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怒罵皆“套路”,戲裡戲外毀人生!最後這波套路,我服!

近日,河南民權縣公安局聯合民權縣本土“網紅”高大鵬以真實案件為原型,創作、拍攝反“套路貸”短視頻,旨在讓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涉世未深的學生,看清了解“套路貸”,以示警醒,防止上當受騙。


因這個視頻笑點太多,

為防笑的太大聲影響別人

觀看時請做下面這個表情


揭秘“套路貸”騙局

短視頻中,放“套路貸”的“高總理財公司”成員在社會上物色受害人,遇見了涉世未深的學生小果(化名),小果想買一款新手機,但是沒錢。“高總理財公司”成員就將小果帶到了公司,引誘小果在“高總理財公司”借了1萬元錢,但貸款合同上面的金額卻是2萬元。簽下貸款合同後,公司成員就通過滋擾、糾纏等“軟暴力”手段催討債務,達到非法侵佔受害人財物的目的。

小果的家人報警後,民警小李便去“高總理財公司”先期偵查情況,意外發現小果所說的犯罪嫌疑人正好在一起開會,嫌疑人提出貸款前需要“家訪”,民警小李便趁此機會將該公司的主要人員帶到了派出所。

派出所裡,犯罪嫌疑人看到了曾經被套路的受害人小果,意識到“套路貸”的事情暴露,便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套路貸”的危害有多大

看看下面這些案例!

多名大學生身陷“套路貸”陷阱,致使重度抑鬱、退學、離家出走甚至跳樓自殺

2018年1月,河南安陽市公安機關接到群眾報案,某師範學院學生在三個月前接到“校園貸”詐騙電話,之後按照電話的要求,通過微信以及其他網絡工具提出1000元貸款的申請,雙方約定以後,學生按照對方提供的要求把自己的有關信息在APP上向犯罪團伙提供,之後發現自己接到的實際貸款金額只有590元,410元被以各種名義扣除。貸款期限也由原來約定的七天變成實際上的五天,貸款到期後,因學生李某某無錢償還,犯罪嫌疑人又向學生李某某介紹第二個貸款平臺,李某某再次向第二個貸款平臺貸款用於歸還前期的債務,就這樣循環下去,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大學生李某某所欠下的貸款已經達到了5.4萬元。

嬉笑怒罵皆“套路”,戲裡戲外毀人生!最後這波套路,我服!

接報後,河南省市公安機關通過深入研判,發現該案涉及人員多、分佈範圍廣、涉案金額大,立即向上級公安機關報告後,抽調精幹警力成立了專案組,開展專案偵查。經查,自2017年2月以來,江西省宜春市的犯罪嫌疑人許寬等人,先後在江西和浙江註冊成立多家網絡貸款公司,網羅多名骨幹人員招募大量的工作人員,通過網上平臺向在校的大學生提供貸款,並且收取高額所謂的手續費。

債務到期後,通過騷擾、恐嚇等手段迫使受害人再次貸款還貸平賬,使其落入了“套路貸”陷阱。對無力還款的受害人,犯罪團伙採取向受害人及其家人、親友、老師、同學發放裸照、靈堂照和一些侮辱性的圖片、短信等軟暴力手段進行騷擾、威脅,對受害人施加巨大的精神壓力,迫使其歸還貸款。

嬉笑怒罵皆“套路”,戲裡戲外毀人生!最後這波套路,我服!

如山東某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李某被犯罪集團催收債務的人員短信、圖片侮辱以及騷擾電話多次輪番“轟炸”後,致使重度抑鬱,被迫中斷學業退學;湖南某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左某因無力承擔高額的貸款債務被迫離家出走;陝西某學院學生杜某因陷入校園貸陷阱,在實習期間寫下遺書跳樓自殺,幸虧及時被同事發現攔下;此外,王某、肖某、周某等12名受害人因無力償還鉅額債務,被迫到該犯罪團伙打工還債,逐步演變成為犯罪團伙成員。在這次打擊過程中,一併受到刑事追究。

“套路貸”——新型黑惡犯罪的一種!

