,小魚也能吃大魚

1982年,在廣告史上最大的一次合併中,薩奇公司出資530萬美元將紐約康普頓公司納人自己的控制範圍,取得了該公司在30多個國家的經營權。薩奇公司此舉不僅首次打進美國的廣告界,而且為在全球擴張業務奠定了基礎。對於這家已有75年曆史、資金雄厚,但發展遲緩的康普頓廣告公司,薩奇公司從倫敦派了一名新的總經理,期望恢復其在市場上的聲譽。在短短兩年內,這家公司的利潤率就從7%提高到10%。為了穩固在美國紮下的基礎,薩奇公司又於次年以1750萬美元買下了兩家中等規模的廣告公司,獲得了一大批於創新的廣告專業人オ及設備。同年12月,薩奇公司出售了3100萬美元新發行的美國儲備股票。1986年,薩奇公司的股票上漲了18倍。之後,薩奇公司又花了幾個億的投資兼併了幾家各行業的公司,獲得了大量的管理諮詢調研人オ、公關人オ以及銷售人オ,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公司。

驅使薩奇兄弟建立大型公司的企業動因並不僅僅來自他們對金錢和權力的渴求。雖然,在兄弟倆的一些觀點、言論中也可以找到某些金錢和權力的影子。

以弱勝強,小魚也能吃大魚

但是,他們之所以想建立一個世界規模的廣告公司還有其商業上的理由。因為他們相信,未來是屬於一小批像他們那樣的大人物的。他們認為,世界上大多數市場拓展得非常緩慢。與此同時,現代化使得人們需要同樣的東西和以同樣的方式生活,這個世界在文化上變得越來越相似。一個多國公司可以由於這種相似性而在世界範固內,或者至少在若干大的市場上,以同樣的方式銷售同樣的產品從而在那些規模稍次一點的競爭對手無法取勝的經濟範圍內獲得成功。無疑,這種論點對公認的市場正統觀念是一個大膽挑戰。後者主張公司應研究每個市場的具體需求並相應地改變調整它們的產品經營方針。薩奇公司之所以迅速發跡,就是由於兄弟倆敢於打破地區差別,不畏強手,同心協作的結果。

以弱勝強,小魚也能吃大魚

只要你有膽量,小魚照樣能把大魚吃掉。經商厚黑學認為,不懂得競爭的人,永遠都不會成為富翁。但是,競爭卻不是盲目地競爭,單靠膽量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足夠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