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一天時間,丟掉 26kg 舊物,我進行了「一生一次」的大整理

目錄

  1. 擁有物品的數量,是由自己決定的
  2. 規定好每一件物品的位置
  3. 整理後的變化

近藤麻理惠最近又火了起來,作為「全日本最會整理的人」,她在 Netflix 的劇集《Tyding Up with Marie Kondo》中走進美國家庭,在那些像倉庫一樣的家中展開整理,把她的整理魔法帶到了美國。

花費一天時間,丟掉 26kg 舊物,我進行了「一生一次」的大整理

《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劇照

在麻理惠的體系中,整理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一生一次」的節日般的整理,也就是劇集中那樣「大動干戈」的整理;而第二種是將物品放回原位的日常整理。能進行第二種整理的前提,是已經完成過第一種整理。

其實我在三年前讀過一次《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那時也完成過一次「節日整理」,但那時還在學校住宿,生活空間、需要顧及的生活場景有限,擁有的物品自然也很有限。在搬到現在的房子後一年多里,物品的數量又走上了公民凱恩的道路。

書中,麻理惠小姐說:「整理之後,可以過上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生。」

從整理開始改變現狀也好啊,這樣想著,我決定再進行一次「一生一次」的整理。

擁有物品的數量,是由自己決定的

關於丟棄和整理,這些年頗有一些流行的概念,比如除了實用物品外一個不留的「斷舍離」,維持物品數量恆定的「出一進一」法則,但對我這樣的雜貨店愛好者來說,要將物品數量減到某個絕對值真的很不容易。

而麻理惠對物品的揀選標準是「心動」——只要是心動的物品都可以留在身邊,對物品的數量並沒有絕對的限制。

「心動」是 100% 的主觀感受。

用手觸摸物品、聞一聞它的氣味、捧在胸口感受一下會不會心動……這一系列看起來詭異的動作,就是檢驗「心動」的標準。麻理惠小姐說,經過不斷地練習,「心動」的感覺會越來越清晰。

整理的時候,我把所有物品鋪在地板上,一遍一遍地做出上面的動作,尋找購買時讓自己心動的那個小細節,好像心裡對「心動」的感覺是漸漸明確了起來。我不得不說這是個非常 emotional 的過程,有時在心裡的感受非常細微,需要仔細分辨才行。也難怪這兩本書的分類是「心理勵志」,而非「整理收納」。

我會按照麻理惠推薦的整理順序,講講我在一天的整理中留下和丟棄的物品,以及我是怎麼和物品道別的。

麻理惠的推薦整理順序:衣物 - 書籍 - 文件 - 小件物品 - 紀念品。在整理每種物品時,不管物品當前的收納位置,一股腦地把所有同類物品找出來丟在地板上進行判斷。如果事後發現還有漏網之魚,則說明這件物品早就被自己忽視,幾乎不可能是讓自己心動的物品。

不需要挑選直接丟棄的物品:硬紙箱

丟棄數量:10kg

之前總是活在隨時可能會搬家的臨時感中,所以留下了所有含包裝物品的紙箱,大到吸塵器小到杯子,包裝盒都堆在空櫥櫃裡。

但其實很多物品等搬家的時候再買大箱子裝起來也就可以,易碎品買泡沫紙包裝更節省空間。以前每天都在思考搬家的事,卻擠佔了當下的生活空間,真的不是什麼聰明的做法。

衣物

丟棄數量:16kg

整理完成後發現,對衣物的心動程度並不與使用時長呈反比,質料好、被認真對待的衣物即便過了四五年還是叫人喜歡,隨隨便便買來的衣服不到一年也就丟掉了。

比起三年前整理時丟棄的大量不合身的男裝,這次被丟棄的主要類別是偏短的裙子。

大概是長得太高的緣故,前幾年我很迷戀買短裙,覺得穿上就會變得可愛(手動狗頭),但實踐證明那些裙子只會讓我覺得拘束,穿過幾次之後就不再穿出門了。現在留下的裙子都是膝蓋左右的長度,穿起來走路生風能跑能跳,不管去哪裡都能穿。

還有一類是高跟鞋。出於保護腳踝的目的,我不穿高跟鞋挺久了。雖然平時放在鞋櫃裡還有些觀賞價值,但又覺得把它們丟在屋子裡不見天日很可憐,最後還是丟掉了。

此處實名感謝小黃狗回收箱,它可以回收紡織品、紙類、金屬、塑料等多種物品,雖然回收價比較低,但把物品丟進沒有異味的回收箱會比丟進垃圾桶的愧疚感少很多。

(p.s.「小黃狗智能回收」公眾號也可以使用大部分功能)

書籍

丟棄數量:6 本(這間房子裡總量的一半)

「書啊,想看的時候可以再買回來的。」

多抓魚創始人在播客中說的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這次丟棄的書籍中有一半是讀過但不會再讀的,有一些是從來沒讀過的。

其中最難丟掉的是理想國的一本《蘇聯的最後一天》,雖然很確信不會再翻開了,但因為在市面上已經購買不到所以很想繼續佔有。

但想了想,正因為很難買到的緣故,好像更應該讓其他能從中得到啟發的人讀到它。

告別這本書真的很不容易,我預約了多抓魚上門取件之後,心裡還是覺得很捨不得,最後寫了一張卡片夾在書裡,既是寫給未來讀到這本書的人,也是和書籍本身說再見。

此處實名感謝多抓魚,因為他們說過會讓夾在書裡的東西和書一起流轉下去。而且多抓魚處理書的方式讓人很放心,書本能被消毒清理打磨再去到別人的手中,應該會比待在我的房間裡更開心吧。

