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獨倚情痴,千帆過盡意悲:溫庭筠《夢江南》探解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

蘋洲。

這首《夢江南》是溫庭筠的代表之作。溫庭筠生於晚唐,字飛卿,本名岐,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他的先祖溫彥博曾是唐太宗貞觀初年的宰相,溫氏家族在初唐曾十分顯赫,到晚唐時,家族已經沒落。據溫庭筠自述,"道直更無侶,家貧唯有書"(《贈盧長史》),他出生的時候,溫家其實已經相當貧困了。

高樓獨倚情痴,千帆過盡意悲:溫庭筠《夢江南》探解

據說溫庭筠貌醜,有人惡意取笑,給他取了一個"溫鍾馗"的綽號;另一方面,他稟性"敏悟",才思敏捷,"工為辭章","尤長於詩賦",常為人稱頌,為此又得了一個綽號"溫八叉",意思是說他進入考場,從不用打草稿,"凡八叉手而成八韻"(當時考試的文體是八韻律賦),因而被譽為"溫八叉"(或稱"溫八吟")。溫庭筠多才多藝,精通音樂,最善鼓琴吹笛。但仕途坎坷,長期顛沛流離,與江湖浪子、歌伎為伍,晚景不詳,身世悽苦。溫庭筠在詩詞創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和李商隱齊名,詞則與韋莊並稱。尤其是詞,為他贏得了"花間鼻祖"的尊稱,被公認為婉約詞派的開創者。

溫庭筠創作的詞,初步形成了要眇宜修、含蓄蘊藉的基本特徵。這種特徵的形成,是與詞人對形象優美、心靈細膩的女性形象的創作分不開的。劉熙載在《藝概》卷四詞典概評曰:"溫飛卿詞精妙絕人,然類不出乎綺怨。"可以看出溫庭筠的詞作大多以女性為描寫對象,而且多是不幸的女性,這首《夢江南》亦是如此。

高樓獨倚情痴,千帆過盡意悲:溫庭筠《夢江南》探解

韓愈說過:"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荊潭唱和集序》)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痛苦,因為它只能給人帶來創痛。但對詞來說,痛苦、傷感失望就像催化劑。詞史上,被人們廣為流傳的大都是那些帶有憂患意識或者悲劇意味的傷感戀歌,而不是那些卿卿我我的幸福豔曲。溫庭筠的另一首《夢江南》亦是如此:"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有學者因而把詞稱為"綺怨"型文學,認為它一方面柔美、綺豔,另一方面又有哀怨的特徵。這是很有道理的。

高樓獨倚情痴,千帆過盡意悲:溫庭筠《夢江南》探解

這首詞主要通過人物的行為來顯露人物的內心活動,詞意較為明顯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意思是說,清早起床梳洗完畢,就獨自來到江邊的望江樓憑欄眺望。"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很多艘船開來又開走,唯獨不見心上人的歸舟,眼看太陽已經西斜,黃昏已經來臨,眺望中又天過去了。"腸斷白蘋洲",一次又一次的思念、失望,柔腸寸斷,不堪承受,只好將滿腹思念之情拋灑到長著白蘋的水邊小洲之上。

溫庭筠這首《夢江南》雖然只有短短的27個字,卻有層次地把一個思婦的孤悽心情和相思愁緒,描摹得婉轉而細膩,給人以"悲"而"美"的享受。

這首詞的"悲"和"美"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時間之久。其時愈久,其情愈深。女主人公等待的不是一艘兩艘船,而是"千帆",痴痴地等待千帆過盡,這需要多長時間啊,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決心啊!等待的過程也就是情感傾瀉的過程。

形象之獨。"獨倚望江樓","獨"就是隻此一人,別無他物,暗示形象的唯一,描繪出一幅孤寂清冷的帶有形象感的藝術畫面。"獨倚望江樓"這句詞能讓讀者藉助外在的孤獨形象,感受人物內心深層次的孤獨。

