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和父母妥協

今天看到L君朋友圈曬他陪著爸媽在仙本那潛水,雖然他依舊還是單身,但真的由衷為他感到開心。

試著和父母妥協

一年前,L君突然說要請我吃飯,電話中慨嘆莫名,問之原因,卻死活不開口,總說些“說來話長”,“你來吃就對了”之類的廢話,搞得我一頭霧水,只得匆匆赴宴。

等到了地方才發現,不過就我倆而已。

“搞得什麼名堂?”未等落座,我便好奇詢問。

“我和我爸媽終於和解了,不幸的萬幸吧……”

“什麼亂七八糟的,你不是去看你姥爺嗎,和解什麼了?”

“就是催婚啊!都和你說過多少次了……”

“怎麼了?以後不催你了?”

“廢話,不然我請你吃飯幹嘛。”

看著L君悲喜交加的神態,我不禁也是一樂。

“喲,你成啊,來來來,咱倆小酌一下,祝賀祝賀!”

L君自從七年前大學畢業起,只要一回家,一定被催婚,每次催婚他就自閉,斷斷續續十餘次的相親,每次相親都要和父母大吵一架。

平心而論,L君是個好同志,90後,不高不矮不瘦,也不怎麼胖,大學瘦的時候有點小帥,性格斯斯文文,總是笑眯眯,對朋友極好,碩士一枚,學歷也還過得去,收入尚可,家境也不錯,就是比較宅,交友範圍小,勉強談過一回戀愛,偏偏生在一個5線小城的大家族,親戚時常往來。

L君的個人條件在家族中算是不錯,爸媽也算開明樂觀,但是一眾哥姐弟妹們早已紛紛結婚生子。頓時一切事業,學業統統都成了浮雲——父母眼紅的厲害,總是在催促著趕緊結婚,說是要趁著年紀還輕,幫著帶孫子云雲。他卻異常牴觸,覺得獨身習慣了,過得開心且幸福,不需要外人介入。

因為催婚的事兒,他家沒少爆發矛盾,大年夜都能吵的不可開交。後來每年過節,一向不喜歡出門的他,總會叫上好友出門旅行,甚至獨自旅遊,就為了離家遠一點。我時常問他都吵些什麼內容,他總說他也不知道,不知為什麼就吵起來,吵到最後彷彿應該立刻去越南買一個回來。

一回端午剛過完,他喊上寥寥幾個好友喝悶酒,藉著酒勁,他說:“我覺得自己挺過分的,但是以後除了回家看看姥爺,再也不想回家了”。

這回他們一家去姥爺家吃飯,快開席的時候,他逗逗小外甥,表哥無意中調侃了他一下,結果瞬間演變成全體長輩對他一個人單身主義的圍攻,他說不過,更氣不過,直接摔筷子走人,回家後更是爸媽的狂風暴雨。

最後只有姥爺一個人出面安慰他,鼓勵他,告訴他不要在意這些事情,只要他幸福就好。

這次回家L君是去見最疼他的姥爺最後一面,姥爺彌留之際,寵溺的望著他,當著他爸媽的面告訴他,雖然他沒有戀愛,沒有結婚,有點可惜,但是隻要他幸福,姥爺就一定會開心的,還叫他們不要再催了。

最後給姥爺火化的時候,L君說那一剎那感覺爸媽瞬間就老了十歲,十幾年第一次看到了爸媽哭得泣不成聲。

之後他爸代表他媽和他深聊,說他們倆再也不管他的戀愛結婚的事情了,只是希望他能夠幸福。還告訴他,姥爺離世的時候,他們想了很多,姥爺從小把他帶大,是最希望他過得開心幸福的人,但姥爺只是在意他活的開不開心,並不在乎他是否擁有一段親密關係,他們願意和他仔細聊,對他敞開心房,重新思考過去的態度和行為。

而且姥爺的離世,讓他們親身感受到了死亡,沒有了姥爺的存在,他們感受到了時間的上限——“既然我們的出發點都是讓你過的幸福,那麼這個幸福,只能靠你自己來判斷了,你已經長大了。”

說到這裡,L君眼裡充滿了一些晶瑩的小東西,我聽得也是感慨萬千。

“姥爺好像不喝酒吧,咱們以茶代酒敬姥爺一杯吧。”

“好,敬姥爺,其實姥爺會喝,醫生不讓,很早就戒了。”

“幹了。”

“幹了。”

那之後和L君就甚少聯繫,偶爾遇見,聽他說與父母大和解之後,家庭生活和諧的不得了,爸媽心安理得的享受著他的孝敬,報班學習各種新鮮東西,時不時來一個自駕遊,一路走遍祖國大好河山,享受二人世界,理都不帶理他。

這次出國旅行,聽說還是媽媽的一手操控——連網上訂票都學會了,讓他這個死宅當個甩手掌櫃,只負責當個翻譯——爽死他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