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有一个老师所教的班平均成绩99.6,请问这样的成绩真实吗?

寒石冷月


不请自来。

因为看到这个问题,想起来一个笑话:

有次社里进行突击考试,满分120的题,许多人考了七八十分,经验丰富的,也就是九十多分,没有超过95的。

可是这些人中,出了一个最高分117分。是个女孩子,平时工作能力中上,大家都很诧异。

有朋友去问她,开始听说自己是第一名的时候,还很高兴,可是一看大家的分数,不由得脸红了,不住声地说:“丢死人了,丢死人了。”

原来,她这两天在准备考试,恰巧练习了这套试题。

另一个例子:

高一的时候,有个朋友从隔壁班拿来了一套英语卷子,我们几个一合计,怕老师课堂提问,都“复习”了一下。

没想到老师却用这套试卷来考试,我们几个顿时慌了神,“这可怎么办,考太高了不合适,太低了也不合适。”

于是,成绩出来了,我们一排几个清一色的九十多分,成了班级的一道尴尬的风景。

推理到这道问题上,同样是这样,一个班级尤其是一年级,数学满分,甚至语数双百很多,我都是相信的。可是班级的平均分的高低,却取决于班里的短板。你可以想象一下,班里的最低分(倒数第一)要多高才能得到99.6的分数?

真的,九十七八分我觉得都是极限了,每向上突破一个小数点,其实都很困难。即使整个班透了题,想达到这个分数,都是很了不起的。

那些不相信的朋友,可以自己算算,我说了,别盯着高分,一个班有几个“犯迷糊”的小朋友,平均分就下去了。

可是,哪个班没有这样的小朋友存在呢?


锈的钢


如果试卷满分是100分,这样的平均分的确令人惊奇拍案。也就是说这个班级的学生几乎人人满分,常言说,五个手指头伸出来都长短不齐,看来这个常识要被颠覆了,就有这样天生异禀之人,五个手指头偏就一样长!

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一线教师眼中最美的风景就是班级学生的平均分,那关系到教师的荣誉、收入和工作持续。老师表面上和和气气,但是私下里明争暗斗才厉害着呢,质疑这样的分数的也常常是同事,郭德纲说,只有同行之间才有赤裸裸的仇恨!

再看问题下面提供的背景材料,平行班均分也在95.7,四舍五入96分,与最高分相差3分多一点,作为百分制试卷这样的差值是可以被允许的。

平行班相差4分,从常理上还是说得通的,但是班级平均分接近满分,这就有些违背常理了,常言说反常之下必有“妖孽”!

这“妖孽”是什么?当然是试卷泄密了!这种“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这里教学竞争厉害,期中期末都是县统一试卷,就以最不容易拉开差距的语文分来说,兄弟学校每次平均分常常比我们高出十几分。我们多方探听,终于有人从兄弟学校学生的嘴中听到一句话:“许多题目我们昨天才做过!”

这话让我们顿时如释重负,心里陡地释然,原来如此!可是我在附议之后,其实心里明镜似的清楚:我们的生源、师资、管理、备课、教学、管理与兄弟学校相比真的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而我们特别乐意在教学之外的地方找原因,抓到一点蛛丝马迹,我们就仿佛胜利了,失败也要为失败找到一个能够说服我们自己的理由。这是不是有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

在你没有找到证据时,最好别胡乱怀疑,你不能做到的事情,并不代表别人做不到!更何况这是一年级的考试呢;山东某中学老师把高考语文平均分教到130多分,这不同样令人怀疑吗?可是有谁怀疑呢,直把他当作英雄一样崇拜!

见贤思齐永远是克服老师“文人相轻”庸俗习气的法宝;退一万步讲,他这次是弄虚作假,但是记着鲁迅一句话“捣鬼有术但必毕竟有限”,看他能猖狂到几时!

做人还是厚道一些好,更何况是老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