失望之深。"皆不是"帶有否定意義,徹底消解前面的一切。女主人公滿懷激情期盼的"千帆",讓她空歡喜了千遍,隨之又失望千遍,一切都是幻象和浮雲,"皆不是",是說都不是、沒有一個是,讓我們能夠體會她從期盼到仔細觀察、搜尋再到否定、失望的過程。

勢態之靜。"獨倚"傳達的意思有兩層:首先,這個形象是單一的、靜默的、專心的,沉默獨倚,不言不語;其次,倚靠、佇立,完全是靜態凝固的動作,"獨倚"動作的定格帶有更加持久的穩定性,更能表達主人公內心思緒的綿長。抒情主體的動作往往是其情緒最充分的自然流露,"獨倚"這個動作傳達出來的是一個孤獨者心理的充分外露。

高樓獨倚情痴,千帆過盡意悲:溫庭筠《夢江南》探解

《夢江南》表面上只是一首相思之作,但其意義卻並不簡單。全詞給人感觸最深的一個字便是"獨"字。它既可以指望江樓上女子的形單影隻,也可指女子內心深處的孤愁和苦悶,含蓄地說明了女主人公的孤獨感,而隨後的一個"倚"字,又表明她不滿於孤獨,在獨自期盼著什麼。"倚"既有動作描寫,也有心理描寫。獨自倚著欄杆,這是動作;而另一方面,中國封建社會的女子地位較低,在男權社會里,只是男子的附屬物,一般的女子都會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男人身上,所以這一"倚"充滿寄託,丈夫離家已久遲遲不歸,是因為事業不順,還是另有新歡如果是前者,我尚且"有枝可依";如果是後者,那我又有"何枝可倚"呢?總之,詞中一字一句都充滿情感的痕跡,含蓄地點明瞭中國古代女子的辛酸處境。當然,雖然這首《夢江南》字裡行間隱含了女子等待的苦悶,但讀完這首詞,能夠在悲感之外,感到一種人的生命活力。女主人公一連串的動作和心理,其實是一個生命體的理想和追求,是一個活躍生命的展現。

高樓獨倚情痴,千帆過盡意悲:溫庭筠《夢江南》探解

我們常常說"生命在於運動",意思是說人的身體需要在運動中保持活力,其實這同樣適用於人的心靈,心靈世界同樣需要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保持活力。離別、相思、憂鬱、怨恨等感受雖然使人痛苦,但無知無慾、沒有激情的生活更令人不堪。思婦"梳洗""憑欄""悵望""失落""斷腸"等動作和情緒一方面使我們深感同情,另一方面卻讓我們感知到其生命的活力。詞中望江女的情感有一個明顯的生、興、衰的過程,構成一個連續的整體,符合人類情感發展變化的規律。

生。中國自古就有"女為悅己者容"的說法,"梳洗罷"這三個字最簡潔地展現了女子為迎接丈夫歸來精心梳洗的情態,同時也蘊涵了女子充滿欣喜和期待的心情。一句簡單的平白如話的敘寫,展現出的就是感情的誕生,並且蘊涵著豐富的內涵。她似乎預知到丈夫今日可能真的會歸來,所以一大清早快速梳洗,一個"罷",含有停當、結束之意。梳洗完畢,其他什麼事

情都沒有做,就來到望江樓。這是情感的萌生,是希望之火的再次點燃,當然也是對現狀的不滿。這一句是思婦倚樓藝術意境的開端。

興。"獨倚"的過程,是情感逐漸濃郁的過程,也是顯示她要改變目前孤獨的處境所做的努力,她希望丈夫歸家與她團聚。"望江樓"點明是倚樓望江,痴痴地眺望歸舟。她的一片深情,已在這個平淡的動作裡表達出來了,她迎接載著他人的歸舟歸來,又目送帆船離去,情感就像含情脈脈的斜陽,也像迢迢不斷的流水。此處把全篇情思推向最高潮。

