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蜀地的蠶神馬頭娘與獅身人面像類似,它帶來了絲綢之路的繁榮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唐人李白在長詩《蜀道難》中吟道:“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這蠶叢、魚鳧何許人物?原來他們都是部落時期蜀地的酋長。魚鳧原指魚老鴰,是一種捕魚的水鳥,這裡指魚鳧王。魚鳧王及其部族生活在成都溫江萬春一帶,以漁獵遊牧為主。魚鳧就是他們崇拜的圖騰,至今溫江尚有魚鳧王墓、魚鳧城遺址等。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李白

蠶叢也是蜀王,比魚鳧王還早。據說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樣向前突起,頭髮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樣式向左交叉。最早他居住於岷山石室中,後來率領部族從岷山到成都平原居住,開創了古蜀國的燦爛輝煌。這蠶叢王把野蠶孵化成了家蠶,在蜀地發展蠶桑,因此國人才能穿上華麗的絲織品,並最終開闢與世界交流的絲綢之路。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古蜀人

蜀地漢族民間信仰中的蠶神,即蠶叢氏,傳說他曾服青衣教人蠶桑,肇興蠶織,死後被尊為青衣神。不過在男耕女織的傳統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格局,決定了蠶桑與女性關聯更多,民間信奉的司蠶桑之神是位女性,即馬頭娘娘。馬頭娘娘並不是馬首人身,這跟埃及的獅身人面像不一樣。在舊時的塑像或畫像中,就是一位妙齡女子站在一匹馬的旁邊。因此人們又稱馬頭娘娘為蠶女或蠶姑。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馬頭娘娘

綿竹城南四十八里,觀魚場下石亭江東岸趙家嘴,有蠶女墓和蠶姑廟。現已毀於戰火,但遺址尚存,老輩人仍能回憶起當年蠶姑廟香火鼎盛時的狀況。我曾在觀魚工作了四五年,那時觀魚鎮尚沒有跟新市鎮合併。觀魚是個偏遠鄉鎮,位於綿竹縣境最南端,全鎮疆域如一不等邊三角形,兩面臨河一面靠陸,東隔馬尾河、射水河與旌陽區孝泉鎮、景福鎮相連;南面小三角處隔石亭江與廣漢金輪鎮相連;西南隔石亭江與什邡禾豐鎮相望;西與本市新市鎮毗連,北與本市齊福鎮接壤。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綿竹

觀魚位置偏遠,主要原因是境內河流太多,射水河、馬尾河、石亭江都在境內經過。特別是兩縣相鄰的界河,因為屬地利益的關係,沒有修橋,這完全制約了觀魚經濟的發展。觀魚曾經也算魚米之鄉,這從地名就可見端倪,譬如打漁院村、兩河口村、古家灣等,而趙家嘴就是一塊長舌頭似的狹長河壩。我多次在趙家嘴去玩,看那些打漁人勞作,有的用魚老鴰,有的直接撒網,但就是沒有發現蠶姑廟和蠶女墓。但這並不等於觀魚沒有這兩處古蹟,民國八年黃尚毅主編的《綿竹縣誌》說得很清楚,現在有些專家考證說蠶女墓及蠶姑廟原址在對岸的景福鎮,我覺得應該是有待商榷的,這似乎是爭奪名人資源的一種形式吧!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拜祭蠶神

毋庸置疑,蠶神崇拜廣泛流傳於出產絲綢的地區,各地也修建有蠶姑廟,甚至日本東北部也有。但景福鎮和觀魚鎮僅隔著一條河,相距不過幾十米遠,這就有必要以正視聽了。杜光庭《墉城集仙錄》卷六“蠶女”中雲:“今其(指蠶女)冢在(蜀)什邡、綿竹、德陽三縣界,每歲祈蠶者,四方雲集,皆獲靈應。蜀之風俗,諸觀畫塑玉女之像,披以馬皮,謂之馬頭娘,以祈蠶桑焉。”這段記述也充分證明,蠶女墓就在觀魚鎮,因為觀魚鎮的地理位置完全與之吻合。

《綿竹縣誌》中,記載著蠶女的典故:“昔帝高辛時,蜀無君長。有人為鄰境所掠者,其妻誓曰,能還吾夫,即以妻女。其家馬絕絆而去,數日馱其夫歸。馬見其女輒嘶鳴,妻以誓告夫。夫怒殺馬,而曝其皮。女過於側,皮卷女飛去。異日得皮於樹上,女化為蠶。”故後世養蠶者供馬頭娘以志紀念。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蠶神

