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明明可以发射鱼雷干掉驱逐舰,为什么还要怕它?

别向月亮发誓


基洛级常规潜艇,由于噪音低有“大洋黑洞”之称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被用于战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潜艇已经成为了海军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尼茨带领由德国海军U艇组成的“狼群”在二战中给盟军的海上运输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在二战过后,潜艇的研制成为了各国海军发展的重点之一,核动力以及潜射导弹等技术的出现,使得潜艇的发展又登上了一个新的阶梯。

反潜作战示意图

现在,不仅是各个传统海军强国注重水下力量的建设,就连一些小国都会选择购买潜艇作为非对称作战的武器,比如越南,其最先进的水面舰艇不过是4艘2000吨级的猎豹3.9级护卫舰,反而在潜艇方面拥有6艘世界先进的基洛级潜艇。潜艇凭借其较强的隐蔽性,再加上现在鱼雷、潜射导弹等丰富的潜艇武装,能够对水面战舰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目前各国海军不遗余力地建设反潜力量,并将反潜战术列为重点的研究课题。

俄罗斯1155型反潜舰,专门用于反潜作战的大型战舰

既然潜艇那么厉害,为什么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潜艇一发现敌方的驱逐舰,就会选择立刻下潜呢?难道是遇到驱逐舰潜艇就怂了吗?实际情况显然不是那么简单,无论是潜艇还是驱逐舰,都完全有能力摧毁对方,只不过双方的作战方式并不相同而已,谁先占据优势,谁就有更大的机会干掉对手。

1155型上的反潜武器,左上角是反潜火箭,右下是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潜艇发现了敌方驱逐舰会迅速下潜,如果潜艇在浮航状态发现了敌方的驱逐舰,那么这个时候的情况已经是坏到不能再坏了,潜艇主要的探测工具是声呐,然后就是潜望镜,相比于水面舰艇上的雷达,声呐的探测距离显然要近得多。而处在浮航状态下的潜艇若是通过声呐甚至目视的方法确定了敌方驱逐舰的存在的话,那相对地潜艇的位置也应该早就暴露在驱逐舰的视野之中了。而对于潜艇来说,失去了隐蔽性就相当于没有了最大的保护,说实话到了这个程度潜艇居然还没有遭到攻击就已经是万幸了,潜艇还不赶紧下潜难道还等着驱逐舰过来俘虏吗。

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其美国宣称其噪音仅为95分贝

对于潜艇来说,海洋就是最好的掩护,处于潜航状态下的潜艇是难以被发现的,尤其是现在潜艇的技术愈发先进,基洛级常规潜艇的噪音水平大概在110分贝左右,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宣称其噪音仅为95分贝,虽然在不同海况下海洋的背景噪音大小不同,但一般认为大洋的背景噪音为90~100分贝,也就是说现在无论是常规潜艇还是核潜艇,噪音都可以控制到和大洋背景噪音相接近的水平,想要将一艘潜艇从大洋中找出来并非易事。一艘潜艇应有的战术在保持自身隐蔽的基础上接近目标,或者是干脆提前抵达目标的必经之处,然后直接关闭发动机守株待兔。然后在合适的攻击位置,使用鱼雷或是反舰导弹对目标进行打击过后就赶紧开溜,对于潜艇来说和水面舰艇正面硬钢并不是个好选择,尤其是在面对多艘水面舰船组成的编队时更是如此。

中国海军直-9反潜直升机,图中正在投放反潜鱼雷

那么水面战舰和潜艇交锋又该怎么办呢,关键还是在于索敌。其实只要发现了潜艇,那要对付它就很简单了,随便一个什么反潜武器,就算是最老式的反潜火箭,只要命中就足以给潜艇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只是在潜艇周围爆炸就会对潜艇造成损伤。在反潜形势严峻的当下,水面战舰一般都配备有轻型反潜鱼雷,以及舰载直升机,舰载直升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反潜,反潜直升机的作战半径约为200公里,除了投放声呐浮标或者吊放式声呐之外,也可以投放反潜鱼雷。除了射程在20公里左右反潜鱼雷之外,还有射程在20~50公里的反潜导弹,例如美国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中国的鱼-8反潜导弹等。中俄的水面战舰还多装备有射程在6000~10000米的反潜火箭,所以说只要发现了潜艇,就不愁打不到它。