文件

丟棄數量:不明,和硬紙箱加起來一共 10kg

文件的挑選標準和其他物品不同,標準是:除了必須留存的,其他可以丟掉。像證件、畢業證書、勞動合同這種重要文件,可不是因為不心動就可以隨便丟掉的。

我主要丟掉的是已過了保修期限的保修書和說明書。

其實在網上很容易找到產品的 PDF 版本說明書,從隱形眼鏡到型號古老的洗衣機我都找到過。

小物

經歷過賣舊書的階段,丟棄小物就顯得不那麼難了。

有價值但不合用的物品,比如 TN 筆夾、香水等我都會掛上閒魚,其他物品就說一聲「拜拜」然後乾脆地丟掉。

有意思的是,因為小物件的數量太多,在挑選的過程中難免有漏網之魚,但在最後的收納環節中,隨著留在地板上的物品越來越少,這些物品還是會被剩下來,面臨「二次清算」。

小物件中,有一些即便失去了功用價值,但只要看起來還讓人心動,也可以用在別的地方。比如我把印有貓咪圖案的筆記本收納袋套在筆筒外層作為裝飾,閒置的髮帶、項鍊等則在衣架的頸部繞兩圈作為點綴,打開衣櫃時心情也會變好。

規定好每一件物品的位置

因為要在進行完所有物品的挑選整理後再進行收納,所以整理工作完成後,房間基本上處於凌亂的巔峰。

在這時不能急於進入收納環節,而是要冷靜下來巡視一下家中的收納空間,想想物品放在哪一個收納空間才是最合適的。做完這一步,就是決定了每一件物品所屬的位置,此時才可以進入到收納環節。否則,將已經收納進 A 空間的物品再拿出來放到 B 空間,不斷變卦的過程是非常讓人沮喪和疲倦的。

收納的技巧

麻理惠的超實用收納方法主要有:

1. 衣物類:摺疊收納和懸掛收納

  • 掛起來更漂亮的衣服絕對要掛起來:漂亮的裙子、大衣、牛仔外套,凡是掛起來好看的衣服都可以掛起來。懸掛的原則是「向右上方」:把質料較厚、較長、顏色較深的衣服放在左邊,越往衣櫃右邊顏色越淺、質料越輕、長度越短。
  • 普通的衣物可以折起來:摺疊的方法可以參看《整理魔法 2》中的圖示(豆瓣的 這個帖子 有整理),也可以看麻理惠之前在綜藝上的演示(1 2 3 4),當然看《Tyding Up》中的演示也可以。

2. 用抽屜櫃垂直收納

  • 抽屜能更好地利用空間,如果堅持垂直收納的原則,在打開抽屜時就能一目瞭然地看到裡面摺疊後放在裡面所有物品。
  • 如果抽屜比較大,可以用長方形的盒子(比如包裝盒、鞋盒等)來充當分隔,不需要特意買有分隔板的盒子。
花費一天時間,丟掉 26kg 舊物,我進行了「一生一次」的大整理

麻理惠的「心動」衣櫃

把整理當作一種儀式對待

這句話聽起來很日式雞湯,但其中暗含的意思是:整理是件很累人的事。如果把整理當作一種儀式,就能熬過其中痛苦的部分,最終完成整理。整理當天,我大概從八點半開始整理,除了中飯和晚飯的一小時,到晚上九點我才完成整理和收納,這中間還不乏將 26kg 物品扛下樓去隔壁小區丟棄這樣的體力活。整個過程下來,大概可以達到慢跑 15km 的疲乏感。

有幾個小貼士可以幫助更好地完成這個儀式:

1. 穿漂亮的衣服進行整理

整理時要穿平時很難找到場合穿出門的漂亮衣服(當然要以活動方便為前提),而不是背心短褲這種看起來更方便勞動的衣物。除了能在整理過程中保持愉悅的心情之外,在出門丟垃圾時還不用特意再換衣服(超重要)。

2. 在整理時不接受播客等信息輸入

接受信息本身很耗費精力,而整理是一件像長跑那樣需要體力和耐力的事,所以在整理時不接受信息輸入,會更容易堅持完漫長的整理工作。而如果聽著播客整理的話,大概四五個小時就會感到疲倦。

3. 早起進行整理

也是因為整理會進行很久,所以最好早早起來,抱著「這一天就做這一件事」的決心進行整理,這樣才不會影響到晚上休息,也能在第二天早晨醒來時充分享受整理好的房間帶來的心動感。

整理後的變化

真正的人生,始於整理之後。

——近藤麻理惠

文章開頭我說過,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生不過是在工作日的夜晚能穿上家居服在書桌前看一集番或者寫一頁紙。而我現在就是在這樣的夜晚,在書桌前寫下這頁紙的。

整理之後,還自然地開始早起了。因為不想讓一天從工作開始,想在這樣的屋子裡度過更多的時間。城市還未醒來的清晨,能聽到遠處手推車軋過路面的聲音。

生活確實比整理之前讓人心動了一些,「一天更像一天」了。

現在目之所及有朋友送的橘貓水杯、裝飾檯燈底座的禮服胸針、朋友送給我的戳戳樂小羊,抓在手裡的鋼筆是大學時特意跑去書城買的。被這些有回憶有故事的物品包圍的感覺真的很幸福,就像和熟悉的朋友進行著節奏舒適的聊天。

摺疊衣服的技巧、衣櫃的排布、心動的右上劃線,這些技巧聽一遍就好像學會了整理。但整理本身是梳理和擁有的物品的關係,整理是怎樣一件事,一定要好好做過一次才會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