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类型和屋顶屋脊的样式种类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主要由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多种形式构成。每种形式又分为单檐和重檐,这样一来,便有非常多种组合方式。

中小型的庙宇建筑的屋顶以歇山顶和硬山顶为主,而大型的庙宇则较多采用重檐顶的形式。

泉州的关帝庙是由三间庙宇组成的,其中祀关公的主建筑采用的是山川脊,两侧建筑则是采用歇山顶,用来衬托出主建筑的地位。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类型和屋顶屋脊的样式种类

还有位于泉州市区的崇福寺的前殿、圆通宝殿、大雄宝殿的屋顶都是采用重檐歇山顶的形式建造的。

庑殿顶

庑殿顶是四面屋坡的屋顶,屋顶由前后左右四个斜坡面组成,所以又称“四阿顶”。前后斜坡相交而成正脊,左右斜坡和前后斜坡相交处成垂脊,垂脊共四条,因此庑殿项又称“五脊殿”。

闽南称庑殿项为“四导水”。闽南地区现存的庑殿顶建筑仅泉州文庙大成殿一例。大成殿为重檐庑殿顶,代表当时最高的建筑规格。

大成殿的庑殿顶同太和殿的形态不同,翼角起翘显著,正脊是曲线的,而且曲度较大。屋顶轮廊显得舒缓优美。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类型和屋顶屋脊的样式种类

歇山顶

歇山顶可以看成一个两坡屋顶套在庑殿项上,整座屋顶共有正面的一条正脊,两边的前后四条垂脊,四角斜向的四条戗脊。

共计九条脊,所以歇山顶又称“九脊殿”。歇山顶发展到后期结构构造比较复杂,形成的外貌形象也较为丰高。

闽南称歌山项为“四垂顶”。闽南的寺庙宫观广泛采用歇山屋项,漳州文庙大成殿,同安孔庙大成殿,安溪文庙大成殿,厦门南普陀寺天王殿均使用重檐歇山顶。

悬山和硬山式屋顶

悬山和硬山式屋顶部是两面坡,前后两面斜,在屋项正中最高处形成正脊。

闽南地区的悬山和硬山式屋顶,在前后两面坡的两端有两条与正脊垂直的脊,用来压瓦收边,也称为垂脊。闽南称硬山顶为“包规起”,闽南称垂脊为规带,起就是建造的意思。

包规起就是屋顶的重脊正好落在山墙之上,山墙把檁条的端头封包在墙内侧。硬山顶是沿海地区建筑使用最广泛的晨项形式。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类型和屋顶屋脊的样式种类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类型和屋顶屋脊的样式种类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类型和屋顶屋脊的样式种类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类型和屋顶屋脊的样式种类

闽南地处亚热带,气候较炎热多雨,但濒临大海,多台风暴雨,海风中夹杂海水对建筑物的腐蚀较大,因此使用硬山顶,保护檐口。

闽南地区称悬山顶为“出规起”,就是屋顶悬挑出山墙之外。屋顶木构架的檁条挑出山墙之外,这样可以保护山墙免受雨淋,但在山区以砖石为外墙的住宅也用出规起。

随着时代的进步,砖墙或空斗砖墙渐渐収代了夯土墙,但悬山顶依旧使用,看来使用悬山顶在当地已成为一种习惯。闽南地区的安溪、永春以及州的部分地区使用出规起。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类型和屋顶屋脊的样式种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