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所谓反潜导弹就是先将鱼雷用火箭推进一段距离

但是反潜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探测上,对于潜航状态下的潜艇,雷达就失去了作用,主要还是依靠声呐来进行对潜探测。水面舰船能够使用的声呐主要包括舰首声呐、拖曳阵列声呐以及舰载机投放的声呐浮标,其中以拖曳阵列声呐的探测效果最佳,例如美国的AN/SQR-19声纳,其声呐阵列长800英尺,拖缆长5600英尺,拖曳深度可达1200英尺,在大洋中探测距离可达到120千米以上。但是即便如此,想要在广阔的大洋中漫无目的地搜索到一艘潜艇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同样是大海捞针,只不过是把小勺换成了大的汤匙而已,如果潜艇已经提前坐底并关闭发动机的话,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中国海军168舰发射反潜火箭

所以在潜艇与水面战舰之间的对抗中,相对而言潜艇还是占据优势的,只要潜艇谨慎行事,就不会轻易被水面舰船发现,冷战时期美国航母战斗群多次被苏联潜艇渗透并被模拟攻击就是最好的例子。只有当潜艇暴露了大概的方位,水面舰艇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潜搜索,这才是水面战舰最好的机会。


桌面战争兵棋


现代潜艇的静音性能和战斗力都非常突出,反潜作战也是各军事强国最“头疼”的任务之一,很多国力一般的国家都会尽力装备一些性能优异的常规潜艇,以对抗周边大国的海上威胁,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潜艇在现代海上对抗中的优势与作用。因此,说潜艇怕驱逐舰其实是不准确的,“威呐”认为来自对方的潜艇的威胁要比驱逐舰还要大些!
东亚区域各国潜艇装备规模


号称拥有“亚洲第一反潜能力”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村雨级”驱逐舰编队

潜艇按照动力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也就是常说的核潜艇)。常规动力潜艇也可以按照动力方式上的差异分为柴电潜艇和AIP潜艇,二者主动力系统都是柴油机,但不同的是后者采用斯特林发动机或者燃料电池等作为长期水下部署的动力源,较蓄电池方式相比可以大幅提高常规潜艇水下潜伏时间,最长可以达到3周左右(蓄电池仅能维持1周);核潜艇就不受动力系统和续航力的限制,不论是战略核潜艇海上攻击型核潜艇,都可以在水下部署数月时间而不需要上浮,而且部分先进核潜艇还拥有超过30节的水下航速,较常规潜艇20节的航速大幅提高。


093改进型攻击核潜艇
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的常规潜艇,右为“苍龙级”AIP潜艇

目前世界各主要海军强国装备的大、中型水面舰艇上均普遍装备球鼻艏声呐、拖曳阵声呐、火箭深弹、鱼雷、反潜直升机等反潜武器,例如美国航母战斗群中负责护航的“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不仅装备先进的拖曳阵声呐(探测距离超过100公里)、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战斗部为反潜鱼雷)、SH-60“海鹰”反潜直升机等,同时还有大型海上反潜巡逻机执行预警,能够对敌方潜艇造成极大威胁!
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不仅防空能力突出,而且反潜能力也很强


挂载4枚“鱼叉”反舰导弹的P-8“海神”反潜巡逻机

虽然主战水面舰艇的反潜能力很强,但是现代潜艇、尤其是核潜艇也不是“软柿子”!举个典型的例子俄罗斯“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水下排水量约24000吨,装备24枚P-700“花岗岩”反舰巡航导弹,弹重7吨、射程超过500公里,一枚“花岗岩”导弹足以将目前所有现役驱逐舰送入海底。如果1艘类似“奥斯卡级”这样的核潜艇与1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单挑”的话,相信“奥斯卡”没有任何理由害怕“阿利伯克”吧?!

被称为“航母杀手”的“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会怕驱逐舰?!
处于“明处”的水面舰艇,在反潜时大概率会被对手首先攻击

其实在潜艇与反潜水面战舰的对抗中,潜艇处于“暗处”、驱逐舰在“明处”,如果一对一单挑的话,潜艇具有先天性的优势,而且现代先进潜艇普遍装备有潜射反舰导弹、重型自导鱼雷等武器,在性能优异的声呐系统的支持下,可以先于水面战舰发动攻击,而单只水面战舰很难能够对潜艇进行准确定位并快速予以打击。因此,无论是常规潜艇还是核潜艇,都没有理由要怕驱逐舰。
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装备大尺寸艇艏声呐、MK-48重型鱼雷和潜射“战斧”巡航导弹

俄罗斯最新的“亚森级”核潜艇,武装到了牙齿!

