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发展落后主要原因是什么?

乐看人生


发展落后是真是存在的!最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是城市化加速的结果,可惜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开始的太早,加速阶段又出现的太晚。

辽宁省在改革开始前,城市人口就已经超过农村人口了。黑龙江地区在90年代也完成了人口逆转,长春市最近发展速度超越沈阳大连,也和吉林省城市化启动较晚有关。

新一轮的城市化加速过程,实际上是向超大城市集中的过程。目前,东北地区四个核心城市都开始出现加速迹象,哈尔滨和长春的加速最明显。

同时,东北地区也是第一个出现,收缩型城市的地区,因为第一轮城市化,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比较多。

未来,五到十年的东北地区,将出现超大核心城市。

沈阳必然会合并抚顺铁岭,城市不再均衡扩张,更多的可能性是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城区聚合。

长春的增长潜力非常大,吉林省原本是农业省,基础建设相对弱一些,近期的基建会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并加速长春的扩张。

哈尔滨必然吸收黑龙江大部分人口和资源,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好,但是可能对省内其他城市带来伤害,不过这是比较合理的发展模式。分散的城市,并不会推动全省的发展,集中在核心区域效率更高。

大连做为东北的不冻港,发展速度可以减慢,但是并不会停止,未来随着三省会的加速扩展,大连的对外贸易功能必然会再次发展。

内蒙的赤峰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很可能发展出一个新的超级城市。内蒙地区的基建也是一个空白,未来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雨水空瓶子


说实话,我对东北印象蛮好的!但是东北落后了也是事实,要讲原因,我个人主要是以下几点吧。一是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很多地方基本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二是做什么事情不讲规矩讲关系,什么事情都要找关系,不太注重法律法规。三是缺乏经济头脑,灵活变通不够,比如哈尔滨这样的旅游城市,到晚上八点以后基本上没看到商贩营业,又比如东北饺子馆由于口味好,分量足,在南方本来挺受欢迎,可是我们东北人的饺子馆开在南方,在早上八点以前基本上不开门营业,晚上八点以后就关门,而南方人吃饺子主要是早餐或者宵夜,其他中餐和晚餐属于正餐,都不会专门去吃饺子!


大千世界215950901


本人出生在华北,1979年在天津上大学,1985年到东北(沈阳)学习、工作近10年,1994年至今一直在浙江杭州工作。正是在中国华北、东北和江南三个地区的亲身经历,再加上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工作,使我对改革开放40年南方(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与东北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有其独特的看法。

讨论东北发展落后的原因,一定要放在40 年改革开放,“中国模式”获得巨大成功这个大背景下。在同样的环境下南方经济快速发展,而东北经济却发展缓慢,相对落后。我们可以将南方(浙江)经济发展好或中国模式成功的原因归纳为四点:阴阳平衡的中国文化,民主集中的政治体制,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合竞共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东北地区表面上看这四点都存在,与南方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改革开放后东北和南方在文化认知、管理体制、市场意识差别非常大,我们可以列举无数个实例证明这一点。这些问题是长期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形成的,而且这四个原因综合在一起,往往说不清楚,哪一个是主要的,哪一个是次要的,也就导致了东北问题非常难以解决。

直到现在东北出现GDP负增长、人口外流、养老金发放困难等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虽然“中国模式”成功了,并不代表中国所有地区都是平衡发展,都取得了成功。

总之,改革开放40年有大量事实和数据证明了以浙江为代表“中国模式”的成功,但东北在思想理念、管理体制、市场意识并没有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就导致了其社会经济发展落后。


合竞共赢


看了这么多的文章都从体制,历史,经济,人才等方面对东北经济的滞后进行了分析。还有一点没见到有人提及就是退休金政策。

前几天,有一个猎头联系到我,说在辽宁有一家外企想招聘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年薪是120万,年龄在40到50岁。我告诉她我已经退休了,她就让我介绍老家在东北,现在外地工作的人。我帮她联系了几个过去的同事,他们都不回来。原因是在哪他们都能挣这么多,而再有10到20年他们也该退休了。东北的退休金分配政策是他们不愿意回来的主要原因。上海深圳退休金的涨幅与东北一样,都是平均6.5%,但那里是2.5%按养老金基数长,其余统筹。可东北是0.5%按基数长,其余统筹。这样退休金10年后就少20%,20年后少48%,30年后少80%。所以他们连社保都不交给东北,退休后他们回东北生活,但在南方领退休金。这也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南飞的一个原因。没有年轻人才,没有高级管理人才,谁愿意到东北投资呢?


