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GBN觀察 | 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作者 | 契 形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領勢先行,東風日產人走到哪說到哪。

“領自我進化之勢,領行業未來之勢,領時代發展之勢。”2019年4月16日,第18屆上海車展東風日產發佈會現場,站在第14代軒逸身邊,東風日產副總經理陳昊張開雙臂,主動擁抱未來。

8天前,上海佘山,重回原點的逍客在一場沉浸式體驗中煥新上市,一席休閒正裝的陳昊表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啟新程,領勢先行。”

GBN觀察 | 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私下裡、會議上,東風日產內部討論領勢先行的聲音越來越多。

領勢先行第一次成為主題是在一個月前。3月18日,廣州花都,東風日產舉行2019年事業計劃宣講暨形勢目標教育工作會,此前一直精耕細作的東風日產突然宣佈要刷新自我,領勢先行。

這次會議上,他們反思內部危機意識淡化,談論企業慣性思維以及重新喚醒團隊狼性,發出進攻市場號角,進行了一次靈魂深處革命。

16歲的東風日產主動求變,刷新自己。

看起來沒有必要。

此前四年,東風日產影響力逐年攀升,不僅能順勢增長,更是能逆勢上揚,錘鍊出更具韌性的百萬體系,是最為穩健的百萬汽車企業之一,包括軒逸、奇駿以及逍客始終位居細分市場前列。

今年一季度,東風日產終端累計銷量250986輛,同比增長3.4%,在春寒陡峭中脫穎而出。它一直在穩健軌道上行駛。

GBN觀察 | 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另一面,變常常意味著風險。處於東風公司“雙四百”戰略攻堅期,當神龍公司與東風乘用車仍深處調整,作為東風公司旗下最穩健的壓艙石,東風日產的戰略切換有些驚心動魄。它本可以不需要面臨難以承擔的變革風險。

但懷揣著巨大的勇氣和決心,東風日產選擇轉身,要在進攻中領勢先行,它看到了什麼?

01.

變的需要

為什麼要變?

市場見識到了東風日產海平面波瀾不驚,但它卻能清晰感知水面下的波濤洶湧。危機感從未遠離東風日產。

從2015年開始,市場就逐漸習慣東風日產以穩健步伐超額完成銷量目標,體系競爭、精耕細作已成為市場最為熟知的單詞。

但東風日產和市場太習慣這樣的溫床,習慣到有些麻木,甚至有些淡化市場競爭趨嚴的一幕。

GBN觀察 | 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近些年,在衝擊百萬輛、穩固百萬輛體系的過程中,我們的目光越來越聚焦於自身,淡化了對行業和競爭對手的關注。”反思從陳昊開始,他擔心的是,躺在成功的功勞簿上,東風日產會忘記市場競爭的殘酷。

是的,在過於求穩的心態下,東風日產最近幾年失去了原有裂變的創新能力,不再讓市場感到驚喜。

這種情況並非孤例。成立時間更早於東風日產的某美系車企長期運轉之後,逐漸失去對市場精準判斷,暮氣沉沉中缺乏變革的勇氣與智慧,這讓它看起來很難應對目前困境。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最擔心的事情是,是我們自己,阻擋了我們的銷量目標。”陳昊擔憂,企業長期成功滋生的惰性一旦蔓延,其後果可想而知。

競爭激烈的市場更為它輸送了一絲愁緒。

從J3對比來看,近5年來東風日產的排名遭遇嚴峻挑戰,自2016年來,本田汽車、豐田汽車強勢發力。此外,東風日產主要依靠軒逸、奇駿以及逍客三款主力車型帶動增長,它期待更多車型成長裂變,強壯東風日產。

GBN觀察 | 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現在的局面是,位居行業第五的東風日產與前三位仍有較大差距,與身後的主機廠沒有拉開明顯距離,前有強敵,後又追兵。

東風日產非常明白,對於承擔東風有限“TRIPLE ONE”新中期計劃以及2022年成為合資品牌TOP3,成為東風公司最為穩健的壓艙石,它必須轉身,必須進攻,進攻,再進攻。

“只有努力衝刺,進入200萬俱樂部,才能擁有更多話語權,才能擁有切實的安全感。”為此,陳昊提出了東風日產要領勢先行,領行業之勢,領未來之勢,“從今天起,需要忘掉百萬,重新開始!”