当然,潜艇和反潜驱逐舰直接天生就是对手,怕与不怕对方都在那里,战争时一旦遭遇势必要分出个胜负,到时拼的不只是各种装备的技术水平、火力强度,艇员、舰员以及各自指挥官的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国产039A常规潜艇编队


威呐解析


这个问题咱们可以从驱逐舰的名字开始谈:驱逐。驱逐谁?驱逐的就是潜艇。

驱逐舰的作用就是赶走潜艇,让它不敢靠近舰队。驱逐舰就是为潜艇准备的,专为克制潜艇而设计的。它是潜艇的克星,潜艇怕它也是必然的。当然,现在反舰导弹的威胁很大,先进的神盾舰走的是重点防空路线。但反潜还是驱逐舰的初心,各国既有专门的反潜驱逐舰,防空驱逐舰的反潜能力也都不弱,基本功。

二战时期的潜艇火力还是比较弱,鱼雷数量少,以至于德国把88炮都安在了潜艇的甲板上,作为补充。而驱逐舰上面的火炮能达到十几门,口径也大的多。在水面用火炮对轰,潜艇处于绝对的劣势。

潜入水下用鱼雷攻击,潜艇必须升起潜望镜,而且那时候的鱼雷射程只有几公里。在几公里的海面上升起潜望镜,非常容易被驱逐舰发现,暴露以后,驱逐舰的炮火就又打过来了。驱逐舰通常都是编队作战,几条舰控制一片海域,互相配合,如果潜艇升起潜望镜,被发现的概率极大。

即便是二战时期的驱逐舰,航速达到20节以上也是轻松,可以快速的冲向潜艇,也可以采取机动,防止被鱼雷瞄准。驱逐舰可以用鱼雷、火炮对潜望镜状态下的潜艇进行打击,火力比潜艇猛的多。潜艇想进行攻击,必须自己先停在原地不动,这就又变成了挨打的靶子。

驱逐舰可以在水面撒欢的跑,而潜艇只能停在原地,这就是致命的差距。

潜艇觉得不是对手,收回潜望镜,下潜撤离,它也就失去了还手的能力。而此时驱逐舰还有个大杀器:深水炸弹。可以大面积的撒在潜艇出没的区域。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几百倍,深水炸弹在水下爆炸的威力会传导出很远,对潜艇的伤害极大。

所以说潜艇与驱逐舰打,水面对轰,处于绝对的劣势,在潜望镜状态打,处于相对劣势,它收起潜望镜也就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了。

二战以后到现在,潜艇和鱼雷的技术进步很大,但驱逐舰的进步更大,因为它搭载了反潜直升机。反潜直升机让驱逐舰和潜艇的天平做了彻底的倾斜,驱逐舰的优势继续扩大。

反潜直升机让驱逐舰的反潜半径扩大了10倍。它可以低空巡航在舰队的外围,用来发现潜望镜状态下的潜艇。也可以抛下声呐,探测水下的潜艇。发现之后,可以用自身的鱼雷直接进行攻击。

而潜艇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那是束手无策的。直升机上驱逐舰,潜艇被驱逐的就更远了。

驱逐舰自身底部也都装着巨大的声呐,用来探测潜艇,发现目标可以用鱼雷、反潜火箭弹进行攻击。现在的潜艇可以发射反舰导弹、鱼雷。面对攻击,驱逐舰还是有一定的保护办法的:机动规避,发射干扰弹,拦截......潜艇在水下如果被发现,遭到攻击,那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了。

驱逐舰就是为安排潜艇准备的,你大爷啥时候都是你大爷。


锐视觉何老师


说过很多遍了,“潜艇最大的优势就是隐蔽性”,换句话说搞“暗杀、伏击”不错,正面硬杠,基本上是“自寻死路”(我们这里说的是常规潜艇、攻击型核潜艇;至于战略核潜艇那是陆攻用的不再讨论范围)。

