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书能让你放下手机电脑,熬夜苦读?

每一天的自娱


在这个手机横行的时代,好像人人都被手机绑架了,时时刻刻都要拿着手机。

想要去读一本书感觉比登天还难,拿着书就犯困,看见手机就来劲,是不是?

我是南风偿,如果你也同意我的观点,欢迎关注转发。

不过想要读书,想要放下手机,还是有方法的,前提是你被迫读书,或者你对读书心向往之。

现在来说说我熬夜苦读过的书,一本是工具书《PMP》,学过项目管理的都知道这本书又厚又大。

去年报名参加了PMP(项目管理)考试,拿到书的时候厚厚的一本,确实有点担心。经历过这个考试的人也都知道,现在这个考试比较好过了,很多培训单位猜题就能过。但是我报名的目的不是为了过,是为了掌握切切实实的理论知识,好为我的实际经历找一个答案。

有了明确而坚定的目标,我读这本书读得特别认真,我很害怕拿了一个证,别人一问三不知。所以我是早上也读,晚上也读,真的没有时间看手机了。

目标和压力,是让我放下手机,捧起书本的一个好办法。如果想要读书,不防给自己定个目标试试看。

还有一本是我现在在读的《浮生六记》,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两句话:红楼一梦有黛玉,浮生六记叙陈云。

我翻开书本,刚好看到陈云病逝的那一段,作者沈复哀痛之极。他为了等到亡妻的灵魂归来,在头七的那个晚上,独自守在孤灯下的情形,让人潸然泪下,不能自已。我一下子就被她们感情击中,移不开眼睛。

好书就在于故事真实,感情真挚。这样充满感情的书,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所以当天晚上我就熬夜看了一大半,真的是没有时间去翻手机了。

有些书,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值得放下手机一看。

兴趣和爱好,是让我放下手机的原动力,我比较喜欢自传或者传记类的书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还有一本书《杨绛先生》,这本书我基本上已经读完了,虽然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写的,但是字字句句读来都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书中从头到尾介绍了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相遇、相知、相恋,携手一生的整个生活过程,读来感慨万千。

本以为我等俗人的活法都是菜米油盐酱醋茶,没想到前辈的婚姻生活温暖又优雅。你知我,我懂你,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那种感觉,真的好美。

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羡煞书中人。他们俩的一生,应该就是遇见彼此,不枉此生吧。

好书,不需要放下手机,因为我压根没时间拿起手机。





南风偿


有,最近读的这两本书《台湾激荡七十年》、《大宋权力场》,我特别爱读,深受启发。这是让人更深入地了解人性的、很好的书。

要成为一个稍微成熟和所谓成功的人,洞悉人性是必要的。

以前我一直读鸡汤,读哲学,发现这些东西还是有些理想化,比如海子卧轨自杀,他可是哲学教师、是诗人,没人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孤独而离开人士,文学和哲学只是鸡汤,实际生活更现实和残酷。

当然 文学、哲学,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更温和。

可现实毕竟是残酷的,现在的十点读书、有书等公众号,很多文章告诉你,努力,勤奋就有好结果。

可现实是,你在企业里,按这些单纯的心灵鸡汤告诉你的去做,不注意人际关系背后人性的私欲,你根本很难生存。

可悲的是,阴暗的、真实的人性,我们很难看到从书里,需要你有双犀利的眼睛从你的失败或他人的失败里去揣摩和领悟。

作为一个职场人,学习下历史特别有必要,不是为了你去害别人,起码你可以防备别人,保护自己少受伤。

历史,可以让你了解人性的弱点更真实,很有必要读一读。

读史可以明智,这是提高情商的好方法!

心地善良有原则,愿你多读历史,做一个心有温度但身披铠甲、学会保护自己的人!




静定如常阅读写作


“生如逆旅单行道,哪有岁月可回头!”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是在一枚自称野生作家的读书人写的!那个人,自然就是大冰兄弟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生活中,以至于现如今的我们

,似乎同电脑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走的更近了,几乎已经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了。快节奏的社会步伐,让更多的人失去了耐心,连坐下来喝杯茶读会书的空当儿也成了奢求。

我也曾深深的沉浸在电子产品世界里一度无法自拔,一有空隙就不由自主的拨弄起手中的手机。这种日子,似乎成了习惯。直到那天,在一家书店里看到了一本名叫《我不》的书,被封面上的可爱小姑娘吸引了,随手翻来,便翻到这句“生如逆旅单行道,哪有岁月可回头!”瞬间鹈鹕灌顶。手机给不了我诗意生活,给不了我把酒言欢的知己,更给不了我梦想的远方道路。

有时候,点醒你的,不是惊天动地的鸡汤,也不是感人肺腑的故事。也许,仅仅是因为一句话,一个人,一种你没见过的生活方式。放下手机,我们才会看见更多的精彩!






