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养蜂为什么一年只取一次蜂蜜,你知道真实原因吗?

土法养蜂,说通俗点就是用木桶养中华蜜蜂。农村人会把树木树心掏空,打几个孔,四周缝隙用泥土或牛粪蜂好,然后就放到野外,当春季分蜂季节时就会有蜜蜂入住。期间任由蜜蜂自然发展,等到秋末再收取蜂蜜。这种方法养蜂比较符合中蜂的自然生存状态,偶尔养几群蜜蜂,再取些蜂蜜还行,但是如果大规模土法养蜂,不仅蜂蜜产量不高,管理上也十分费时费力。为什么土法养中蜂一年只取一次蜜?有人会说因为要保证蜂蜜品质,一年取一次的蜂蜜质量是好,但是这只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是土法养蜂管理上的不便导致了土法养蜂一年只取一次蜜,现在就做简要分析。

一、木桶养中蜂检查蜂群费时费力

要检查木桶的蜜蜂,你只能把木桶倒放才能看到蜂巢。首先你要准确判断巢脾的朝向,这个很关键,如果把木桶倒放时不是蜂路朝下而是子脾面朝下,由于蜂蜜和子脾重量过重,那蜂巢就会断开,蜜蜂瞬间炸窝乱蜇人,蜜蜂和蜂王会被巢脾压住导致死亡。有时木桶和蜜蜂重量很重,木桶倒放的时候养蜂人是真的很费劲。倒放好蜂箱后还不能完全检查蜂群的情况,你只能看到部分巢脾,想看里一些还需要用烟赶蜂查看,查看完毕后还要把蜂箱搬起放回原位,实在费时费力。

土法养蜂为什么一年只取一次蜂蜜,你知道真实原因吗?

土法养中蜂

二、无法控制分蜂和割除多余雄蜂

蜜蜂要多产蜜,蜂群的群势一定要强,强群才能夺得蜂蜜高产。但是木桶养蜂就无法维持大群,因为你无法控制分蜂。特别是春季分蜂季,你根本无法完全毁除王台,因为你看不到蜂巢里面的王台。这就导致木桶养蜂经常分蜂,有时一群蜜蜂可以分出3到4群,更有蜂群分蜂到原群没有蜂王最后灭群,当然也不可能取到蜂蜜。蜜蜂经过多次分蜂后群势大大减弱,在外界大流蜜的时候不停的分蜂,但外界花期快结束时弱群也只能存点蜂蜜度夏,再加上蜂群中雄蜂数量过多,耗蜜多,基本无蜜可取。但是有经验的养蜂人会及时毁除自然王台,割除多余雄蜂蛹,到夏初还是能取些蜂蜜的。

土法养蜂为什么一年只取一次蜂蜜,你知道真实原因吗?

春季蜜蜂分蜂树上结团

三、取蜜的方式——杀鸡取卵

土法养蜂取蜜就是蜜、卵虫、封盖子脾一起都割下,然后把蜂蜜压榨出来,卵虫脾就扔了。这种取蜜的方式就导致蜜蜂群势快速削弱,要恢复之前的群势又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这样就不能做到一年多次取蜜。当然有经验的养蜂人会在蜜蜂断子时取蜜,尽量做到不伤蜜蜂不伤子脾,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会损失一部分子脾。农村有句俗语:“端午到,芦苇花谢,蜂断子,可取蜜”。这句话基本意思就是大概在端午节前后,快入夏,野外的芦苇花谢了,蜂王产卵减少准备度夏,这时就可以取蜂蜜。

土法养蜂为什么一年只取一次蜂蜜,你知道真实原因吗?

土法取春蜜,只要蜂蜜不要子脾

四、无法及时更换蜂王和旧巢础

蜂王寿命可达3年之久,年龄越长产卵能力弱,蜂群的发展后继乏力。土法养蜂就无法及时更替老蜂王,基本就是等新蜂王快出台前2到3天,老蜂王分蜂飞走完成原群蜂王更替。还有就是蜂群自然更换老蜂王,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土法养蜂由于老王不能及时更替,不利于蜂群快速发展,蜂群不强采蜜也少。中蜂喜欢新巢脾,不喜欢老巢脾,而且中蜂还喜欢啃老巢脾,导致箱底蜡渣堆积,极容易滋生巢虫,巢虫对中蜂的危害很大,严重时蜂群容易飞逃,蜜蜂由于受到巢虫影响,基本是取不到蜂蜜。

土法养蜂为什么一年只取一次蜂蜜,你知道真实原因吗?

土法养蜂取冬蜜

土法养蜂为什么一年只取一次蜂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难于管理。总结一下就是管理上困难导致蜜蜂分蜂削弱群势,不能及时割除雄蜂导致大量雄蜂大量耗蜜,老王无法更替蜂群后继乏力,无法更替旧巢础导致巢虫滋生毁坏蜂巢影响蜂群发展,杀鸡取卵式的取蜜制约蜂群发展。所以土法养蜂取蜜一年就取一次,基本一箱只能取个10来斤甚至更少。当然有些有经验养蜂人如果管理跟的上,蜜源条件好,一年可以取两次,一次是端午节前后,一次是12月份取的冬蜜,一箱蜜蜂也能取个几十斤蜂蜜。

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积极讨论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