从二战潜艇战说起

对于二战期间潜艇战的战果,大家似乎是网络文或者电影看多了,高估了潜艇的“实力”,实际上从那个时候起,潜艇就是一种“打黑枪、伏击或者袭击商船”的不错武器,如果是遇到驱逐舰,那么潜艇的“死亡率”还是很高的。这一点你也可以从德国U艇也就是在“潜艇战”前期或者袭击商船队时战果辉煌,一旦同盟国反应过来,将护航编队广泛运用以后,潜艇的战绩下滑率和损失率就急剧升高,看出“一点端倪”。

实际上,在二战中潜艇搞个偷袭可能还不错,只要对方有点防备,就很难得手,如果还不及时开溜就很可能被击沉。那个时候的鱼雷航程很短的,就算是直航鱼雷(德国G7)在44节航速下射程也就区区5公里,如果是高海况条件下,也就只有不到2公里的实用射程了。虽然现代鱼雷经过长足的发展,但是类比水面舰艇的攻击手段来说,鱼雷“依然手短的不像话”。

另外,二战时期的潜艇根本就追不上驱逐舰,水面航速甚至追不上民船,所以取得战果只有几个途径而已:1、提前进入航道阵位撞大运;2、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情报(刺探情报、航空侦查、截获电报等等)提前过去伏击。你要说单舰正面怼,潜艇胜率低的可怜。

说说现代潜艇与驱逐舰的对抗

咱就不说日本“直升机航母”这种奇葩反潜驱逐舰了,就说正常的潜艇和驱逐舰对抗。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潜艇跟水面舰艇比,基本上还是“瞎子”,况且水下通讯手段受限制,能获得的体系支撑比驱逐舰要少的多。

探测能力:

驱逐舰可以用舰壳阵列声呐,探测距离15-60公里;拖曳阵列声呐,探测距离50-150公里;反潜直升机,可以灵活机动,大范围探测并攻击潜艇;况且水面舰艇可以与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等长航时反潜装备实时通讯,获取潜艇信息。而潜艇这边,主动声呐一般不敢开机,很容易暴露位置,且探测距离很近;被动声呐探测距离倒是远了,但是定位精度极差,也就是起个发现目标的作用,连目标具体位置信息都很难测试出来,基本上潜艇也就这两种探测能力了,与其他体系装备通讯,不浮出水面是不可能的,浮出水面接收信号那就基本上离被“击沉不远”了。

攻击能力:

如果驱逐舰通过自身设备或者体系内其他设备,获得潜艇大致方向,可以起飞反潜直升机(或者本来就早已起飞),向外搜索确定潜艇的准确位置,反潜直升机一般装备声呐浮标、吊放式声呐、其他反潜设备和自导鱼雷。可以完成搜潜、攻潜一体作战。

如果是驱逐舰在“近处”发现潜艇,舰上的球艏声呐、变深声呐、拖曳阵列声呐或被动式线列声呐(一般至少有两种以上),可以探测潜艇、测定方位、探测航向航速、确定深度,然后利用反潜鱼雷、火箭深弹、深水炸弹或者火箭助飞鱼雷发起攻击。

而潜艇可用的攻击手段也就是鱼雷或者潜射反舰导弹而已,所以无论是探测手段还是攻击手段,潜艇都比驱逐舰差远了,可以说如果是提前进阵位伏击,潜艇有优势;如果是单舰正面对抗,则驱逐舰胜算大,总之一旦失去了“隐蔽性”的潜艇,就像没有牙的狮子,遇到驱逐舰不跑干啥?


卫青点兵


只说现代驱逐舰,为啥不说二战呢?因为二战潜艇太慢了,被驱逐舰抓的话基本没得跑,直航鱼雷想要击中有准备的驱逐舰也是很困难的,少数几个战果都是潜艇预先占位,伏击低速航行的驱逐舰,还是声呐性能一坨屎的日本驱逐舰。

如果是现代核潜艇遭遇现代驱逐舰,那么还是有得打的,但是胜率不大,这里我们假设一艘洛杉矶级后期型核潜艇遭遇了俄罗斯的无畏2级驱逐舰。

如果俄舰在提前接到情报,或进入反潜警戒状态,那么自己的卡-27很有可能在距离舰艇20-40km处捕捉到洛杉矶,此时洛杉矶很难用声呐定位俄舰。

此时无畏2就可以选择用反潜导弹在30km外攻击洛杉矶,配合卡-27的探测和鱼雷攻击,洛杉矶基本要凉,并无消息证明洛杉矶具备对反潜机的反制能力。

如果双方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遭遇,双方的极速差别并不大,而且高速机动下,俄舰声纳探测距离急剧缩水,核潜艇也几乎无法发射鱼雷,只要反潜机升空,潜艇又要完蛋。

至于说洛杉矶提前发现了毫无准备的俄舰,在15km外用mk48鱼雷进行偷袭,成功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基本上没有这种可能性好嘛,除非面对的不是无畏2而是更古老的瞎子聋子...

