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棚改圓了安居夢

日前,走進平川區棚戶區安置點愛伊家園小區,只見一幢幢樓房錯落有致,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小區裡的綠地、花園和涼亭,更是為這裡增添了寧靜舒適的氣息。

“新房就快裝修好了,我非常滿意。現在的政策好得很,新房子不用我們多花錢,為我們減輕了很大的壓力。”在新家裡,居民任玉梅臉上露出了笑容。

任玉梅是原靖遠陶瓷廠下崗工人,由於沒有固定工作,平時依靠打零工維持生計,一家人在陶瓷社區不到40平方米的平房裡住了10年。

陶瓷社區的房屋多建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部分年久失修,生活配套設施不健全,居民生活、出行極為不便。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部分房屋已成危房。2018年以來,為加大城區棚戶區改造,平川區新增4個棚改項目,讓包括任玉梅在內的數千戶住房條件困難、房屋有安全隱患的群眾受益。“現在最讓我高興的是以後孩子上學方便了,交通便利了,生活環境變好了,冬天再不用受罪了。”居民陳剛高興地說。陳剛的新家位於愛伊家園5號樓1單元8樓,房間南北通透,寬敞明亮,裝修工人正在忙碌工作。

今年45歲的陳剛,兩代人都住在陶瓷社區平房,附近沒有學校,交通不便,孩子上學要走很遠的路。和住在這裡的居民一樣,陳剛家裡沒有暖氣,冬天要靠生爐子取暖。房子周邊環境髒亂差,唯一的公廁一到夏天臭氣熏天,蚊蠅滋生,使群眾苦不堪言。

談到社區工作,陳剛滿意地說:“從拆遷到安置,社區工作人員對我們的事非常操心,中間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去年年底,我們社區就已完成拆遷340戶,佔當時全區總拆遷進度的42%。為了加快進度,社區工作人員一直在加班加點,爭取讓居民早些住上安置房。”陶瓷社區居委會主任孫進明介紹說。

孫進明所說的陶瓷社區棚戶區拆遷,共涉及住戶531戶。自去年棚改工作以來,平川區在這個社區成立了棚戶區改造辦公室,著手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截至目前,該片區已簽訂拆遷補償協議475戶,拆除房屋449戶,142戶棚戶區居民已經住進了安置房。

眼下,平川區正全方位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讓居民從“蝸居”變為“安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