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局难以预料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果让人意外

在华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崛起了无数个强大鼎盛的王朝,也诞生了近500位皇帝。而在封建社会,皇帝几乎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手握大权,一句话就可以决定数万万人的生死,享受着世间最大的荣华富贵。因此,古往今来,想成为皇帝的人数不胜数,或造反、或起义、或谋朝篡位,但最终能成功的人却寥寥无几。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局难以预料

因此,历史上那些能成为皇帝的人,大多都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一些开国皇帝,所要付出的努力更是难以想象。而要说到我国历史上,出身最低微,称帝之路最不容易的皇帝,还是要数明太祖朱元璋。因为他的祖上都是农民,没有丝毫的背景可言,一路走到皇帝之位,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完美得阐释了“逆袭”这个词。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局难以预料

在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的名字还叫做朱重八,是一个非常贫苦的农民家庭的孩子。而之所以会给朱元璋起名为朱重八,是因为当时的穷苦人民都不识字,只能靠一些简单的数字来称呼,例如朱元璋的父亲就叫做朱五四。而在朱元璋出生的时候,刚好是元末时期,天下纷争四起,朱元璋一家为了躲避战乱,也和其它人一样展开了逃难之旅,最终到了凤阳。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局难以预料

当朱元璋一家在凤阳安顿下来之后,由于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还有几个年幼的弟弟妹妹,于是稍微年长一些的朱元璋便出去给人打工去了。而朱元璋经过一番辗转之后,来到了地主刘德的家里,因为年纪小也干不了什么重活,刘德便安排他去放牛了。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局难以预料

虽然给刘德放牛赚不了多少钱,但是好歹能吃饱饭,能生存下去。就这样,朱元璋在刘德家里放了12年的牛,一直兢兢业业,也从来没有什么要起兵造反的想法。后来,因为天灾,朱元璋的父母、大哥接连被饿死,当时的朱元璋大哭不已。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局难以预料

而哭过之后,就要想办法把自己的父母和大哥下葬,但是下葬是需要钱的,于是朱元璋就去求地主刘德借钱给他,但是刘德非但没借,还恶语相向。最后,还是另外一个地主刘继祖看朱元璋太过可怜,才出钱帮朱元璋把他的父母下葬。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局难以预料

父母死后,朱元璋还先后做过乞丐与和尚,目的也是为了吃饱饭活下去。但是,后来连做乞丐、和尚都已经养不活自己了,朱元璋便毅然决然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因为出社会的时间早,朱元璋的心智比大多数同龄人成熟,在加上他的努力,很快就成长为了一个将领,继而一步步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那么,在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当初的地主刘德如何了呢?朱元璋是怎么对待他的呢?相信很多人都猜不到,因为刘德最后的结局,太出乎人们的意料了。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局难以预料

在朱元璋成为了万万人之上的皇帝之后,自然也会有虚荣心,特别是回想到小时候的境遇,更让他有了“衣锦还乡”的念头。而当初的刘德也还在世,自然也听说了朱元璋成为皇帝的事情,当他得知朱元璋要回乡之后,更是吓得六神无主。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局难以预料

而当朱元璋回到凤阳之后,立刻就有一大批亲戚来嘘寒问热,而刘德也在其中。后来,朱元璋特地召见了刘德,刘德在见到朱元璋后,就立刻跪下磕头,还承认了自己当初的罪过,乞求朱元璋的原谅。不过,成为皇帝之后的朱元璋,已经变了一个人,非但没有怪罪刘德,还亲自搀扶其他,说到:“以前的事情不怪你,你也不知我会有如今”。

随后,朱元璋还赏赐了刘德30顷田地,免去了他10年的赋税。对于这个结果,不仅仅是刘德,就是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也都非常意外。因为,一向以“铁血”、“狠辣”著称的朱元璋,竟然会以德报怨,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局难以预料

而除了刘德之外,当初帮助他下葬父母的刘继祖,自然也收到了朱元璋的赏赐。只不过,刘继祖已经去世了,朱元璋只能把赏赐给他的儿子,给了他数千亩良田,而后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刘继祖一家从此便大富大贵了下去。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过牛,他称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结局难以预料

其实,我们从朱元璋的以德报怨中能看出,他已经掌握了皇帝必须掌握的“帝王心术”,不再以个人的情绪去做事情,而是站在一个皇帝的角度去做事。所以,他对刘德以德报怨,一方面能在老百姓中树立起自己的正面形象,还能使自己的皇权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若是朱元璋还没有成为皇帝,只是一个将军、统帅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得处决刘德一家。毕竟,这位擅长“高压统治”的明太祖,历来以杀伐果断著称。当初为了惩治贪官,硬是杀了15万人。那么,大家对于朱元璋是如何看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