故事大意說:遠古時期,當時蜀地沒有蜀王,都是些零零星星的小部落,人民也在這些部落首領的統攝下各自過著聚族而居的生活,這樣的生活狀態難免會引起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吞併和戰爭。有一次,某人被相鄰部落抓走了,其妻發誓說,誰能把我丈夫救回來,我就把女兒嫁給他。這馬聽了,高興得不得了,便偷偷地跑去把主人馱了回來。但是此人一聽要把女兒嫁給馬做老婆,就不幹;馬當然很生氣,又是跳又是嘶鳴,還以絕食相威脅,這人一氣之下把馬殺了,剝下的皮和肉都晾在院中。這天女兒從馬匹旁經過,那張馬皮突然跳起來,一陣風似的把她捲走了。過了幾天,人們看見馬皮落在對面的桑樹上,女兒變成了一條蠶,正在吃桑葉。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蠶寶寶

這蠶姑的傳說與愛情無關,因為人馬異類,豈能婚配,註定了這是一場悲劇。但故事似乎在告誡我們做人信守諾言,哪怕是對於馬這樣的動物,也應該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只是可憐了那個女子,無端地成了一件犧牲品,這都是她母親“即以妻女”所導致的後果。不過蠶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世上多了一種蠶這樣的昆蟲,而人間多了絲綢這樣的奢侈品,也給絲綢之路的貫通打開了一條口子。蠶叢也好,蠶姑也罷,都證明了養蠶源於川西平原,這也是造就川西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的助推力。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養蠶

養蠶是家鄉的傳統。過去的馬桑,和鄉村的其他雜木一樣,全靠自然成長,沒有人在意它們的生老病死。我們對桑樹的印象,只在於秋季那紫紅的桑葚,帶給我們的口腹之慾。別看滿樹都是桑葚,吃起來卻也有些講究。不說它形狀各異大小不一,就說色澤吧,那淺紅泛黃身上還帶有綠點,是完全沒有成熟的,咬起來生硬沒有啥水分,乾巴巴的嘗不出什麼味道來,外部呈紅色或紅黃色且有光澤的為半熟,一般較酸,吃上幾個就會倒牙,只有那些紫中泛黑光,周身烏亮、乾淨新鮮、個大籽滿的為最好。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桑葚

民謠雲:“桑果紅,好喂蟲;桑果烏,好餵豬。”看起來是罵人的話,有些不雅,實則告訴我們怎樣判斷桑果成熟與否。桑果味甜汁多,在水果匱乏的時代,那可是我們眼中的美味兒。我們想盡一切辦法,要麼爬上樹去摘,要麼站在樹下用竹竿打,要麼直接將枝條拉下來,反正務必將桑果採下來。講究點的會用清水將桑果淘洗一番,而我們通常就邊摘邊吃了。等到一大把桑果吃完,嘴唇和牙齒都變得烏紫起來。大人們則會將飽滿的桑果留下來泡酒,桑果與高度白酒的結合,那可是農人們解乏的良藥呢。偶爾冬天打霜後,我們也會採摘點冬桑葉儲存起來,可以用來治治感冒咳嗽,也算藥引子吧。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繅絲

後來良桑(良種桑樹)在本地大量地推廣,這良桑枝幹不高,樹冠很大,最主要的是桑葉肥厚多汁,而且可以長到蒲扇大。只不過每年都要嫁接,以維持良桑的雜交優勢。良桑以出產桑葉為主,要吃桑果,還是得找那些馬桑才行。1987年至1992年左右,本地每家每戶都養蠶,而且一年可以養四茬。本地有兩家鄉鎮企業絲綢廠,相隔二三十里,分別在富新場及臨縣的柏隆鎮。它們出口生絲以及絲綢製品,需要大量的原料。

鄉政府特別重視養蠶的推廣,鄉鎮上有專門的蠶繭站,收購蠶繭,進行粗加工,也有蠶桑技術員,進行指導。這當然是農民增收的好辦法,開始是村社幹部帶頭養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家發現養蠶的確見效快,能掙錢,於是紛紛在責任田裡栽種桑樹,準備大幹一場。多的人家養幾張紙,我們沒有那麼多蠶房,每次也起碼養一張紙。一張紙可以分成十成,一成紙至少需要一分田左右的良桑桑葉。紙上都是蠶卵,密密麻麻的,由生產隊的技術員將小蠶孵出來後,母親就把我們訂購的小蠶帶回來飼養。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絲綢旗袍

小蠶要吃切碎的嫩桑葉,而且不能沾點露水。因此早上採摘回來的桑葉,都得用毛巾一片一片地挨著把桑葉上的水汽抹掉。蠶很貪吃,只要有桑葉,它們就沒有閒著的時候。頭部上下襬動,嘴巴不停地咀嚼,別看它們咬得小,可是你待會去看,那些桑葉被吃掉的面積就會不斷擴大。“蠶要勤剔,娃要勤洗!”這是母親養蠶的口訣。“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著中庭梔子花。”唐人王建的《雨過山村》就反映了“浴蠶(剔蠶)”這個環節。養蠶的活路多,它們吃得快也拉得快,這就需要不斷地給它們添桑葉和打掃衛生。

