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為什麼發動兵變,相對李泰、李恪,什麼原因讓李治走上皇位

公元626年,李世民終於登上了皇位。在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的同時也想在歷史長河的畫卷中留下自己的一筆,於是就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在自己登基之後為了鞏固國本立了李承乾(又稱李承幹簡體字留下的問題)為太子,當時八歲的李承乾聰明可愛,深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喜愛。因為李承乾是嫡長子,母后長孫皇后的背後又站有長孫家族。李承乾在小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問題,各個圍繞在李世民身邊的利益集團也對這個帝國繼承人相當的滿意,很多事情都是發生在李承乾騎馬時摔傷留下足疾開始的。

李承乾為什麼發動兵變,相對李泰、李恪,什麼原因讓李治走上皇位

李世民

隨著李承乾的成長,身邊的人看他的眼光都各不相同。有冷漠、有悲痛、有憐憫、有幸災樂禍,唯獨關愛的眼神少了幾許。這目光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除了傷害還是傷害,再加上皇家的孩子總是早熟,所以年少的李承乾在這些各異的目光中慢慢變得沉默,不再有小時候的聰明可愛,人也看著陰沉可怕,性情也變得乖張許多。對於李世民交待給自己的事也常常變的陰奉陽違,討厭學習,討厭說教,討厭所有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他開始為李世民所不喜,他在不喜中更加的沉默、暴躁,對自己的位置充滿了警惕性。

李承乾為什麼發動兵變,相對李泰、李恪,什麼原因讓李治走上皇位

李承乾劇照

長孫皇后和李世民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李承乾、次子李泰、小兒子李治。在這三個兒子當中並沒有出現長子幼子是寶,中間的兒子是草的情況。在李承乾慢慢讓自己失望的時候,李世民的目光轉向了二兒子李泰,逐漸的將更多的教育資源傾注在李泰身上。時常將李泰帶在身邊,言傳身教。這種種行為在不斷的滋養李泰心中的慾望,從幼小就知道皇位是大哥的,到大哥足疾,再到李世民對自己關愛的增加。這些都讓這個之前喜愛學問的二兒子內心充滿了欣喜,他開始遊離於群臣之間,開始流連於權謀之中,他開始慢慢讓李承乾越來越忌憚。

李承乾為什麼發動兵變,相對李泰、李恪,什麼原因讓李治走上皇位

李泰劇照

沉默的人一般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李承乾當然不可能在沉默中滅亡,所以就在沉默中爆發了。因為有自己父親李世民的言傳身教,李承乾知道自己想要通過武力獲得政權,首先要擁有武力。好在自己的身邊還圍著一些人,還沒有對自己放棄。失意的人身邊往往都是失意的人,失意的人往往都想幹別人想不到的事情。他聯繫了吃喝嫖賭樣樣精通的閒散王爺李元昌,憤懣不平渴望權利的侯君集,做了駙馬就被圈養在公主府的杜荷。這三個人本身不會聯繫到一起,閒散王爺李元昌是李淵做了太上皇后生下的眾多兒子中的一個,年輕人對權利總是很嚮往。侯君集深感自己為大唐付出了很多,收入和投出不成正比,也是不滿自己的權利。杜荷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朋友吧。但是最終他們發動了兵變。

李承乾為什麼發動兵變,相對李泰、李恪,什麼原因讓李治走上皇位

唐朝戰爭圖

老王不老,雄威仍在。飽經戰爭的李世民在開始就把這場兵變看作成一場演習。不,或者稱不上演戲,只是一場小孩子不甘心向大人發起的挑釁罷了。兵變很快在李世民的手中平息。這對於波瀾壯闊的貞觀時代來說只是一朵小浪花,只砸在上層人的身上,砸在李承乾身上,砸在李世民心裡。李世民對李承乾這個兒子真的是又心疼又氣憤。心疼他,是因為他在父親看待兒子的身份上。氣憤,是因為他在帝王看待繼承人的身份上。如果李承乾可以在兵變中獲取政權,可能李世民也會坦然的進行權利交替吧。如果,如果可以看著帝國繼承人打敗自己,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李承乾為什麼發動兵變,相對李泰、李恪,什麼原因讓李治走上皇位

李治

經歷了這次兵變之後,李世民此時可以選擇的帝國繼承人有三個。李泰,作為自己嫡子,帝國的順位繼承人,可以放在備選之列。但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多少是瞭解的,這個孩子處事有點毒,有點寧可我負天下人的感覺,將帝國交給他,自己的子嗣是不是又要像大哥和元吉子嗣的結果一樣?不,這是李世民內心所不允許的。自己當年是被逼無奈怎麼能讓兒子走自己的老路。

李恪,最像自己的孩子。行為風範頗有自己的風格在裡面。作為皇子,李恪是自己的心愛的楊妃的兒子,是隋煬帝的外孫。無論是血脈還是行為舉止都符合繼承人的要求。至於李治,這個孩子是自己和觀音婢的小兒子,身份上沒有問題,也是嫡子。但是性格上的無慾無求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耳根子軟心又善,不太適合作為繼承人,不足以延續自己創下的這貞觀盛世。那就明天提出來看看吧,料想他們也不會拒絕。

李承乾為什麼發動兵變,相對李泰、李恪,什麼原因讓李治走上皇位

長孫無忌

出乎意料的是提議立李恪為太子的提議遭到了大臣們的反駁。幸虧自己令人上的奏章,不然自己的顏面何存。在朝堂之上,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大臣們都在提議立李治為太子。我一直認為國家是一個大的利益集體,在這個集體當中有很多小的利益集體。他們時而附和,時而發聲,一直在為自己的利益集團博取利益。在李世民想要立李恪為太子的時候,長孫無忌是持反對票的。自己作為長孫家族的族長,從李世民鼓動李淵造反就跟隨在左右。如果李世民的皇位傳遞到李恪手裡,長孫家族這麼久的政治投資就是白費,也很難維持長孫家族的長久不衰。思其種種,長孫無忌提出了反對票,並且向李世民闡述了李治為皇帝的好處,守成之君應當仁善。無為之治,方能治國。

當年李世民集團能逼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今天李世民集團在與自己利益衝突的時候一樣可以逼得李世民做出改變。李治就這樣在不爭中成為了繼承人。長孫無忌和李恪的恩怨也就此結下。為了消除隱患,又在多年後的房遺愛中將李恪處死。值得回味的是,又在多年以後。他因為反對李治封一個女人為後,被想要上位的狗腿子舉報,被李治以謀反罪逼得自縊。那個女人叫武則天,那個狗腿子叫許敬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