所以综合来看,核潜艇和驱逐舰的对决还是输在了探测手段上,而且反潜机对潜艇的压制能力太恐怖了,你跑再快跑得过直升机么...


胖哥汽车频道


二战时期,潜艇非常惧怕驱逐舰。可以说驱逐舰是潜艇的克星。一个商队只要有两艘驱逐舰护航。五六艘德国U2潜艇就避之不及。

因为二战时期的潜艇,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水面航行。为躲避驱逐舰时。才下潜,并且下潜时间很短,航速很慢。二战时潜艇的外形,与今天的潜艇截然不同。更像今天的水面舰艇。


【二战时的潜艇,其实是具备下潜能力的水面作战舰艇】

由于二战时潜艇没有声呐。要靠潜望镜观察敌情。发现敌人会很晚。鱼雷的射程近。鱼雷也不智能,命中的概率很低。所以,潜艇见到驱逐舰,最明智的选择是赶紧下潜。驱逐舰更像今天的警察。潜艇更像今天的小偷。

为了与驱逐舰对抗。有些潜艇甚至装了大炮。

但盟军的驱逐舰有反潜声呐。而德国潜艇没有声呐。德国的U2潜艇被完虐。

今天,潜艇与水面舰艇的对决主要是新型AIP常规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与水面舰艇的对决。由于潜艇的静音性和下潜深度的提高。潜艇对驱逐舰的威胁越来越大。潜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克制驱逐舰。

单独的驱逐舰,已经无法应对潜艇的威胁。于是,驱逐舰配备了反潜直升机。还专门有反潜护卫舰与反潜巡逻机协同反潜。

当今世界,反潜能力最强的海军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绰号太平洋舰队反潜大队。



杨朱学派


好莱坞海战题材的大片《U-571》中,水面的驱逐舰追着海底的U型潜艇屁股打,刺猬式深水炸弹不断地在其四周爆炸,潜艇真的狼狈不堪,四处漏水随时可能沉入海底。

最终,毫无还手之力的潜艇,只能冒死浮出水面假装投降,靠仅剩的一枚鱼雷击中了敌驱逐舰,全艇乘员总算才死里逃生。

好莱坞的大片,精彩地演绎了潜艇和驱逐舰猫抓老鼠的游戏,让观众知道了一旦潜艇被水面舰艇的声呐捕捉到了,将是及其危险的,对潜艇来说,可谓九死一生。

在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的对抗中,潜艇尽管有胜算,但前提是潜艇不暴露目标,悄悄的接近目标,发射鱼雷以后,就逃之夭夭,率先脱离海战场,以防鱼雷打不中目标,反被目标咬住,那就非常被动了。

潜艇和驱逐舰,历来都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潜艇怕驱逐舰,驱逐舰何尝又不怕潜艇,双方都有强项,也有各自的软肋,就怕战时自身的软肋,率先被对方抓住了,那么就非常危险了。

潜艇最大的特点,就是隐蔽性能,可隐蔽接敌,给敌出其不意的一击,倘若潜艇在战时被水面舰艇捕捉到了水声特征,不是遇到麻烦的事情,而是是否会被击存的严峻考验。

因此,降低潜艇的躁音,将其分贝控制在与大洋背景躁音浑然一体,是各国潜艇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不易被水面舰艇的水声探测系统监听到,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才能出其不意地打击敌水面舰艇。