“套路貸”就是新型黑惡犯罪的一種。這種新業態的黑惡犯罪為什麼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很大?主要是它具有很強的欺騙性,一般以民間借貸為幌子,通過騙取受害人簽訂虛假合同虛增債務,偽造資金流水等虛假證據,並以審核費、管理費、服務費等名義收取高額費用,惡意製造違約迫使受害人繼續借貸平賬,不斷壘高債務,最後通過滋擾、糾纏、非法拘禁、敲詐勒索等暴力或“軟暴力”手段催討債務,達到非法侵佔受害人財物的目的。

這類新型黑惡犯罪不僅嚴重侵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公安部高度重視,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副組長趙克志專門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召集有關部門專題研究,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對“套路貸”新型黑惡勢力犯罪開展集中打擊,打掉了一大批“套路貸”黑惡團伙,取得了顯著成效。

“套路貸”違法犯罪活動隱蔽性強、獲利快、收益高且易於複製傳播,危害極大

一是侵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許多受害人一開始貸款金額很小,但在犯罪嫌疑人的“套路”和威逼利誘之下,很快就揹負上鉅額債務,有的受害人為此傾家蕩產,只能賣房還債,甚至被逼自殺。

二是擾亂正常金融秩序。“套路貸”團伙普遍不具有金融資質,以民間借貸為幌子從事非法放貸活動,表面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與借款人簽訂的是年利率24%的借條合同,而實際還款中往往是按照超過2000%收取利息,遠遠超過法律規定標準。

三是衍生出多種刑事犯罪。犯罪嫌疑人為催收債務,一般採取辱罵、恐嚇、威脅等軟暴力手段,有時還伴有暴力型犯罪行為,涉嫌非法拘禁、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多種違法犯罪。

四是影響社會穩定。一些“套路貸”藉助網絡平臺,從線下向線上蔓延,由傳統的接觸式犯罪轉變為新型非接觸式犯罪,侵害的群體人數更多、範圍更廣,社會危害大。

公安部部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嚴打“套路貸”違法犯罪活動

一是將從事非法討債、高利放貸以及“套路貸”的黑惡勢力列為公安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打擊重點。

二是積極推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出臺了《關於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對依法打擊“套路貸”違法犯罪活動進行了具體、明確的規定。

三是掛牌督辦一批“套路貸”黑惡案件,派出十餘個專家組赴多地實地督導案件偵辦工作。

四是主動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的手段,對“套路貸”違法犯罪活動開展分析研判,及時發現“套路貸”線索、部署各地進行打擊。

公眾針對“套路貸”應該如何增強識別和防範的能力

“套路貸”主要是抓住了部分群眾急於快速獲取資金的心理,以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款為誘餌,誘使受害人落入陷阱。同時一些群眾缺乏風險意識,在用錢心切的情況下,對借款合同的內容沒有進行認真的審核,甚至還簽訂一些空白合同的情況。在“套路”下被製造出一系列不利於自己的證據,直至事態擴大損失慘重。從公安機關打擊的情況看,這類犯罪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種是“房貸”類“套路貸”。犯罪嫌疑人針對名下有房產的本地客戶,誘騙其貸款,層層設置違約陷阱,製造銀行流水痕跡,通過暴力討債或法律訴訟,達到強佔受害人房產的目的。

第二種是“車貸”類“套路貸”。犯罪嫌疑人針對抵押機動車的客戶,也是故意設置各類陷阱,以沒有按期還款或者車輛GPS信號失聯為理由,惡意造成受害人“違約”,將車輛強行“拖走”或者使用備用鑰 匙悄悄開走,迫使車主支付高額的“違約金”和“拖車費”。

第三種是“現金貸”類“套路貸”。犯罪嫌疑人以網絡借貸平臺和借貸APP應用為依託,以有消費需求又無經濟實力的年輕人、在校大學生、無業人員等群體為主要侵害對象,以“無利息、無擔保、無抵押 ”進行虛假的宣傳,引誘落入“套路貸”陷阱。受害人簽訂借款合同的時候,除了要提供正常的借款需要收集的姓名、身份證、住址、銀行卡、社保、公積金等財產信息以外,一般還要被要求提供超出正常收集範圍的採集你的個人信息,比如微博認證、手機裡面的通訊錄、微信通訊錄,甚至你的手機服務密碼,拿著你的服務密碼就可以調你整個的通訊信息。一旦發生他認定的所謂的“違約” 這種情形,犯罪團伙就對受害人的近親屬、好友,所有的社會關係人通過微信、電話等等進行騷擾、辱罵 、威脅、恐嚇,甚至剛才介紹的採用發受害人頭像PS的喪葬、低俗、淫穢,女性就給你發PS的淫穢照片等手段進行催收。

面對“套路貸”陷阱,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在此,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面對“套路貸”陷阱,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入為出,理性借貸;不要不計後果,盲目借貸。

二要選擇有貸款資質的正規金融機構貸款,不要輕信沒有資質的非正規公司發佈的“無利息、無擔保、無抵押”的虛假宣傳廣告。

三是一旦發現遭遇“套路貸”,要及時向警方報案,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不要因為害怕,被不法分子恐嚇、威脅,在“套路貸”的陷阱中越陷越深,遭受財產損失和不法侵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