渔樵5488


归根到底就是人的原因,这个人更多的指政府的人,国企的人,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没有任何服务,有点小权都把自己当大爷,我在东北长大,大学之后一直在南方生活工作,现在回东北后,去政府部门办事处处被刁难,办个暂住证我都能跑了四五趟,最后找人一句话,证盖完章让自己随便填;去交管所消分,公司户的车,第一次去告诉我没带介绍信,我牢骚一句,都什么年代了,我这营业执照都带来了还介绍信干啥,对方就超级不爽,再问就什么都不回答,再去告诉我没带身份证办不了,就不一次都告诉你要带什么,座高铁两辆高铁间隔10分钟开,很多人以为后面高铁在检票了,其实是在检第一辆高铁票,导致检票口堆积了很多人过不去,也有很多人咨询检票员什么情况,因为问的人多,态度就很不好,最后一个南方来旅游的老大爷就和售票员吵了几句嘴,我看了都觉得南北差异怎么就这么大!当然东北也有很多好的地方


重庆的诗和远方


事实上,从毛主席,邓公小平,江泽民总书记,胡锦涛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历任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东北的发展的问题。并且,政治局很多常委都是曾经在东北任过职的,相对了解东北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造成很多的“后遗症”,直至积重难返。

习近平总书记自上任以来,多次到东北三省来调研,解决东北改革攻坚阶段这块“硬骨头”。

我觉得只要中央下决心,地方政府部门紧密配合,统筹规划,真抓实干,充分发挥东北的优势,没有道理干不好呀!也没有道理振兴不了呀!我坚信东北振兴指日可待!


知我斋主亼


实话实说,东北并不落后,甚至东北的综合实力还超过广东。

广东省1.1亿人口,东北三省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么多人口。可是东北的发展程度、城市化、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全面超越广东。

广东只有广州深圳两座像点样的大城市,东北有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座大城市,不说单个城市的规模发展程度,特大城市数就超越广东。

广东只有广州深圳两座吞吐量突破千万的机场,东北有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座机场吞吐量超越千万,民航覆盖同样超过广东。

广东只有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座城市有地铁轨道交通,东北也是四座城市即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拥有地铁,也不输广东。

广东只有四所211高校,东北三省拥有11所211高校,几乎是广东的三倍!这点东北远超广东!

所以,东北不仅不落后,反而总体发展水平也超越广东。东北只是缺乏广东的经济活力和发展速度。但是现在谈所谓东北发展落后,为时尚早!


武大东湖


近几年,东北发展的确相对落后了,原因是多方面,但真如辽宁省长唐一军所说“如今唱衰东北已成为一种习惯,这并不能给东北振兴带来实际作用,还是应该鼓励发展,看到东北努力奔跑的姿态” ,的确应该如此,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正确的选择。


所幸在遭遇“雪地陈情”控诉营商环境之后,正在转型中的东北开始重视营商环境,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营经济繁荣发展方面,花了不少功夫,做了很大努力。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困境正在改变,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东三省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步恢复常态,追上全国的步代。
2018年,辽宁、吉林、黑龙江GDP增速分别实现5.7%、4.5%和5%左右,尽管还是低于全国6.6%的水平,但向好的迹象显著,应给予肯定。特别是辽宁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三,难能可贵。我们客观分析前几年东北之所发展相对落后的确有主客观的原因,跟上时代首先要正视差距。

一、思想惯性或惰性的阻碍

东北是无论自然资源还是工农业为新中国的发展居功至伟,绝对不能抹杀,但也许过去的东北日子太好过了,太阔了,因此在思想上安于现状或不思上进,市场意识不强,法治意识薄弱。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尤其是2008年以来呈现加速下滑趋势。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崛起,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而东北地区未能抓住这轮发展机遇。因此更不能沉湎于过去的成绩,东北经济长期依靠“老字号”,吃老本,要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适应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转型升级,最关键是人的思想、思维方式的改变。



二、“地理、气候因素的阻碍”

