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Lie to me”庭審版來了

在美劇“Lie to me”裡,主角萊特曼博士通過觀察人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來探測人們是否在撒謊,最終還原事件真相。

2019年4月3日,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濱江人民法庭就上演了一場庭審版的“Lie to me”,承辦法官通過邏輯縝密的層層追問,將案件事實一點點地完全揭開……

精彩!“Lie to me”庭審版來了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場庭審

(2019)蘇0281民初3714號

案件信息

原告:舒某

被告:趙某

案由:民間借貸

案件標的:12萬元

原告訴稱:雙方是關係不錯的朋友,因被告需要資金週轉,2018年12月11日,其以現金方式借給被告12萬元,被告出具了借條。

被告辯稱:與原告並不熟,借款是用來歸還賭債的,沒有拿滿12萬元。

從庭審錄像可知,原告舒某本來聲稱12萬借款是自己出借給被告趙某的,錢是舒某向表哥表姐借來的。

但被告趙某則辯稱,錢是向賭場工作人員所借,之前並不認識舒某,錢也不是舒某拿來的,且12萬元的借款,他實際只拿到了6萬元。

在法官詢問完趙某借款經過,再次與舒某確認“被告陳述的是不是事實”時,舒某“秒慫”,回答道:“是事實。”

為什麼舒某會當庭承認自己是虛假陳述呢?其實,法官詢問的問題看似細微卻關乎案件事實和結果,看似尋常的問話背後,有著不尋常、不易察覺的詢問技巧和不為人知的庭前工作:

提前熟悉案情,促使雙方當事人親自參加庭審。

開庭前,法官詳細閱卷,確立了自己的審判思路,把庭審中需要問清的重點問題做到心中有數。

開庭前,法官還接待了被告趙某的母親,得知趙某參與賭博,借了大量款項,長期在外躲債。趙某父母已為其歸還五六十萬借款,對於本案的12萬元借款,其父母實在無力償還。針對此情況,法官一方面說服趙某的母親,讓其一定要讓在外避債的兒子來參加訴訟,另一方面與原告代理人聯繫,要求原告舒某必須親自到庭參加訴訟。

鄭重告知規則,法庭調查前講清虛假陳述的後果。

提前講明利害關係,既促使當事人積極如實陳述,也對“心懷鬼胎”的當事人起到震懾作用。

詢問循序漸進,將重要問題摻雜在其他問題之中。

法官在詢問時沒有直奔主題,而是圍繞案件事實,有序推進,重要問題摻雜在其他問題之間,不顯山露水,最終一步步問出整個事實真相。

追問資金來源,資金是民間借貸案件的關鍵問題。

在民間借貸的起訴書中,一般將借款經過敘述得相當簡單,因此,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官的詢問可以進一步揭示真相,為裁判打下基礎。

本案中,法官圍繞借款產生的經過對雙方當事人進行了細節性的追問,例如借款的用途,借款人和出借人的關係,借款發生的時間、地點,有無其他在場人等。對現金借款的,追問現金的來源及給付方式。這一系列具有連貫性的問題,可以進一步判斷借款的真實性。

注意察言觀色,找到前後矛盾的陳述進行追問。

詢問時,法官還注意觀察被詢問人的表情、肢體活動等,對出現明顯緊張、怪異表情或動作的當事人,對其前後矛盾的陳述進行追問,讓對方來不及反應,露出虛假陳述的馬腳。

歸納爭議焦點,保障庭審的有序與高效。

法官在庭審中還善於總結,一方面對雙方確定無爭議的事實進行確認,固定陳述;另一方面歸納出雙方的爭議焦點,並圍繞爭議焦點逐一舉證、質證。

法庭呈現的是現實生活的人情冷暖、悲歡離合。在法庭這個舞臺上,要想詮釋好法官這個角色,不光要有專業水平,還得善於抓住細節,用智慧破解紛繁複雜的案情。講到這兒,相信大家此刻一定跟小編一樣,要給優秀的法官瘋狂點贊。

最後,承辦法官提醒廣大群眾,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誠實信用原則也是民事訴訟法律的基本原則。個別當事人為了達到非法目的,甚至採取欺詐、偽造證據等方式混淆視聽。謊言看似完美,但終究漏洞百出。訴訟當事人進行虛假訴訟,非但難以達到預期的“勝訴”目的,還可能面臨罰款、拘留等處罰,情節嚴重的,還會被判處刑事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