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生鲜经营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对于2018年来说,生鲜经营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一年,零售商纷纷涉足社区生鲜,各路“鲜生”异军突起;这一年,生鲜传奇、钱大妈分别获得新一轮融资,资本重仓押注;这一年,创新模式不断涌现,餐饮化、前置仓、社群营销异彩纷呈。

面对火热的生鲜行情,我们需冷静思考:这条人人看好的万亿赛道,到底有多宽、应该怎么走?

经营生鲜经营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一、社区生鲜是“坑”吗?

在生鲜传奇、谊品生鲜、钱大妈等几家“网红”企业的带动下,不少零售企业杀入社区生鲜。但回头来看,真正在社区生鲜领域赚到钱的企业可谓寥寥。社区生鲜店损耗大、毛利低、竞争激烈、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难获得,怎么看都不像是一门很能赚钱的生意。

那么,社区生鲜是“坑”吗?如果是,为什么很多企业纷纷往里跳;如果不是,又如何走出一条规模化复制之路?

经营生鲜经营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二、生鲜餐饮化是必经之路吗?

“生鲜+餐饮”模式又升级一步。一些零售企业在门店开辟堂食区域的同时,加强中央厨房的建设,强化鲜食和半成品菜的加工,并向社会开放。中百集团的中央大厨房将业务半径拓展到了江西;步步高董事长王填明确表示餐饮品类未来潜力巨大;由海底捞食材部门独立出来的蜀海供应链这两年做了不少零售企业的生意,7-11、超级物种以及一些便利店都是它的客户。

生鲜餐饮化是零售业演化的必经之路吗?零售企业要自建中央厨房,或者在广泛的食材供应链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餐饮品类植入门店?

经营生鲜经营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三、生鲜产地直采真的有必要吗?

生鲜品类的产地直采能显示出一个企业供应链能力的强大。产地直采看上去省去了中间环节,但由于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较大,运输过程中包装、损耗成本高,总体算下来价格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很多企业除了干货、杂粮等个别品类进行产地直采之外,大部分生鲜品类在当地批发市场采购。

经营生鲜经营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产地直采真的有必要吗?它的真谛是什么?中小型零售企业也适合产地直采吗?秘诀在哪里?

四、线上运营如何提高销售占比?

全渠道零售是大势所趋。但问题是,生鲜品类线上占比很低,由于生鲜标准化程度和企业数字化程度较低,很多生鲜店甚至靠门店人员手工录入的方式来维护线上平台。

如何提高门店的线上销售占比?当前火热的社群营销如何做?实体店存量与线上增量之间如何进行转化?

经营生鲜经营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五、生鲜精细化运作从哪方面入手?

每次参观日本零售企业,我们都被其生鲜品类的精细化运营所折服。日本零售业生鲜陈列的精美、农产品分级的细致、主题促销的创意以及岗位安排的精打细算,都是我们学习的课题。

与日本相比,国内生鲜精细化运营处在什么阶段?生鲜精细化运营的方向是什么?从哪里入手?

经营生鲜经营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六、生鲜合伙人是最好管理制度吗?

自永辉推行生鲜合伙人机制以来,这种类阿米巴模式的组织架构被业界广泛仿效。翻看飞机上的杂志,各类合伙人机制的咨询广告迎面扑来。

那么,合伙人制度真的是最好的管理机制吗?在永辉合伙人制度深度参与者,原永辉集团副总裁柴敏刚看来,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适的机制。如果不然,为什么多数世界500强企业没有采用合伙人机制?

是时候该好好聊一聊了!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鲜农夫

经营生鲜经营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