爱吃猫的小奶鱼


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像是人们身体的一部分,让人难以割舍。丢不掉手机因为里面的各种app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和视觉上的冲击。

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这本《白鹿原》,拿上这本书之后便爱不释手。这是一本长篇小说,该作品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描绘的是一个整体性的世界,丰富饱满的世界,更是关照我们民族灵魂的世界。

小说前五章写了白鹿原的生活常态,从第六章开始作者便开始设置境遇。

第一是改朝换代 第二是白腿乌鸦兵围城

第三是农民运动和国共分裂

第四是年馑与瘟疫……

小说的章节比较多,我就不一一给你们列举出来了。

自《白鹿原》出版以后,因其尖锐的历史政治观点及大胆的性爱描述,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和争论。有人认为书中的性爱描写称得上是“惊世骇俗”,有人认为《白鹿原》的情色描写是比较有节制的,小说中有关性的描写并不是为了描写性本身,都符合小说本身的需要。也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情色描写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也应该属于成人级的。对此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各位小伙伴如果放不下手中的手机不妨看看这本书,每天坚持看两个小时,久而久之,相信大家便能丢掉手机,享受新的精神层面。



书籍支架


有三个阶段让我不敢浪费时间去玩手机,多希望时间能慢一点……

第一阶段:高考前。

第二阶段:考研前。

第三阶段:公务员备考。

这三个阶段的前期准备中,只要是考试的书,都会认真的去学习,仔细地研读和思考。此阶段玩手机不仅是一种奢侈,更是一种自残行为。

为了考试,熬夜通宵的节奏是常有的事情,不敢怠慢时间,抓紧一切时间去努力,把每一本书都反复去看,反复去记其中的知识点和考点内容。自觉性也是在这个阶段才会表现得超级优秀!



V晓123


虽然这个时代,电子读物横卷我们的生活,手机更是变成了生活必需品一般,都有人说可一日不进食但不可一日没有手机。但我相信每个人总是会有那么一两本书是可以让他放下手中的手机,拿起书来废寝忘食一般的沉浸其中的。

我就说下我自己吧,我有一本书,特别的喜欢看,也看了很多遍了,无论是文言文版还是翻译版,都看过很多遍,那就是《三国演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国演义》我总能读出不同的东西,让我懂得不同的事物,分析问题的角度也在转变。我就简单的说下两个大的阶段的转变吧。

  1. 小的时候大的方向喜欢刘备、诸葛亮。因为罗贯中是偏刘派,所以对蜀国的一些事情上都带了少许的夸大,凸显了刘备的仁义、诸葛亮的才智无双。其中刘备不舍弃百姓而被曹操追杀、刘备不主动夺陶谦的城池、不主动夺刘璋的城池。件件事都表明了刘备的仁义。而诸葛亮就更不用说了,舌战群儒、火烧赤壁、华容道、招降马超、入西川、空城计等都表明了诸葛亮的智计无双。那时候真是追崇至极。把诸葛亮认作神人一般。

  2. 高中后打的方向更喜欢曹操和司马懿。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读的书籍也多了,想问题也开始了不同,我感觉刘备的仁义并没有那么让人感动,很多时候确实舍弃了本来不需要舍弃的资本,只为得到一个虚假的借口,比如庞统之死。白帝城托孤后刘备和刘婵说的话,也让我感觉刘备其实并没有那么仁义,虽然知道那也是一种帝王之术,但也看出刘备的仁义中藏着太多的虚假。而曹操和司马懿让我越来越喜欢的原因是曹操和司马懿得能力,曹操手下的人形形色色有很多种,小人、佞人、桀骜不许的等等都有,但曹操都能统领的很好,发挥其所长,达到其最好的效果。司马懿的隐忍很值得我学习,十年磨一剑,一剑定乾坤,奠定了司马家后来的大一统,虽然晋也没有延续多长时间。

这就是我的一些感受,很高兴和大家分享。

皓哥那点儿话


我也多想放下手机多读点世界名著,可一天在手机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一会儿看微信,一会上头条,时间一晃就几个小时。今年预备读一读《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及《基督山伯爵》等纸质书,过年到目前为止《战争与和平》还没看完900页,一定要克制一下自己尽量再别滥情于手机,沉溺其中,那些名著真的是系统的营养而非网碎片化的垃圾所能比拟!


诗歌之页


书籍到底改变了人的什么?

书籍到底改变人类的什么?

知识是什么

经验是什么

记忆是什么

涂涂

总之,每个人都内置一个网络:称之为《知了》

懂了,当下心意(满满的)

可是,懂了只是片面的,过后马上又可以拓宽思路与见解…

这样不停循环往复地究竟可以怎样?

难道,一句万丈高楼平地起,就把这个问题敷衍了事。

我半年买了200本书,看腻了,只有一个结论:差的酒喝了容易迷失方向。

这半年看书的最大收获是:

每个作者都有个相似的工具,每本书都共有着一样的神经脉络。

它们,灵魂铸就…

伊甸园诗





whoareI


德川家康!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特别精彩!


财迷婆婆


有,近期我看了电视播放的《北方那个吹》和《雪花那个飘》两部连续剧之后,在网上买了同名小说,并用两个通宵看完了原著。......因为我经历了那个年代,浮想联翩,彻夜难眠,是抹不去的伤逝。仿佛又把我带回了青春的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