衰。隨著感情的發展,詞人宕開一筆,進一步把這種相思之情激化,以悠悠江水和脈脈斜暉反襯綿綿情思,"斜暉脈脈水悠悠"展現了夕陽西下陽光反射在煙波浩渺的江面上的迷濛之景,如同"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意境。但本句所展現的景是動態的,悠悠江水寫出了愁之深、愁之多、愁之不絕,情與景高度融合;脈脈斜暉使人聯想到相思的纏綿、溫情,讓女子的相思之情染上一種蒙朧、悽婉、迷茫的色彩,使愁思具有憂傷的美感。"斜暉脈脈水悠悠"讓景與情融合在一起,描繪的是眼前景,抒發的是心中情。飄逝遠去的千帆,那緩緩西沉的落日,那滾滾東去的流水,都暗示著希望的再次渺茫,她的情感再次失落,希望又一次黯淡。整整一天的熱切盼望,內心世界的翻騰起伏,最後卻只能以"腸斷白蘋洲"的哀怨結束,把思婦的心境寫得秀麗雋永、餘味不絕。全詩以"腸斷白蘋洲"戛然而止,"腸斷"形容女子失望之深,詞人將女子的悲痛失望置於廣闊無邊的江邊沙洲之上,時時遭受江水的侵襲,使愁緒具體化,而且富有動態美和連續性。

高樓獨倚情痴,千帆過盡意悲:溫庭筠《夢江南》探解

整首詞就像一支小夜曲:開篇節奏快捷,旋律較為舒展;中間部分節奏變慢,旋律低沉;結尾"腸斷白蘋洲"節奏更緩慢,旋律更低沉,給人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音樂美,正契合女子纏綿不絕的哀怨。

《夢江南》只是簡單地勾勒出主角的幾個日常動作,行文省到無可再省,自然地引出她的失望之情,讓全詞沉浸在一種悲劇氛圍之中。詞中的每一個字,都扣緊人物感情脈絡的發展,用簡潔凝練的語言,細膩逼真地展現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把人物的內情和外景融為一體,風格清新自然,絲毫不見文字雕琢的痕跡。體現出強烈的抒情意味。

細心的讀者也許會發現,這首詞的抒情視角比較獨特。女主人公從始至終都處在一個較高的方位,即望江樓之上。這樣處理不僅僅是因為登高能望遠。"梳洗罷"緊接著便"獨倚",顯示出主人公活動的空間已經由閨房變成了"望江樓",表現出對大自然無比廣闊空間的嚮往。更主要是因為思念,是為了解脫平日裡因思念而導致的煩惱與憂傷,要從平日閨房狹小的空間裡面掙脫出來,外接一個更加寬廣的空間。正如"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王粲《登樓賦》)。

高樓獨倚情痴,千帆過盡意悲:溫庭筠《夢江南》探解

從這個角度看,"獨倚望江樓"的望夫女,既是一個感情專一的孤獨者,又是帶有強烈企盼的傷心人,是一個帶有內心創傷的悲劇性人物。從她身上,我們可以體會到她對於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可以感知到當時多少個有著共同命運的傷心人的共同心聲,"獨倚望江樓"是人們迫求美好人生追求愛情自由、追求生活幸福的外化,內涵深廣。

《夢江南》的價值在於抒寫了晚唐時期千千萬萬不幸女子的愛情渴望與青春苦悶。詞人淪落於下層社會,對這些小人物的生活非常熟悉,所以深知其中甘苦,詞人在體味這種平凡的情感時,也寄予了自己的同情之情。

通過這首詞,我們感知到了溫庭筠在人物的外在動作與內心情態特徵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樑。憑欄獨倚成為一種有效的抒情方式,藉助於抒情主體憑欄時的動作把其心靈世界勾畫得淋漓盡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