他解釋到,所為“先”,就是爭當東風公司領頭雁,責無旁貸;作為日產雷諾聯盟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實現者,也必須持續向前,還要先人一步繼續保持領先優勢。所謂“行”,就是做行動,要拼命奔跑,還要與時俱進,在奔跑中創新,在創新中奔跑,才能真正做到領勢、才能做到先行,才能真正在“三個領先、一個率先”中引領發展,成為先行者。

GBN觀察 | 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慶幸的是,這是一艘從未偏航的百萬鉅艦,它擁有經歷市場錘鍊的強大百萬體系,它有一支久經沙場、作風硬朗的優秀團隊,它只是需要喚醒危機意識,走出舒適區,激活狼性,它相信可以做到忘卻百萬,再次領勢先行。

當然,它更需要一個清晰的座標系。

02.

變的方向

它已經領勢先行。

從2017年宣佈日產智行科技導入,並以智能動力、智能互聯以及智能駕駛打造新技術標籤,到2018年推出由東風日產自主研發的智行+車聯繫統,再到全維智能科技新逍客登臺,東風日產正搶佔智能化風口。

GBN觀察 | 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事實上,除了東風日產,沒有一家合資企業把智能化提升到戰略高度,並迅速推進,強勢落地。

一如2019年上海車展全面開戰。從內而外實現進化的第14代軒逸裝上了智慧大腦,在日產智行賦能下升級為一款智能、智驅、智美、智品的車型。

與奪目的它相比,安靜待在舞臺中央還有概念車IMQ,迎來亞洲首秀的它搭載日產e-power智充電動技術,呼應日產智行的技術主題。而沒有人告訴你的是,東風日產旗下全系車型都搭載了智能互聯。

GBN觀察 | 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高調張揚的智能化和新品突圍,就是東風日產領勢先行的落腳點之一,踏準智能化風口,就是它不放過任何一個市場衰退期的表現。

它緊盯著市場,尋找機會。

雖然目前整體車市表現不佳,淘汰加快,但日系品牌集體突圍,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相關數據顯示,去年豐田汽車、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三大日系品牌的整體市佔率為19.6%,實現了同比2.6%的增速;而美系、法系、韓系乃至自主品牌均呈現出下跌的勢態,日系品牌正在用實際行動挑戰著德系的霸主地位,這將成為東風日產進攻陣地。

為了奪得這部分市場,做到領勢先行,東風日產設定“MVP2019”——市佔率Market share、銷量Volume、利潤Profit成為三大剛性目標,做到“2019”。

其中“2”代表雙核驅動,即堅持技術創新,傳承優良文化;“0”,代表不忘初心,銘記要為客戶創造價值;“1”代表一往無前,爭當先行。

GBN觀察 | 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9”則代表今年要做的9件事,涉及全體系鏈進化。其中有企劃團隊優化商品投放節奏,研發團隊加大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力度,產品團隊確保新車成功上市,供應鏈團隊保障資源供應等各個業務版塊升級。

事實上,這些內部舉措與強勢產品出擊相比,更是靜水流深,未雨綢繆。

2018年10月10日,東風日產最年輕的部門“客戶發展部”誕生,也是唯一一個以“客戶”命名的新部門。

它將原本分散於各個業務部門的客戶工作整合到一個部門,業務範圍涵蓋了從潛客到保客再到保客消費升級的客戶全生涯週期的規劃與管理,有4方面職能:一是重新梳理和整合客戶數據資產;二是打通全生涯週期線上線下客戶管理;三是發掘客戶新服務模式;四是建設以客戶為中心的精準營銷能力。

GBN觀察 | 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它可以做到及時將客戶的需求、價值第一時間反饋給決策層,讓決策更高效,讓客戶價值更凸顯,也讓東風日產的長遠目標得以貫徹與實施。

“它幫助東風日產進一步關注客戶體驗、客戶滿意度,提高我們的服務。這就是我們內部組織不斷應變的市場一個變化。”東風日產市場銷售總部總部長辛宇表示。

除此以外,包括移動互聯部、智聯開發部、新能源開發部先後落地,成為東風日產從不同維度探索市場的新利器,構成了東風日產體系先行的基盤。

“以變應變,以變求穩。”陳昊認為,企業永遠是在不確定中發展的,而我們所處的時代,剛好是變化空前劇烈的階段,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也遠超出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只有大膽應變才能做到領勢先行。

GBN觀察 | 東風日產的堅守與謀變

​它勇敢地衝了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