蠶拉的糞便像麥乳精狀,又細又黑的顆粒,母親不許我們稱為“蠶屎”,而稱為“蠶沙”,這自然是一種避諱了。“剔蠶”就是把幼蠶從一個簸簸(一種竹匾,直徑一米多)轉移到另一個簸簸,在轉移的過程中,那些蠶沙和桑葉的莖杆就處理掉了。每轉移一次簸簸,你都會發現蠶兒又長大了一些。這樣一來,需要的簸簸就越來越多。我們家專門把堂屋騰出來做蠶室,用竹竿和木料搭成一層層的架子,每層架子上都放滿了簸簸。上上下下地端簸簸,成了一件體力活,累得母親腰痠背痛。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絲綢之路

蠶的生長速度極快,經過四次蛻皮,就長成四釐米左右的大蠶了。那時候,你走進蠶房去,沙沙聲不絕於耳,就像在雨中漫步似的。蠶長得快,也吃得多,你剛把桑葉蓋在它們頭上,等會兒你去看就已經吃完了,又得趕緊添上。一畝地的桑葉,母親和我們要揹著背篼採摘幾趟,才能供應上。蠶兒生長期間,桑葉的安全至關重要,相鄰地塊都不能噴灑農藥。要是蠶兒吃了帶毒桑葉,立刻就會死掉。夏天蠶室要做紗窗門,進進出出都得關好門窗,防止綠蒼蠅飛進來。綠蒼蠅喜歡在蠶的身上產卵,蠶被蒼蠅叮過後就不吃桑葉了,成了殭蠶,當然也不會做繭子。冬天要給蠶房升溫,一般都是用兩百瓦的燈泡來取暖。因此養蠶雖然來錢快,但是如果不注意細節,很可能空歡喜一場。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絲綢之路

等到大蠶的全身變得透明,母親就把它們放到油菜秸稈或小麥草做成的蠶山上去。它們在那裡不斷地吐絲,把自己圍在當中,最後就成了一個個潔白的橢圓體的蠶繭。這時候,母親就把蠶繭一個個摘下來。這是我們家最高興的時候,因為這些白花花的蠶繭轉眼間就可以換成現錢。因為兩家絲綢廠爭搶原料,結果蠶繭的價格一漲再漲,蠶農們笑得合不攏嘴。我們在家裡,就有商販上門收購蠶繭了。養蠶,遠遠比養豬划算,只不過勞動強度還要大些。

東家西家罷來往,晴日深窗風雨響。

三眠蠶起食葉多,陌頭桑樹空枝柯。

新婦守箔女執筐,頭髮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後今年好,滿簇如雲繭成早。

簷前蝶車急作絲,又是夏稅相催時。

明人高啟的《養蠶詞》,雖說代替蠶農說出了對苛捐雜稅的不滿,但是也生動地刻畫了蠶農的勞動場景。儘管過去了數百年,但養蠶的手工勞作仍然沒有改變。與之不同的的是,繅絲在現代已經實現了工廠化,這說明社會分工還在不斷細化。可惜這樣的好日子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惡性競爭,加上鄉鎮企業經營不善,兩家絲綢廠相繼倒閉了,蠶繭價格一落千丈。鄉親們無奈地砍掉了責任田裡的良桑,又開始探索其他的發財之路。而母親又回到了灶臺邊,操持家務,養雞養鴨,開始了週而復始的日子。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收蠶繭

如今的鄉村,別說養蠶,就連雞鴨鵝兔這些畜禽農人也很少打理了。大家都外出打工去了,在工廠上班一個月,雖然辛苦點,遠離家鄉,但月薪可以抵得上幾畝地的收入,想想也算值了。鄉村延續了數千年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算是徹底解體了,留在鄉村的只是老人和孩子。等到臘月底正月初,鄉村裡也會熱鬧二十來天,鄉場上也會變得人流如織,吆喝聲不絕於耳,但那只是一種幻相。

源于蜀地的蚕神马头娘与狮身人面像类似,它带来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圖注:大美鄉村

等到正月十五一過,青壯年們又揹著行囊各奔東西了。我知道,他們在年老體弱時,也許會回到鄉村終老,但他們的下一代呢,既不會幹農活,又融入不了現代都市生活,他們的出路又在哪裡。我們的鄉村都在淪陷,我們再也回不到曾經的鄉村時光。找不到出路的年輕農人會向盲流一樣在社會上游走,這是一個頗為嚴峻而現實的問題,也許它會影響中國的未來走向。(彭忠富/文;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