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资讯:小麦赤霉病预防警报

病 虫 情 报

小麦赤霉病发生预警

及时开展科学防控

小麦赤霉病,俗称红麦头、麦穗枯,从苗期到穗期均可侵染,穗期发病,赤霉病的为害不仅造成减产,病粒率超过4%,粮食部门将不收购。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是赤霉病侵染的最适时期,尤其是扬花期小麦最易感病,如扬花期遇连续2天阴雨、雾霾或大面积露水天气,日照不足5小时/天,平均温度15℃以上,将有大面积流行发生的可能。一旦出现白穗,将无药可救,因此,要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危害,必须把握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期,主动用药预防,遏制病害流行。

依据综合原因分析,2019年我县小麦赤霉病呈中度偏重流行发生,据天气预报,我县未来十天将有多次降雨或阵雨天气,分别为4月24、25日、4月28日-5月1日前后;正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利于赤霉病发生流行;望各乡镇村及广大农民群众引起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小麦抽穗扬花期间天气情况,加强监测防治,加大技术宣传力度,抓住赤霉病预防关键期,在抓好当前小麦吸浆虫防治的同时,指导群众开展好小麦赤霉病的预防工作。

预防赤霉病关键期:

在小麦齐穗期至扬花初期(一般扬花5%左右)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的关键期。

预防方法

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苯甲·咪鲜胺、烯肟▪多菌灵等单剂及复配制剂,以及耐雨水冲刷剂型。做到药剂稀释均匀,无风施药,细喷全田。如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防。除在小麦扬花初期施第一次药外,隔5-7天应再施药一次,确保控制流行危害。注意二次用药的田块,推荐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

成安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

2019年4月2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