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龍,見過嗎?能用於風溼痺病,關節腫脹,疼痛麻木,閃腰岔氣

穿山龍,見過嗎?能用於風溼痺病,關節腫脹,疼痛麻木,閃腰岔氣


穿山龍,見過嗎?能用於風溼痺病,關節腫脹,疼痛麻木,閃腰岔氣


穿山龍

來源產地

《中藥大辭典》

為薯蕷科植物穿龍薯蕷的根莖。秋季採挖,除去細根,颳去栓皮,曬乾。

生於山坡林邊、灌叢中,或溝邊。分佈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穿山龍,見過嗎?能用於風溼痺病,關節腫脹,疼痛麻木,閃腰岔氣


性味功效

《中國藥典》

甘、苦,溫。祛風除溼,舒筋通絡,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用於風溼痺病,關節腫脹,疼痛麻木,跌撲損傷,閃腰岔氣,咳嗽氣喘。


穿山龍,見過嗎?能用於風溼痺病,關節腫脹,疼痛麻木,閃腰岔氣


現代研究

穿山龍,味苦,性平,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有調節作用,所以近年來成為治療風溼類疾病的妙藥。根據《中華本草》謂其幹品用量為6~9克,《中草藥手冊》多為15克,少數達30克,東北地區常用量也為15~30克。但根據朱良春經驗,若要取得較好的療效,其用量須40~50克,30克以下收效不明顯。

歸經

歸肝、腎、肺經

別名

穿地龍


穿山龍,見過嗎?能用於風溼痺病,關節腫脹,疼痛麻木,閃腰岔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