东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给人的感觉是冷,特别的冷,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在东北安家落户或求学。例如哈工大是多么好的一所大学,但生源的质量却得不到好的保障,害的哈工大要到南方另设分校。大家可能真的错大了,其实东北是我国自己灾害最少发的地区,是我国最风调雨顺的地区。尽管冬季有点长、也冷,但其它三季却是舒适无比,可能是以讹传讹,或是人们想像的结果。当然外地尤其是南方人去东北,肯定是有个适应过程,习惯了的话,冬季是东北比南方要好过多了。东北的室内温暖如春,而南方冷得让你无处可躲,真是要比南方好多了,因此还是要大力宣传,更应多宣传和推广冰雪运动,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本地、更多的外地人流向东北。但要人留在东北、流向东北,归根结底是要有一个好的环境,让人能创业、赚到钱的环境。因此“地理、气候阻碍东北发展”是一个假议题,是不成立的。


三、娱乐至上带偏了年青人的前进方向

现在我国的各大电视台的主持人特别是娱乐节目基本上是东北人的天下,可以说东北人承包了我国的娱乐圈。自从本山大叔成名、成功以来,东北的许多年青人怀抱明星的理想纷纷进入娱乐圈,你随便问一国人肯定都能说出几个东北藉的娱乐明星,可以科学家?又有谁知道谁是东北的呢?现在网上各个视频平台里,搞笑担当的从老到少,有几个不是东北人呢?不是说东北人去从事娱乐不好,而是过分了不好,娱乐至上更不好,毕竟还是要靠科技创新、靠实体经济才能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发展经济。因此大家都能正确引导年青人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前进方向,别带偏了。
东北是我国天然资源最丰富,也是最均衡的地区,有山、有水、有黑土地、有不冻的良港,也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只要解决好前进道路上的阻碍,东北的困难是暂时的,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请大家理性评论互动,喜欢的请关注点赞!


虎哥视窗


前不久看到了一则消息,《乡村爱情11》举行开机仪式,顿时吓了一跳,乡村爱情竟然拍到了第11部了,接下来恶补了后面几部的乡爱,不得不说,《乡村爱情》真的把东北农村形象给毁了。

显示所有大图

很多人看到《乡村爱情》之后,尤其是南方的朋友就会问我“你们北方农村怎么这么多残疾?”我只好回答虽然我也是北方人,但不是东北滴,最起码在我们这里,不像乡村爱情系列中展现的那样。

但我也认识不少辽宁地区的朋友,也向他们做过咨询,他们回复我们说,《乡村爱情》?看看得了,你还真当真?

《乡村爱情》之所以经久不衰,肯定有他的原因,作为一部电视剧,不指望你弘扬多么伟大的精神,表现出多么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也不要引导观众去往低俗的方向去联想。

乡村爱情给人的感觉就是,东北的农村人都是这样的,多数都是有身体残疾的,比如乡爱的主角们,说话磕巴,走路鸭子步的刘能,面部痉挛,典型的偏瘫后遗症的赵四,走路坡脚,眼皮一闭一开的刘大脑袋,大舌头的王木生,结巴而又装逼的宋晓峰.....总之,乡爱中的男人们,基本上没有健康的。

乡村爱情的剧情总的概括来说就是村民勾心斗角,为了争个村官丑态百出,阳奉阴违、阿谀奉承成风的山庄竟然做的有模有样,比如刘大脑袋对赵本山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刘能,自私狭隘,目光短浅,谢广坤的小市民式的无赖存在,爱面子,为了达到目的不计一切后果......

在以往的印象中,东北人豪放、粗犷,不拘小节,但看过《乡村爱情》之后,瞬间改变了外地人对东北人的印象,窝囊、娘里娘气,低三下四,攀比成风,当官成瘾的特点跃然心中。

《乡村爱情》系列可能在很多年以后会拍到20部,30部,他可能也会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中的一个经典,但如今的农村也在进步,也在焕然一新,大多数的中国农民还是勤劳、善良的,至于电视剧所呈现出来的不是残疾就是自私的形象,观众们看看也就得了,千万不要当真


356282


就这个问题,我说说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心声

一次坐出租车,他感慨道现在赚钱不容易,东北经济落后,提到落后这位司机打开了话匣子。

1.南方需要树,来东北砍来

2.南方需要煤,来东北挖来

3.南方需要油,来东北采来

4.南方需要水,来东北调来(南水北调)

5.国家需要电,整个三峡工程,这个没办的否认,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投资了那么多钱,给当地多少的福利,东北人还在交电费,但享受到福利

种种原因,然后现在说南方经济好,北方经济差。丧良心不,不过就是这样,东北还是一个非常具有幸福感的区域,这里有家的归属感,这个谁也拿不走的

司机的心声可谓涛声依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