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笃鲜的正宗做法有哪些?

美丽的1650438


你好,腌笃鲜来源于徽菜,又叫腌炖鲜,相传是清朝左宗堂大人带入上海(在我的头条里有详细介绍),成为上海时令名菜



,原料:咸肉、百叶结、春笋,五花肉、姜、葱、盐、料酒。

1:首先将笋沸水20分钟左右,原料全部改刀切块,百叶打结沸水待用,咸肉、五花肉分别沸水、。

2:将沸好水的食材放入煲中,加姜葱、料酒、加开水,大火烧开,去浮沫,小火炖1小时左右放入百叶结、春笋继续炖20分钟左右,调味即可。欢迎关注,我的头条里有介绍这道菜。谢谢!


红厨美食


腌笃鲜的做法不算困难,大家多动手尝试制作几次就可以熟练掌握!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制作腌笃鲜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备料

将春笋去壳,将老根切掉备用

将排骨清洗干净备用,咸肉切块放入盆中,加水泡十分钟

葱切段,生姜切片备用

锅中倒水,将咸肉、排骨冷水下锅,

放入生姜片、葱段、料酒,煮开后盛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另起一锅,将春笋冷水下锅,煮开后盛出,用冷水冲洗干净后切成大小适中的块

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

放入焯好的咸肉块、排骨,放入姜片、葱段

大火烧开,将浮沫用勺子撇去,再转小火慢炖

待汤色有些发白后放入春笋段

将剩余食材煮熟后,添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腌笃鲜就做好了

大家如果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不通的做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系万能辉


Hello,大家好,我是喜欢美食、热爱烹饪、钻研厨艺的小厨阿骞,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腌笃鲜~!

腌笃鲜,本是一道徽菜,流入上海之后被上海人发扬光大,现在是江南地区常见的一道美食。腌笃鲜三个字就是对这道菜最好的介绍了,“腌”指的是选材,腌笃鲜的主要材料是用咸肉;“笃”就是指小火慢炖;“鲜”一是说选用鲜味十足的新鲜春笋、排骨、鸡等,二是说菜品鲜味十足。腌笃鲜汤汁浓白,口味咸鲜,鲜美十足。<strong>


下面,就说一说腌笃鲜的做法吧:

【原料】

猪排骨200g 咸肉200g 春笋100g 百叶结50g 姜5g 葱5g 料酒10g

【制作方法】

1、咸肉切成2cm见方的小块,排骨砍成小段,春笋切成滚刀块,葱打成小结,姜切片。

2、锅中烧水,放入排骨、咸肉加入料酒焯水,煮开后撇去浮沫,排骨焯干净捞出排骨、咸肉,洗净备用。

3、另烧水,放入姜片,葱结,下入洗好的排骨、咸肉,大火烧开,小火慢炖40分钟。

4、将春笋及百叶结焯水。

5、焯好水的春笋、百叶结放入锅中与咸肉、排骨同煮20分钟后关火。

【小贴士】

1、原料还可选用咸排骨、咸鸡、金华火腿等。

2、咸肉很咸,一定要焯水去掉其中的盐分。

3、还可以加入一些莴笋,增加鲜味。

4、一定要小火慢炖,肉才能炖出鲜味而不烂,汤汁才能浓白。

5、咸肉本来就咸,所以不用加盐。

腌笃鲜的精髓就是一个“鲜”字,选材新鲜加上小火炖制才能焕发出最浓烈的鲜味~!

好了,腌笃鲜你学会了吗?我是阿骞,专注美食,每天都会分享美食的做法及小技巧,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哦,美食的道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Famer许


食材清单

仔排 500克

盐 适量

料酒 少许

姜 7片

小葱 1把

咸肉 200克

春笋 适量

烹饪步骤 共24步

1

咸肉切1厘米厚的块



2

用清水浸泡两至四小时,除去过多的盐分



3

排骨切块



4

冷水下锅,加少许料酒焯水



5

水开后捞出排骨用温水冲净



6

与泡过的咸肉一起放入炖锅,加适量的冷水和葱姜



7

大火烧开,转小火



8

加盖



9

小火慢炖



10

“笃”上四十五分钟



11

现在来处理春笋



12

在春笋侧面划上一刀



13

剥去笋衣



14

切成适口的滚刀块



15

烧开一锅水,加些盐



16

放入笋块煮十分钟



17

捞出备用



18

四十五分钟过去,排骨、咸肉煮的差不多了



19

拣去葱姜



20

放入煮过的笋块



21

小火继续炖煮十五分钟



22

盛出



23

装碗



24

一道美味的腌笃鲜就做好了



美味小贴士

咸肉是有盐份的,把握好的话,这个菜不需另外加盐。咸味不够的话,可以加适量盐调味。但咸肉一定要泡去多余的盐份,以防过咸。竹笋要用盐水煮过,否则有酸涩味。


圆圈e


腌笃鲜又叫东波汤,此菜最早是苏东波自己做的,因为他是一个大美食家。

做法是:五花肉块、腊肉(咸肉块)、先熬汤至七成熟,再放入鲜竹笋(竹笋切菱形块、放入锅中时间不可太长久,要保持竹笋的脆、嫩、鲜)一起熬汤。

特点:鲜、咸味互补,鲜味无比。汤淡鲜、不咸、不油。


竹君楠


实在对不起,我都没听说过😂


陈思雨521csy


腌笃鲜烹制的最佳时节就是待本地竹笋出土后,现在市场上买到的竹笋无法和本地笋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