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给宝宝高质量的陪伴?

卜坤波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组图片,关于一个爸爸为女儿拍下的时间记忆。我很喜欢,喜欢的不仅仅是女孩的可爱,照片的唯美。更多的是因为,那一张张照片背景一样,只是时间不一样。看得出来,这是一组“时间,陪着孩子”,“爸爸,陪着孩子”的照片。

今天我就要写下我的经验:你以为每时每刻陪着孩子就是对的吗?你以为陪孩子时间就是越好吗?答案是:NO。那我们家长应该怎样陪伴孩子呢?看看这篇经验吧!

  1. 陪着孩子一起做游戏玩。

    陪孩子做游戏,是有必要的,但是你要记住你只是陪着他玩,你不是真正的参与者。你也不要表现的太兴奋,那样不真实,要给孩子一个真实的游戏状态。

  2. 陪着孩子一起做作业

    孩子做作业,你可以坐在一边看看书,做做自己的事情,不一定非要叮着孩子的作业,除非他真的需要你这样。这样让孩子感觉到你在陪伴着他,让他感觉你的世界里有他。

  3. 陪着孩子一起阅读

    亲子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亲子方式,陪伴方式。大家都知道的,可以选择在家,或去图书馆和孩子一块看书。

  4. 家务中陪着孩子

    不一定陪着孩子,就是以孩子为中心。你可以做着手中的家务,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陪伴方式啊!

  5. 工作中陪着孩子

    工作状态中,陪着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状态和态度。不是让孩子帮你工作。

  6. 陪着孩子一起去旅行

    有时间,有条件,和孩子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一下世界。

  7. 走亲访友时带着孩子

    走亲访友时,串门访户时,带着孩子,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环境和人,让他进入到你的世界。

  8. 陪着孩子一起娱乐

    家长娱乐的时候,适当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吧。

  9. 陪着孩子“孤独”

    当孩子想安静的时候,自己可以在一、离他不远的地方守着他,陪着他,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一直在他身边。

  10. 陪伴的同时,知道何时该放手。

    陪伴的最终目的,是放手。让孩子长大后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面对工作……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放手。

听大家说,宝宝三岁就应该开始学习汉字,所以我最近也开始让他识字,认字。平常由于工作太忙也没啥时间陪宝宝,更别说教他学习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爷爷奶奶在带。买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两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宝宝也跟着学,以后不好改(那段时间真是愁死本宝妈了)。

然后用手机给宝宝安装了一些教学软件,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用到后面都要钱钱。(只能各种吐槽,然后放弃不用)

然后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她用的【猫小帅学汉字】,不说别的,就完全无收费这项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险故事,宝宝特别爱听,现在我下班回来还会说:“麻麻,我给你讲故事”。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不仅加深宝宝汉字的记忆,还让我家好动的宝宝,乖乖的自己玩(自带滑稽)。


久隐517


高质量陪伴的关键词是“高质量”,这就表示了,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一心一意,不分心做其他事情(如刷手机、打游戏、玩电脑、办公等),对孩子投入100%的积极关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各位爸爸妈妈先牢记两个重要要素:无条件接纳和适时回应。

无条件接纳接纳的是孩子原本的样子,并且不能加入太多家长自己的个人评判。不够接纳的表现通常是忽视孩子的看法,强制孩子按自己给他铺的路发展。我相信每位爸爸妈妈都是深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爱不应该带有强权和专制,更不该给孩子贴标签去评判(如胆小、懒等)。科学的教养,允许并尊重孩子表达自己,才是对孩子爱的表达。

适时回应是需要您对孩子积极关注后才能做到的,指的是在孩子需要您的时候做回应。可能有些爸爸妈妈看的有点懵,什么叫孩子需要的时候?比如孩子正专心玩玩具,您一会儿问他要不要喝水,一会儿让他去另一个屋玩,一会儿又让他把玩具摆成某个样子,这就不叫适时回应,您这样做是在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再比如孩子在您后面一直叫妈妈妈妈,您却不理他,这也不是适时回应。所以,若孩子玩的过程中突然叫您,或是跑过来找您,您一定要去回应他,要是孩子想抱抱您,您也要回以他拥抱、亲吻,因为这些时候都说明孩子需要您了。

那么我们陪伴孩子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呢?其实什么都可以做的,和孩子一起读绘本、做游戏、聊天、户外活动、吃饭、玩玩具,只要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专心致志,哪怕每天15分钟,都是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了。

如果您有早教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或讨论哦!了解更多更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请关注“积木育儿”头条号或微信号。


积木育儿


陪伴孩子,每一位家长都会,但是,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未必会。高质量顾名思义就是不仅仅只是带着孩子疯玩,不仅仅是只陪孩子说说话而已,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如何做到高质量陪伴?这是二者必然联系的一个问题。那么,家长怎样才能给宝宝高质量的陪伴?分一下几个方面谈一下:



把陪伴变为培养

父母在陪伴孩子时,不要只是一味的带孩子出去玩玩,陪孩子做做游戏,满足孩子的各种求,这看起来家长不是在陪伴孩子,而是一个陪孩子消遣时光的家长。陪伴孩子要有质量,有高质量。把陪伴通过引导变成培养。

1.倾听孩子的心声

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总是询问孩子学习怎么样,哪位同学欺负你了,哪个老师好等等。要找到某一个点切入,如:引导孩子主动说出学校里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情,(因为孩子最愿意讲学校发生的事情)孩子一定会讲得兴致勃勃。自己从中观察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引导孩子学会思考。

然后,再引导孩子,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如何做?让孩子说出心里话,如果孩子说的不够正确,家长要适当引导,如果说的正确,则加以肯定。培养孩子有一个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遇事多动脑思考,从小培养就孩子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2.做游戏、懂团队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或踢球、或搭积木。动手的过程也是动脑的过程,家长要利用活动的过程教育孩子要有团队意识。无论孩子有多小,这样的教育一定不能少,并且在与孩子做活动时,一定也不要故意输给孩子,要让孩子懂得,很多事情和结果是自己有能力争取来的;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事情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并且要有责任心。

3.带孩子到公园玩

当家长带孩子到公园或者公共场所玩时,家长首先要陪孩子在公园散步观赏景色或是玩大型玩具。但是,当孩子兴尽后,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或其他垃圾,给孩子一个榜样,并且鼓励孩子去做。让孩子养成不随手丢垃圾的习惯,并懂得,遵守公德这也是他的社会责任。

综上,无论你的宝宝大小,家长都要给孩子积极的正面的陪伴,并且把陪伴边做有成就的培养。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小,什么不懂,其实不然。孩子的内心什么都懂,就看家长如何引导和教育。

最后想说,陪伴孩子,不如培养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同时适时培养孩子。


教师催乳师教你育儿


陪孩子阅读陪孩子玩游戏陪孩子旅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