国平军史


驱逐舰就是潜艇的克星,一物降一物,敢攻击驱逐舰那就是在自找麻烦。潜艇虽然隐蔽但也不是驱逐舰的对手。

第一、潜艇的航速没有驱逐舰快,潜艇在水下跑二十多节已经算高速上,同时噪音变大容易被发现。现代驱逐舰随随便便跑个30节,一旦发现赶上并干掉潜艇不是难事。

第二、驱逐舰上一般配备有反潜直升机,拖曳声纳,舰壳变深声呐等先进探测设备专门用于搜索和攻击敌人潜艇的,潜艇上那几个鱼雷难道还能打到飞机不成。

第三、潜艇有鱼雷,可驱逐舰也不是好惹的啊。驱逐舰都配备有反潜深弹以及反潜鱼雷,专门打潜艇,潜艇一旦暴露了跑是肯定跑不掉的,只有躲在海底不发出一点声音,祈祷驱逐舰早点离开。

总之,对于潜艇来说碰到反潜驱逐舰或多用途驱逐舰该躲还是得躲,一旦被发现别说攻击了,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








正步军旅


是,潜艇可以发射鱼雷干掉驱逐舰。顺着这个逻辑,二战的潜艇还安装防空炮呢,有一段时间德国潜艇部队还指望用防空炮干掉盟军反潜飞机。既然有防空炮那干嘛还要怕盟军飞机呢,是不是这个逻辑?嗯,不怕的结果就是稀里哗啦沉了一堆德军潜艇,都没干掉几架飞机,只好再下个规定以后见到飞机就必须下潜去躲。可是老在水下,不通空气,柴油机没法运作。就这样,德国首个发明了潜艇的海下通气管。

所以,你可以说潜艇发射鱼雷干驱逐舰的,没问题。现在一艘潜艇10亿美金,一艘驱逐舰2亿美金都不到,正面来刚,1艘驱逐舰拼掉3艘潜艇都有可能。来呀?

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其实,潜艇就算找准了机会,向敌军舰船发射了鱼雷,鱼雷也不一定命中,因为现代军舰还拥有了过去难以想象的防御鱼雷手段。

德意联合研制的反鱼雷诱饵


现代军舰可以对鱼雷进行“软杀伤”防御,即使用干扰器或诱饵,可模拟指定目标的声场,有效防御声自导鱼雷。如果声导鱼雷在较远距离上就被发现,那么被这样的系统干扰几乎是肯定的事情。如果要在近距离发射鱼雷,又会让潜艇本身处于极度危险环境中。而难以被干扰的直航或线导鱼雷,同样也不大可能在远距离进行发射。

所以鱼雷本身也需要进化。要么发展成尾流自导鱼雷,到现在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可以较完美的模拟军舰的航行尾流,尽管这样的自导鱼雷准确率也比较值得怀疑。要么就是发展光纤线导鱼雷,这种鱼雷上将有复杂的传感器,以便可以分析数据不被诱饵蒙骗。


鱼雷以其巨大的杀伤力,潜艇以其海下的隐身性,仍然是非常值得投资的海军大杀器。但是,潜艇和鱼雷也需要不断进化更高的作战能力,否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容易就沦为他人的盘中餐了。


鹰眼战情室


因为驱逐舰不是傻子,不可能坐等潜艇发射鱼雷攻击,而且机动性上驱逐舰占据优势,潜艇一般很难有效攻击到驱逐舰,而一旦暴露,潜艇就只能躲在深水中挨驱逐舰的攻击,毫无还手之力。

像在二战中,驱逐舰速度要比普通运输船、战列舰航母等目标快的多,而且机动灵活。而且潜艇攻击后,水下潜航速度一般只有5节左右,潜深也不大,遇到驱逐舰用深水炸弹、刺猬弹等反潜武器攻击非常吃亏,而且二战中后期声呐等探测设备已经大范围装备,潜艇几乎成了活靶子。所以潜艇一般是不会攻击驱逐舰的,成功几率小,而且风险太大,同时驱逐舰不如运输船、战列舰等有更高的价值。

而到了如今,虽然常规潜艇潜航速度都到了25节左右,机动性也有所提升,但是还是比不上驱逐舰的速度和机动性。同时,现代驱逐舰的反潜能力和手段有了质的飞跃,反潜直升机、多种类型的声呐探测系统等能有效探测到敌方潜艇,而且驱逐舰还有反潜导弹、舰载鱼雷、反潜深弹、机载鱼雷等用于攻击潜艇。

所以总的来说,从二战到今天,驱逐舰一直处于上风,潜艇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和这个强大的天敌作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